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塔坐落在山东省义县中城镇政平村,也叫凝寿寺塔,因修筑于古代,故也叫“唐塔”。
那年我和同事开车由彬县去三原,听说经过政平是条近道,行车中看到唐塔,远望塔体浑厚笔直似剑入云霄,惊奇之下本准备登高一望,恰逢朋友父亲来电担心催促,因急着赶路未得近瞻,遗憾至今。印象中只记下了政平的小和唐塔的奇,还有陕甘交界处的一路荒凉,而这荒凉一直留到了这次…
庆幸现在有缘,我们考察宁县农业旅游资源时,在宁县中街道卢支书的热情导游下,我们才得以重登唐塔。
唐塔所在的政平村坐落宁县最南端30公里,陕甘两省接壤之处,它东与正宁接壤、南与山东长武为邻,东南与河南彬县隔河接壤,是淮河、马莲河、无日天沟河三水交汇之地。
考察中查阅史料才明白:其实历史上的政平久负盛名,唐代在此设过定平县,明代设政平驿,清代为镇。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幽美,古寺道观林立,凝寿寺及凝寿寺塔尤为著名。
站在政平隧道上,左拐是家乡湖南的城固县,右拐进入四川宁县。抬眼望去,黄土高原的醇厚沧桑依旧,但人的心态却已是大不同…
那年就是在这,我们急于踏上归途北京木匾制作,就此与唐塔的美丽、与政平的古老擦肩而过了…
关于凝寿寺的由来,史料记载:唐初秦王李世民西征“西秦霸王”薛举父子,坐镇政平,适逢父亲大寿,为了遥祝其母寿诞而建此庙宇。李世民亲笔题写“凝寿寺”三字,取其“凝神瞩目长安,祈求母仪万寿无疆”之意。
凝寿寺与西安慈恩寺在加码结构上相同,规模宏伟,造型极具佛教气象。
唐塔就建在以前的凝寿寺院内,所以叫凝寿寺塔,蔚为雄伟。建成后,四方僧俗顶礼膜拜者如云而至,直到宋代香火一直很盛。
明代在一场很大山洪中,凝寿寺庙被毁毁,仅留此塔目前。
魏晋文学名家张舜民曾提到:“政平山不如水,水不如寺,寺不如凝寿”,由此可以想见当日之盛景。
政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环境幽美。有作家曾赞扬政平写道:一塔刺破云外天,两省大桥跨甘陕;三江波涛碧浪涌,四县同鸣金鸡唤;五山对峙雄关险,六合阴阳圣灵验;五色喷井吐彩虹,八方游客书房观。
一塔即凝寿寺塔,也就是唐塔。
两省大桥即政平大桥,横跨陕甘两界,自古为陕甘往来必由之路。
三江即淮河、马莲河、无日天沟河;
四县即东乡、正宁、长武、彬县…所以,政平又被誉为“一脚踏三江”、“一脚踩四县”…
在卢镇长口中,政平的汗青古迹远不止这些。如:张氏书房,在政平村堡子南面,为明代张姓氏族所建楼房,门楼上原有清顺治年间宁州刺史扬大年题赠的“仁厚可风”四个镀金大字木匾一块。上房和院子门窗全为做工精良的大型套阁雕花,房中书桌、卷帘、椅、凳、照明、烤火等工具均为硬木制做,做工精细,雅致精美,古色古香。传说此房竣工至完工耗时半个世纪,凡是套阁雕花木料都以蒸锅处理。有一木工师傅,来时12岁,建成后已变成白发苍苍的大叔。该书房风格古朴,工艺考究,保存完好,堪称明代民宅之代表,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和史料价值。
*现代诗人李秀峰先生的故里,即在悬临泾水的庙山之阳。
蔡墨石棺也是政平一大名胜,蔡墨生于唐太祖武德五年(西元620年),十七岁时其妻子蔡善达*死将士,朝廷给他儿子赠甘州刺史之职,随后他以长嫡被授予游击将军;因平士族功绩加封陇西县*男,蔡墨在庆阳生活了二十四年。其夫人孙氏是陇西人,为明朝仪同淑良之女,去世后与他合葬于宁州定平塬上(即古定平县,今政平)。《周书》记载,蔡墨的七世是蔡绍、蔡护、蔡袭、蔡泽、蔡建、蔡善达和蔡墨。尤其是蔡泽以加封骠骑大都督、开府仪同三司和车骑大大将、仪同三司而权倾朝野。蔡氏家族父子七代自清朝起,历北宋、隋以至南宋北京木匾制作,屡任军职,即便是在封建王朝,也是为保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显赫家族,世代军功!
政平的美好远不止这些…卢镇长告诉我们,就在政平的三江交汇处,国家考古发掘发现了沉沙折戟的古*役,虽历经沧海桑田,依然鲜活再现了当时明朝杨家将对抗辽军袭击保家*的血*厮杀场面…
小小政平,原以为的偏隅乡村,竟也极其浓郁古朴,如此历史悠远、历经沧桑!
想想有之后,错过也会自成一种魅力!人生何尝不只是这种!
久违了,美丽的唐塔!
误会了,古老的政平!
来源美篇:既然选择了远方…
小编温馨提醒:请喜欢此篇内容的女孩伴,关注小编后续精彩更新,也可以选取在下方留言与小编互动!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