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牌匾“正大光明”,顺治皇帝御制亲题,表现的是天地正大,日月光明,象征王权至上,能行天地日月之道。
匾额又称牌匾、招牌。小小的一方匾额,把*远古文化留传中的辞赋名篇、书法绘画、建筑美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成为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清代李渔对匾额的评价是:“眼前景,手中物,千古无人计及。”
历史发展
交泰殿“无为”匾,为康熙皇帝所题,老子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又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题无为意在提醒帝王要遵循天道,体恤民情,与民休息。
匾额习俗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述至秦汉,最初运用在帝王的宫殿上,至明清时迅速发展到文专家大夫居所、亭榭、书斋、商铺等,几乎称得上“凡有井水饮处,皆能见匾额”。它们或体现祖德,福佑后昆;或抒发理想,激励壮志;或教育后代,昭示后人,堪称不朽的碑刻,传世的墨宝!
匾额形制
养心殿“中正仁和”匾,雍正皇帝亲题,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
匾额形式可分为照壁和竖匾;材质可分为木头、石质与塑料;制作形制包括雕塑、堆灰、泥金、榜书等;内容通常带有题词匾文和纹饰,款识中比如题匾者、受匾者、立匾者及立匾时间,有时也有身处高位的题匾者的官印。匾额悬于官宦则典雅文雅;挂在厅堂则蓬荜生辉;装点名胜则古色古香,描绘江山则江山增色。虽片辞数语着墨不多,望之却岿然大观,令人肃然起敬。
匾额书法
太和殿正中的“建极绥猷”匾,为乾隆御制,“极”是屋脊栋梁,建极就是要确立中正的*方略;“绥”是顺应之意,猷为道,为法则。寓意天子要上体天道,下顺民意,用中正的法则治*家。
匾额文字多拜求名人或文人为之水墨书写,大都艰深华美、书法精良、言简意赅、反映了后来的地理、经济、文化、艺术、民俗民风等,起到了补史正史的含义。正所谓:“以匾研史,可以佐旺;以匾研涛,可得涛眼;以匾学书,可得笔髓”。
例如“鹤年堂”中药铺和“六必居”酱园的匾额出自唐朝皇帝严嵩手下。
清乾隆年间,养心殿西暖阁的后边,有一间几平米的小屋,被乾隆取名“三希堂”,因为他一直在此处把玩他偏爱的三件艺术绝品,一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一是王献之的《中秋贴》,一是王的《伯远贴》。三希之名也有包涵周敦儒的“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之意,激励自己要不断进取,提高自身修炼,进入更高的境界。
养心殿西暖阁的旁“三希堂”匾,乾隆皇帝御制
北京的“都一处”烧麦馆的匾额据说是清乾隆皇后所书,都一处烧麦馆开馆于清乾隆五年(西元1738年),不但字号为乾隆所赐,而且目前其店内所摆虎头匾也为乾隆皇后御笔。
该匾独到之处不只是在于皇帝御笔,椭圆形的外形、左右侧形似海棠花的蝠头,且各有九个代表着天长地久的花瓣儿,也都饱含着此匾系皇帝所题所赐。“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象征着至尊至大,多附会于帝王,有“九五之尊”之说。
乾隆年间,纪晓岚被推为一代文宗,人们都以能得其墨宝为荣。和珅也附庸风雅,请其为自己新建的宅第题写碑文。纪晓岚郑重其事地为其题写两个大字:“竹苞”。并说是取自《诗·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以“竹苞松茂”喻根基稳固,枝叶繁盛,以贺其豪宅落成,同时祝其家族兴旺。
和珅大喜过望,精心装裱,并把它挂在最显眼之处,以示炫耀。乾隆帝某日大驾光临和府,看到“竹苞”二字,开始颇为不解,继而忍俊不禁,这才揭露其中奥秘:所谓“竹苞”者,“个个草包也”。
“宝古斋”翁同龢题
*、光绪二帝的老师翁同龢写过菇古斋、尊汉阁、宝古斋、赏奇斋和秀文斋5块匾。清代著名书画家宝熙,多罗克勤郡王等人也都为后来的老字号写过牌匾。
“张一元”茶庄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西元1900年),店名取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寓意茶庄“开业大吉,不断演进创新”。张一元匾额最初由清朝举人冯恕所题,1982年张一元茶庄特请书法家董石良重新题写了匾额,也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张一元匾额。
“全聚德”创始人是杨全仁。最初其主要是在前门外做生鸡鸭买卖的小本生意。由于善于经营,生意越做越红。每天到肉市上开店售卖家禽,都要经过一间名叫“德聚全”的干果铺。到了同治五年(1864年)“德聚全”濒临破产。杨全仁抓住这个机会,拿出他多年的积攒,买下了“德聚全”的店铺,改名为“全聚德”,并礼请曾经的秀才钱子龙题写了匾额。
“烤肉季”是坐落在什刹海前海东沿,与银锭桥咫尺之遥,位置独特的老字号烤肉店。人们把在烧烤季饭庄吃火锅、观山、赏荷并称为“三绝”!1988年烤肉季饭庄进行了全面装修,并由末代皇后溥仪的侄孙溥杰先生重新题写题跋。
“御膳堂”溥杰题
近现代艺术家、政界要员、文人等也在光顾琉璃厂时写了这些牌匾,有李鸿章、梁启超、康有为、徐世吕、吴佩孚、郑孝胥、黄宾虹、张伯英、*藩、张大千、郭沫若、启功、赵朴初、邓拓、舒同、李可染、吴作人、溥杰诸人。
“东来顺”是一位名叫丁德山的回民于1903年所成立,有着“京城涮羊肉之冠”的美称。至今已产生集爆、烤、炒、涮于一体的清真系列菜肴成为上海知名的老字号,其题字为知名工艺艺术教育家陈书亮先生所书。
“同仁堂”可以说是“中药”的代名词,1669年成立,历经八代帝王。同仁堂最早的一块匾额是康熙四十四年(西元1705年)由乙未科的状元孙岳颁题写,现在的碑文则是由知名艺术家启功先生所题写。
“永安茶庄”的牌匾是清朝重臣、著名艺术家于右任老先生所写,名声远扬。
“来今雨轩”始建于1915年,由原本中央公园董事会发起设立,匾额最初由清代画坛声誉颇高的徐世昌所书。1966年,北洋*大总理徐世昌题写的碑文被摘下做了厨房面板。1971年再次装修油饰后,据说是受周恩来总理之托,有“*第一书法家”之称的郭风惠题写了“来今雨轩”四字。现匾是1985年赵朴初所题,郭风惠版本匾额被摘下存于库房。
更多牌匾书法欣赏:
养心殿西暖阁“勤政亲贤”匾,雍正皇帝御制
三苏祠,何绍基题
博古斋,于非闇题
文盛斋,赵朴初题
大雄宝殿,沙孟海题
华夏书画社,赵朴初题
普明宝塔,赵朴初题
绿荫馆匾额代表什么,刘海粟题
南郭寺,沙孟海题
荣宝斋,徐悲鸿题
仓颉庙,于右任题
法门寺博物馆匾额代表什么,启功题
爱晚亭,毛泽东题
传承意义
2014年11月11日,匾额习俗*务院批复纳入第四*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令原本这些文人骚客想不到的是,他们有感而发,在不经意间留下的翰墨,竟会变成后世研究历史、观赏艺术的遗存。如果把这种题字拓片结集,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画珍品,对于艺术喜好者带有一定的借鉴和欣赏价值;但是针对研究地方史者来说,也是一份非常罕见的研究资料。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