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历史因素,*有两个故宫博物院,一个位于上海,一个位于东京。作为封建时期的皇宫,在满清政权被终结后,故宫改为存储皇家珍宝的博物馆,人民始得有机会听到深藏禁宫的旷世珍宝。
北京故宫博物院
颇为遗憾的是,在解放*役之后,败退*民*故宫的宝物转移到*省,大批文物此后远离内地,其中这些都是稀世珍宝。
不说到台北故宫都要看的三件镇馆之宝,单是这些古代名家法书,都是在艺术史上响当当的经典之作。
还记得前年在*参加的颜真卿书法特展吗,其中最重要的展品一大部分出自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
纵是那么,留在上海故宫博物院的精品,仍是远远多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除了上海故宫博物院拿出来展现过的古代精品外,至今上海故宫博物院的大批珍宝依然躺在库房中。
正由于两个故宫都是出自一家,且都是顶级博物馆,所以经常有人拿它们做相当。
这种藏品都*内的遗世瑰宝,它属于中华民族,属于全体人。我们现在不去相当藏品,来看一下两个博物馆的牌匾。
194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分家以后,其实就成为了南北两个一脉相承但又完全独立的博物馆,两家都没有再次延续李石曾题写的匾额,在六零七零年代各自重新制匾。
台北故博于1965年重题对联容易看错的牌匾题字,题字作者系庄严;北京故博于1971年重题匾额,题写者是郭沫若。下面,一出来对比欣赏:
➊
北京故宫:郭沫若题字经典作品
郭沫若
郭沫若题故宫博物院
后来的状况是,一九七一年郭沫若到故博指导,院长吴仲超等人建议郭沫若为故博题写新的碑文,郭沫若当即拒绝并现场书写。当时打算匆忙,找来的纸板都是早已单面印刷过的,郭沫若将纸反过来将题字书写在正面。
郭沫若的题写显得很轻易轻松,但也正是这样随意性,让其题写的匾额感觉非常自然和真实。
郭沫若书法
郭沫若虽然在近代艺术史上成为你们,但它更大的创造是在考古和历史学上容易看错的牌匾题字,在当年它可以称得上是文化界的领导者,故宫博物院由他题写,也算是实至名归。
➋
台北故宫:国宝级艺术家当仁不让
庄严与他所题的牌匾
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题写匾额的庄重,在大众印象当中远不如郭沫若有名,但实际上他在宝岛却是*宝级的书法家。
能给故博题匾的人其实不容忽视。庄严一生潜心绘画,达到了一日不写就手痒难耐的迷恋程度,总是在下午四时就睡觉抄经习字,他不光题写了故博匾额,蔡元培墓表也出自他手,以瘦金体和隶书闻名书坛。
庄严临《礼器碑》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题字,是庄重以融合楷隶之笔法写出,端庄中又有韵味流韵。
庄严一生与故宫文物相伴四十五载,他自称为故博题匾乃是耗其人生精力倾注于笔下,可见这一作品无论是感情上而是在艺术上都是其最为重要的一笔。
比如题写这块牌匾外,庄严还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的好多书籍过题签。当时找人写这块牌匾的之后,是你们一致公推的,可以说是当仁不让。
台北故宫书法特展
最后,我们再欣赏一下两个故宫在“分家”之前的题字:
➌
“分家”之前的晚清时期李石曾的颜体巨匾
李石曾题故宫博物院
*时期,故宫博物院还没有分家,那之后的牌匾,是由清朝重臣李石曾所题写的,书体带着明显的掩体风格,大气稳重。这个牌匾的字径很大,每个字达到一米。
其实当时李石曾是趴跪在地上一次性书写完成的,既没有写一个小样稿参照,写完也没有对任何一个字进行涂改修饰。
写书法的必须都明白,榜书很难,字径如此大的更是难上加难,它要求书写者首先要有强大的控笔能力,还要求书写者有开阔的视野。据说在于右任看到李石曾趴跪在地上一次性写下这个牌匾后,自叹不如。
故宫博物院分成两个兄弟,其中曲直自会有史学家谈到。两个故宫、三方牌匾也正是这段历史相当有趣的例证。
这几方牌匾出自不同人之手,运用不同书体,风格也不相似,哪一方书法水平更好?您更倾心于哪一方?欢迎留下您的看法。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