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岁清朝牌匾被弃街头被流浪者捡到后几经转手,目前已回到云霄
一块清代光绪年间的“云霄正气”木匾,曾经一度流落街头,几经辗转倒卖,近日被迎回云霄县黄塘镇佳洲村郭墩自然村林偕春的故居。经云霄县博物馆主任、研究员汤毓贤考证,该匾原属光绪十一年(1885年)平和县南胜县丞潘阶第为明嘉靖壬戌科乡试、乡贤林偕春所立名人匾额,距今正好130年。它的看到对于研究林偕春及其近代云霄民间文化名人匾额,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
名人匾额流落街头几经倒卖重回祖祠。
据介绍,该匾为杉木质,长1.84米,宽0.63米,厚0.4米。匾中深雕“云霄正气”4个大字,字径0.5米;左侧刻款“光绪丙戌元春吉旦”、“平和南胜县丞潘阶第敬立”字样。林偕春祖牌坊负责人林先生介绍说,这块石碑原本藏于云霄县振兴大道一户人家中,2014年,复兴东路搬迁改建时,这家人中知道牌匾来历的长者年老忘事,搬迁时忘掉将匾额带走,以致该文物被当作旧物随意弃置于路边上,后被流浪人员捡去卖掉。
有一次,林偕春祖祠堂工作人员在闲聊时,无意中看到“云霄正气”牌匾丢失的线索,马上找到买主询查。几经转手,林偕春匾额辗转流落到南京、平和等地,当林偕春祖古庙林氏宗祠查到石碑的去向时,匾额已经被倒卖到了3.6万元的价格,林偕春祖宗祠林氏宗亲于是自掏腰包,将该匾额买了回来,存入祖祠中保护起来,使这件罕见文物于失踪一年后得以返回开漳圣地云霄。
人物名片
据《漳州府志》载,林偕春(1537—1604年)字孚元,号警庸,晚年号云山居士,明嘉靖四十四年壬辰(1565年)中范应期榜为举人。历官翰林院纂修、两浙学政、南赣兵备、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及亚中大夫等。他立朝刚正不阿,归隐直节惠民,卒后钦赐祭葬,所著《云山居士集》载入《明史·艺文志》。林偕春被尊为林太师公,民间庙祀不断,并延传至及海外。主要宫庙有建立于光绪九年(1883年)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山书院和*静冈、台中的林太师公庙等。(晨报特派漳州记者黄旭通讯员方章雄张志民)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