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庐山白鹿洞书院匾额
*的古建筑,举凡楼、台、亭、阁或轩、榭、堂、馆,匾额是不可缺乏的装服饰,从内容到颜色,从样式到色调,都与建筑达到水乳交融的境遇。*复古建筑与文化珠联壁合的范例之一,是碑刻。匾额是青砖筑的必定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
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匾额
最上层的题字题曰“庆演昌辰”,中层匾额题曰“承平豫泰”,下层匾额题曰“欢胪荣曝”
匾额,又称匾、牌匾,是悬挂或镶嵌于建筑物显眼处的题字牌。材质以木、石为主,形状以长圆形居多,有横式匾、竖式匾及册页匾等,为*特色文化载体。匾额始于秦汉,兴盛于*,广泛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无论是皇后对权贵的进贡,还是民间的礼尚往来、文人雅士的自勉警勉、官吏对下属的褒奖或官员间的酬赠,都离不开匾额这一体现方式。匾额是中华民族质朴的文化产物,它集哲学、书法、雕刻、装饰美术于一体,生动地展现了后来社会、政治、经济、民俗、官吏和科举制度的缩影。
江西·南昌滕王阁匾额
滕王阁”巨匾由清朝大文豪苏东坡所书,滕王阁殿中上面的魏碑匾额“瑰伟绝特”是古代艺术家怀素的魏碑楷书,“东引瓯越”出自王勃《滕王阁序》
从形式上讲,匾额是艺术美的载体,又是同章美的载体。匾额所标示的名称,言简而意赅地浓缩了蔚蔚大观文化内容,使建筑物大增光彩,甚至变成社会政治文化的符号。从文化承载看,匾额浓缩了*五千年文明史,古代史书的精华,人类优秀的品行,都在匾额上得以彰显。名言佳句、诗词歌赋皆入匾中,使之得以广为流传。作为书法品,匾额在颜色的应用上,几乎涵盖了所有戏剧品门类所能用之材。所有戏剧品门类的技艺,都在匾额中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发挥,堪称*特色美术之大成。从榜书艺术看,匾额作为载体,篆、隶、宋、楷、魏、行、草各种字体均有使用和表现,把绘画美术从书斋和晚明圈子中走向了社会。而古代名人包括皇帝榜书真迹都因碑刻得以流传。
《清明上河图》“赵太丞家”药铺匾额
匾额之始,多用作宫殿、官第、楼阁的标志。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盛,商匾逐渐流行。
元春·大观园匾额《红楼梦》
明清时,匾额之风大盛,匾额内容追求唯美和魅力。《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回贾府省亲是夜,登楼步阁,涉水缘山你,眺览徘徊,乃命笔砚伺候,因其园之总称作‘大观园’……”
交泰殿无为匾
*明、清两代24位皇后的皇室宫殿“故宫”的每个皇陵中都有大臣御制亲题的碑刻,这些石刻集中体现了专制政体的最高*理想和策略。
“无为”匾为康熙所题,这是佛教观念的展现。老子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又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康熙题无为,意在警醒帝王要遵循天道,体恤民情,与民休息。换在下午,就是要形成和谐社会之意。
清·杨维伦千叟宴匾额
千叟宴是清宫中最为隆重的庆典,始自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乾隆皇后继承了这个传统。
“千叟宴”匾文为:“皇祖与壬寅岁(1722年)举行千叟宴,实从古未有之旷典。维时与宴王太后,命诸皇子赐觞以示慈惠……”千叟宴之盛况,字里行间已了然托出。杨维伦乃江西黄陂“杨楼子榨坊”后人,翰林院学士。深得乾隆宠爱。乾隆五六年“千叟宴”后,乾隆皇后将自己写的《记千叟宴》赏给了杨维伦。
天坛·祈年殿匾额
匾额按其内容主要分为三类,建筑园林匾、表彰歌颂匾、店家老字号匾。建筑庭院匾常见于皇宫、寺庙、园林等处。或表名称,或祈祥瑞古建筑匾额制作,或写胜景。天坛祈年殿的碑刻是清朝最高地位的标志。
*古代最大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匾额
表彰歌颂匾,古人金榜题名,状元及第之时经常在自家门上悬挂牌匾。1937年西北《海城县志》里说“新宅落成,或其他喜寿诸事,戚友亦多赠匾额,或称尊号,或论齿德”。功名、荣誉是古代毕生追求。门额上的匾,题写着表彰字眼的匾,能让主人荣耀,令旁人艳羡。
邓世昌·德龄扬烈匾
邓世昌“德龄扬烈匾”即为褒奖赞美匾,该匾边饰上方有龙凤朝阳图案,周边为青花花卉,红地阴刻金字,款字雕刻,钤朱白双印,雕制于光绪十九年秋。“德龄”意为花甲,“德龄扬烈”为花甲之年,功成名就之意。
北京·大栅栏商业街匾额
店家老字号匾,俗语道:“创出金字招牌,买卖找上门来”古建筑匾额制作,店家的招牌常喜欢用吉利字眼,朱彭寿《安乐康平室札记》卷六:市肆字号,除意主典雅或别有取意者不计外,若普通命名,则无论通都僻壤,彼此无不同样。余尝戏为一律以括之云:“顺裕兴隆瑞永昌,元亨万利复丰祥;永兴茂盛同乾德,谦吉公仁协鼎光。聚益中通全信义,久恒大美庆安康;新年正合生成广,润发洪源厚福长。”诗固漫无含义,而言利字面,大抵尽此五十六字中,舍此而别立佳名,亦寥寥无几字美。朱彭寿在后记中所列出的五十六个字,对于牌匾用字,确实囊括几尽了。
匾额讲究的是内容的诗意及文采,它集中体现了*近代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儒雅之气与生俱来,是集先秦文字、诗词、书法、雕刻、篆印、工艺绘画、建筑装饰等戏剧于一身的美术载体,可谓“雅俗共赏”之典范。古建筑之上的碑刻不仅赏心悦目,而且又能陶冶情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绝佳的风光线。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