出版:《田翔千赫桂君艺术生涯》,p171,田爽馨、田大轸主编,香港·中华戏剧之星出版社。
仲尼式古琴相传是孔子创制的一种风格,《韩诗外传》记载了孔子学琴于师襄的故事,孔子对自己学习古琴要求非常严苛,进而创制了仲尼式的古琴造型。
《琴适》中记载:“古琴惟夫子、列子两样若太古琴”,即在古琴的风格中唯有仲尼式和列子式最象古琴最初的样子,这是由于仲尼式古琴的外型非常简单,外轮廓中以直线为主,项部向内作凹弧,尾部亦是椭圆状,琴首、琴肩与琴尾的比例关系、方圆曲直变化协调;加之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文专家大夫中的重要影响,使仲尼式作为古琴样式中的经典。
此琴仲尼式木匾文字,桐木为面,梓木为底,髹栗色大漆,岳山、承露、龙龈、冠角、龈托等俱黄梨木制。琴背龙池下刻楷书“赵王私宝”印。形制精巧,法度严谨,命良工斫,颇具收藏价值。
▲2021西泠秋拍
明-清·黄花梨嵌百宝花鸟纹文具盒
高:9cm长:24.8cm宽:14.8cm
RMB:360,000-450,000
此文具盒以黄花梨为材,坚实称手,木细质坚,包浆浑厚,木质表面微显红褐色,乃年代久远所至。用色古雅富丽,韵味十足,寓意福禄长寿。所嵌之百宝缤纷秀丽,清晰明快,恰似一幅精妙的工笔画。
子母口起线,盖面上绝妙运用百宝嵌技法,以芙蓉石、螺钿、大漆为主料,镶嵌出绶带鸟、山茶、梅花以及玲珑湖石等构成的山水图木匾文字,绿叶、白花互相映衬,绶带鸟跳跃于花枝之上,勾勒了一幅鸟语花香的景色。
▲2021西泠秋拍
清乾隆·紫檀木雕透雕莲纹三层捧盒
高:31.6cm长:29.5cm宽:29.5cm
RMB:200,000-300,000
此件捧盒采用硬木木而制,平面正方,三层叠摞,底部设座,以浅浮雕满工装饰。盒盖顶面三角,饰连续云雷纹一周。毗邻起线,两边为方折变形的如意云头,两边为面面相对的拐子龙纹,交错分布。盖面正中一朵正向的荷花盛开,四周缠枝莲花环绕,花头向四角舒张生长。
盒身分上下两层,上层嵌入托盘,可作榫口,与盖契合。盖、身四壁皆以云雷纹绕边,盖侧如意云头横向贯穿,两侧缠枝草叶搭配;身壁如意云头托举莲花,两侧蔓草对称。底座起壶门,边缘起线,直连缠绕的草叶。整器工精艺美,带有浓厚的宫廷氛围。
▲2021西泠秋拍
清·绫绢锦地嵌寿山石人物故事册页一组六件
长:30cm宽:23.5cm
RMB:80,000-150,000
此组册页六件,形制同样,攒框包绫,底板裹绢,以各式寿山石拼接镶嵌物象,辅以勾勒染色填笔,构成六幅画面。其一,路旁芳草如茵,书生、娇妻偕行漫步;一侧有奇石拔地而起,枝叶虬曲,一侧花圃生机,朱栏隔围。其二,庭院屏围后,有石有松。书生仕女于香几上安置炉盒,焚香入器。
其三,屋中琴桌临窗,修竹留影,古琴横呈。书生抚琴,窗外芭蕉下,仕女执扇聆听。其四,庭院内围屏前,翘头案上清供罗列。二人微微躬身,观望两只灵猴。
其五,二人荷塘临岸,赏戏玩乐。远处柳下滩岸,有仙鹤伫立。其六,二人相拥,复游于外。整组采取多种工艺,将画面人物塑造得抽象传神,成组而现,十分难得,带有浓厚的宫廷氛围。
▲2021西泠秋拍
明·盘金绣观音像
长:114cm宽:65cm
RMB:80,000-150,000
此件采用盘金绣工艺,绘观音像一尊。盘金绣是特色手绣中,以金线捻线绣制圆形的技术,又称“平金绣”。盘金又有勾边、满盘、压鳞、打彩等不同用法,特别适用于花形夸张简单、图形平展、装饰性强的纹饰,形成对比强烈、艳丽夺目的视觉效果。
观音头戴宝冠,发髻高盘,两眉弯曲,双目冥闭,直鼻合口。身着天衣,披挂帛带,落落飘垂。双臂佩镯,左手持莲花,右手结说法印。背后有方形、莲瓣形背光。金线闪亮,华美异常,甚为养眼。此件拍品极富中古风格。
▲2021西泠秋拍
清·达受铭黄花梨佛钵
底部铭文:释达受(白)。
高:5.7cm直径:15.5cm
RMB:500,000-800,000
铭者简介:达受(1791~1858),僧,字六舟、秋檝,自号万峰退叟,浙江绍兴人。工书法,精鉴赏古器、碑版。阮元以“金石僧”呼之。间写花卉,得徐渭纵逸之致。亦善刻竹,摩拓彝器,时称绝技。
此佛钵采用黄花梨木整作,掏膛打洼,唇口敛含,丰肩收腹,平底,正中内凹,以成玉璧圈足。足内有楷书白文印“释达受”。
达受俗姓姚,海甯石井村人,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6岁丧父,与父亲褚氏相依为命,9岁出家于盐官白马庙。一生所用别号众多,如万峰退叟、慧日峰主、南摒退叟、西子湖头摆渡僧、寒泉、同寿、小绿天庵僧等。
晚年,达受倦游回首,重归盐官白马庙,并建楼起阁贮藏所集书法、金石古物等,道光十八年(1838)阮元为达受书“墨王楼”“玉佛阁”“磨砖作镜轩”等门额,并赠联句“凿玉拓金皆法相,剔镫磨镜亦清修”。
居盐官时,白马庙一时也作为达受与海宁雅士的聚餐唱和、品鉴切磋之所,尤其与别下斋主人蒋光煦、路仲管庭芬、嘉钱泰吉兴、冯登府等往来最多。著作《小绿天庵吟草》《金石篆刻编年录》《两浙金石志补遗》《白马庙志》等。
墨王楼收藏颇丰,曾藏王羲之《清宴帖》及怀素墨宝,玉佛阁储隋代玉佛等,今俱散失,部分流*内。此件佛钵大巧不工,以上等黄花梨木制,形制独特,禅意十足,皮壳油润,深具“金石僧”藏物风雅。
▲2021西泠秋拍
清·紫檀棂格柜式佛龛
高:39cm长:30.8cm宽:15.2cm
RMB:20,000-30,000
此件木雕以象牙木制,作方角柜式样。顶部四角攒框,齐平镶嵌红木板心。四边冰盘沿线脚,矮束腰,下接三壁。柜门左右对称,上下三分:上部倭角开光,内置方棂格,辅以弧线,连接成四瓣花。
中部浮雕拐子龙纹,环围一周,绳纹系腰,串起方孔钱、如意磬。下部作变体龙纹,抽象成近似几何形状。门框安铜活面叶,钮鼻吊牌。两侧壁雕花开光,雕刻缠枝莲花。佛龛下部为镂空须弥座,上层一周饰连续回纹,束腰雕刻缠枝莲纹,下层高浮雕莲瓣纹。整器工艺精美,乃高级别礼佛之物。
▲2021西泠秋拍
明·大明万历年制款铜阿文筒式炉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
高:6.3cm口径:9.5cm重:672g
RMB:80,000-120,000
此件筒式炉,其口沿平,向内略有延展,筒身基本竖直,仔细辨别可觉向下微微内敛收束之势。炉底平,底刻“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筒身三处花式开光,錾刻珍珠地,其上浅浮雕阿拉伯文字。铜炉熔铸规整,材质提炼精纯,皮壳红棕色铜色温和优雅,阿文錾刻利落,包浆靓丽,确系正德年间之作,与其它仿者殊异,不可多得。
▲2021西泠秋拍
明·铜仙人骑瑞兽香薰
带座高:37.5cm高:31cm
RMB:160,000-280,000
香薰以铜铸成,铜质精炼,呈红褐色,表面光洁圆润。仙人头顶发髻,双耳下垂,面庞丰腴,双目眼睑低垂,目光下敛,神情慈祥,流露出淡泊宁静与坚毅的举止,好似俯看尘世众生。身着深衣衲衣,腰间束带,衣纹错落有致,曲走流回自然,愈显凝重典雅。胯下瑞兽立于云端之上,体态健硕,全身鬃毛浓密厚重,其扭头回望之态,愈显威猛异常。
香熏分体铸造,工艺繁复精细,以仙人为盖,瑞兽腹部中空为炉身,扣合严密,浑然一体。熏炉铜质温润而有光彩,造型简洁,仙人衣袍处理如行云流水,舒畅有度,姿态优雅,尤其对神情举止刻划生动传神,非普通工匠所能企及,更加强了佳作的美术体现力。拍品原配紫檀镂雕云纹底座。
▲2021西泠秋拍
东汉历朝·铁力木八宝螭龙纹独板大供案
高:99cm长:363cm宽:52.5cm
RMB:320,000-600,000
王世襄先生在2003年曾为一件明代铁梨木大案赋诗:“巨材铁力,郑和所遗。制成大案,雄伟奇特。抹头上翘,卷转生姿。足弧遒劲,千钧可支。祥云捧寿,卷草奔螭。美哉斯器,世共宝之”可见其之珍视。
此件供案尺寸硕大,“一块玉”式独板厚面,两端嵌入翘头,高耸上扬。供案用料浑厚,保留了最初的原皮壳,桌面可见原使用痕迹,两处腿足分别嵌有原配铁圈,应为当时祠堂固定防窃所留,保留了历史传承之感,对比市场相同大案亦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细看此器,正面牙板之上雕刻八宝以及双龙戏珠如意花纹,边缘起阳线,延长至牙头会绕城拐子龙纹,雕饰古朴精致,图案丰满,尊贵典雅,雅而不俗。腿足方材,为“香炉腿”,向外微撇,前后腿足间置管脚枨,枨上挡板以浮雕手法饰凤鸟纹,龙身辗转腾挪,尾部为卷草形,头与牙板上图案互相呼应。
▲2021西泠秋拍
清·紫檀禅凳一对
1.高:49.8cm长:60.2cm宽:60.2cm
2.高:49.9cm长:60.2cm宽:60.2cm
RMB:180,000-450,000
禅凳为早期修道者修行禅定之用,因其长度适中,可双腿盘坐。此对禅凳为标准规格,以紫檀为材,一木连做,样式洗练而素凈。椅盘以格角榫攒边压席镶软屉,乘坐舒适,可见这类灯具受竹制或竹篾家具影响。抹头可见透榫。
冰盘沿至底压一窄平线,束腰与起线直牙条一木连作,以抱肩榫与腿足结合,罗锅枨上置矮老,瓜楞腿垂直落地,做工精良严谨,造型古朴大方,淳朴劲挺,且重视细节的处理,牙条精心打洼,罗锅枨、矮老锼线的处理与瓜楞腿的形制相互契合,增加细节的稳重性。此紫檀禅凳成对流传,保存状态上佳,清雅庄重,殊为难得。
▲2021西泠秋拍
清·乾隆御铭仿宋德寿殿犀纹紫砂砚
铭文:宋仿德寿殿犀纹研。犀其文,缾其口,制始谁,宋德寿。法伊书,吾何有。论伊人,吾弗取。乾隆御铭。几暇怡情(朱),得佳趣(朱)。
表明:此砚原配黑漆嵌绿玉砚盒。
砚高:1.5cm长:15.5cm宽:8.9cm
RMB:60,000-100,000
此砚为乾隆仿古六砚中的仿宋徳寿殿犀纹砚,另有仿汉未央砖海天初月砚、仿汉石渠阁瓦砚、仿唐八棱砚和仿宋天成风字砚五式。《西清砚谱》卷二十四后附录,刊有三套仿古砚目录,每套六方,六砚质地有端石、歙石、澄泥,共二十四种铭文。六砚为一套,是乾隆时期朝廷的造办处制做的仿古砚,用来赏赐内臣大臣与御用,其中紫砂所制砚极为珍贵,北京故宫博物院仅藏有二套紫砂仿古六砚。
是砚为青瓷制,仿宋德寿殿砚式,直角长圆形。正面琢出瓶形槽,瓶口为墨池,瓶身为受墨处,雅致怡人。四周刻犀纹,刀法一丝不茍。
▲2021西泠秋拍
清·康熙宸翰款蕈纹松花砚
铭文:以静为用,是以广平。康熙宸翰(白)。
砚高:1.2cm长:13.5cm宽:9.2cm
RMB:220,000-380,000
此砚台以松花石制,外配紫檀蕉叶纹砚盒。砚台平面方形,四边起唇沿,砚面平整,一侧雕刻减地三颗香蕈,一正两背菌柱纠缠。两背阴刻丝丝纤维,以成墨池。砚背挖浅地成圈足,居中阴刻隶书“以静为用,是以永年”,落“康熙宸翰”白文印。
砚盒以象牙雕刻刻,盖、器一体,外表浅刻蕉叶纹。叶片层层叠叠,穿插掩映,虽入刀不深,却将前后远近、动静虚实刻画得淋漓尽致,颇有瓷器百花不露地之意味。
石砚其性状细腻柔和,色泽深沉,与儒者雅士含蓄而不张扬、矜持而蕴内的品质相呼应,故被人俗称“石中君子”,历来广为文人雅士所倚重和喜爱,更因其质佳稀少,而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
▲2021西泠秋拍
清乾隆·楠文夫旧藏青田石镂雕双龙争珠砚
背部铭文:破砚斋月坡珍藏
说明:原配红木盒。
高:5.8cm长:34cm宽:21cm
RMB:220,000-350,000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