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木雕历史荣光
闽南木雕工艺历史久远。它兴起于唐宋时期。那时经济文化繁荣。木雕作为装饰和艺术形式开始流行。到明清时。其发展至极盛。民间建筑、家具等地方都能见到精美的木雕。它向来以“精微透雕”出名。把木雕艺术发挥到了极点。“开面”工艺堪称一绝。能够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神情
在闽南地区传统建筑里,木雕是不可或缺的装饰元素。在祠堂、庙宇的梁枋、斗拱这些部位手工木雕的文化传承,木雕艺人凭借高超技艺。他们雕刻出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等图案。使得建筑充满艺术气息。也让建筑富有文化底蕴。深受民众喜爱与赞叹。
云霄木雕匠人的涌现
上世纪80年代,云霄县在木雕传承方面有了突破。一批优秀的闽南木雕匠人出现了。他们热爱木雕艺术,执着于此。他们用手中的刀凿守护非遗文化瑰宝。当时社会经济在发展,传统手工艺面临挑战。但这些匠人坚守初心。
这些木雕师傅来自云霄县的各个不同村落。有的家族本身就有木雕传统。他们相互交流。他们切磋技艺。形成了良好的创作氛围。他们参加国内外手工艺展览。这让云霄的闽南木雕被更多人知晓。他们为木雕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方建武的学艺起点
方建武出生于木雕世家。他的父亲是方成伍,是云霄县有名的民间木雕艺人。8岁时,他从父亲手中接过刻刀。自此,他开启了木雕学艺之路。小小年纪的他手工木雕的文化传承,便立志要成为优秀的闽南木雕手艺人。这份热爱与决心,十分难能可贵。
他小时候看到父亲雕琢出精美的作品,满心好奇与向往。父亲亲自教他刀法,教他处理纹路,他由此对木雕有了初步认知。学艺刚开始时困难诸多,可他从未想过要放弃,一直沉浸在木雕的世界里,持续学习,不断探索。
方建武的创作风格
方建武的作品大多围绕古典题材。比如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这类。他的刀法很简练。不追求过多繁杂琐碎的细节。但能精准抓住人物特点。雕刻的时候善于刻画人物表情。使得作品好像有了生命力。
他格外注重保留木头原本的纹理。他把人工技艺与之巧妙融合。一块普通木头到了他手里。经过构思。再加以雕琢。就变成了充满艺术价值的木雕作品。他的作品在当地木雕界广受赞誉。还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目光。
传承发展理念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闽南木雕业慢慢走向式微。市场存在竞争。还有现代工艺带来冲击等。使得传统木雕面临困境。不过方建武坚定认为未来依旧有发展空间。他觉得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力量不容小觑。
他觉得闽南木雕饱含着云霄人的乡愁以及文化,传承下去有着重大意义。特别是在被评为“漳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木雕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后,他深感责任艰巨,决定为云霄传统手工艺的留存和发扬贡献一份力量。
非遗课堂的努力
2018年起,方建武和夫人林玉凤主动前往云霄列屿中学,担任非遗传承活动讲师。他们从零基础起步,教孩子们制作闽南木雕。期望将传统技艺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他们用心设计课程。目的是让孩子们知晓闽南木雕历史。还能了解其工艺。课堂之上。他们亲手教孩子们拿刀。教孩子们雕刻。好多孩子一开始很陌生。后来渐渐有了兴趣。进而产生热爱。他们坚信“非遗”加“课堂”模式。可以培养出更多传承人。能给云霄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增添新动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