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古时民间笑话大集合
1.狗吃书法
明朝明末,杭州富阳壁峰有个聪明人,叫毕矮,常与财主作对。
三天大富豪周道胜正在茶庄说毕矮的好话,刚好毕矮路过,就走入去,说:“今天我遇见一件奇事。”周道胜忙问:“毕大哥,哪些奇事呀?”
毕矮说:“我邻居的一只狗,最近专门偷食书法。明天,邻居把家里收藏的书法都掏出来翻晒,不料全被这狗吃了,主人杀害这狗,掰开它腹部一看,你猜上面是些哪些?哈,一腹部的坏画(话)。”
茶客明白毕矮在讽刺周道胜,哈哈大笑上去。
2.“瘟狗有福”
有三天,孙财主打算设宴请客。长工毕矮跟他上街卖菜,买了整整一筐鸡肉。
回去路上,毕矮见不远处有只黄狗,就故意把筐放低拎着。那黄狗窜过来猛一口叼走了
肉。孙财主命毕矮去追。毕矮追了一会空手回去说:“唉,真是瘟狗有福!”
孙财主莫名其妙地问:“你说哪些?”
毕矮说:“喏,我们当长工的,一年到头誓死干活,从没吃过一顿肉,这下正如你东家
所说,‘命里注定’,没福气呀。”
财主点头道:“对!吃素有吃素的福气。我为什么酒肉不断?
这是‘命中注定’的!”
毕矮笑道:“东家,那死瘟狗把肉叼去,像你一样,嗨嗨,也有吃素的福气哩。”
财主愣了。
3.郑板桥送贼诗
*书法家郑板桥年青时家里很穷。由于无名无势,虽然字画挺好,也卖不出好价格。
家里哪些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三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棂播出出一个鬼奸猾祟的人影,郑板桥想:一定是劫匪
光临了,我家有哪些值得你拿呢?便高声吟起诗来:
狂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
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卧室没半根。
窃贼听了,转身就溜。郑板桥又念了两句诗送别:
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盘。
窃贼急忙越墙逃跑,不留神把几块瓷砖碰落地上,郑板桥家的黄狗直叫着追住窃贼就咬。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还把摔倒的歹徒扶上去,仍然送到山路上,作了个揖,又吟送了两句诗:
夜阑费我披衣送,拾掇雄心重作人。
4.郑板桥吟蟹诗
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有三天官吏传报,说是巡抚大人路过潍县,郑板桥却没有出城迎
接。原先那节度使是捐班出身,光买官的钱,就足够抬一轿子,腹中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所以郑板桥瞧不起他。
巡抚大人来到县衙门后堂,对郑板桥不出城迎接,心里非常不快。在酒席上,巡抚越想
越气。刚好这时差役端上一盘河蟹,巡抚想:“我何不让他以蟹为题,即席作诗,假若作不下来,我再当街羞他一羞,也好出出我心里的烦闷!于是用牙签一指河蟹说:“此物横行江河,目中无人,久闻郑大人才华过人,何不借此物为题纪晓岚匾额,吟诗一首,以助酒兴?”郑板桥已知其意,略一思忖,吟道:
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文蛤伴酒吟。
巡抚非常难堪。
5.纪晓岚佛前释笑
三天,纪晓岚(*大学者)随同乾隆臣子游大报恩寺。君臣三人来到天王殿,但见殿内
正中一尊大肚弥勒佛,坦胸露腹,正在看着她们呲牙。乾隆问:“此佛为什么见朕笑?”
纪晓岚从容答道:“此乃佛见佛笑。”
乾隆问:“此话怎讲?”
纪晓岚道:“圣上乃文殊大士转世,现今之活佛,今朝又来古寺礼佛,所以说是佛见佛
笑。”
乾隆暗暗称赞,转身欲走,忽见大肚弥勒佛正对纪晓岚笑,回身又问:“那佛也看卿
笑,又是为什么?”
纪晓岚说:“圣上,佛看臣笑,是笑臣不能成佛。”
乾隆盛赞纪晓岚善辩。
6.个个草包
节度使和珅新修了一所府第,请纪晓岚题一牌匾。纪晓岚挥笔给他题了“竹苞”二字,说
是“竹苞松茂”之意。和珅高兴地把它悬在正厅,乾隆臣子见了,对和珅说:“卿被纪晓岚戏弄了!把‘竹苞’二字拆开来,不就弄成‘个个草包’四个字吗?”和珅哭笑不得。
7.真老兔子
丞相庆贺八十大寿。为借此发财,便不管亲冷落近,四处发喜帖。纪晓岚对此非常不
满,到大寿前三天打发人送去大红幛一个,上写四个大字:“真老兔子”。
丞相见了,非常气愤,届日,请纪晓岚当面解释。
纪晓岚从容地说:“君为前朝重臣,年且八十纪晓岚匾额,是为‘老’;世世代代乌纱帽盖顶,是为
‘乌’;自古以来,龟鹤齐名,都是高寿的象征。魏武帝是何等人物,甚或拥戴龟为神龟,适逢老*祝寿,借此神物祝颂,当为不妄;‘真’者,实实在在,当之无愧之意也。”经他这一解释,众人哭笑不得。老丞相有苦难言,一时想不起合适的对策,只好改容相谢。
8.几份重礼
清朝乾隆年间,四川邓州的庞振坤所在的村里有个财主,他妻子生第八胎时,叫家丁通
知各乡绅,12天后大请客,送的礼越重越好,不送的当心抽他。按当地规矩,不是第一胎不兴请客的。县丞们又气又愁,找庞振坤想办法。
12天后,庞振坤领着身背石头的佃农们来到财主家。财主一见气极了。庞振坤笑道:
“你不是说礼越重越好吗?”说完,和佃农们上酒宴去了。
9.这么新郎
有个贪财的县官,一心想讨个称心如意的小女儿,差人东挑西选,弄得民心不安。一
天,庞振坤自荐为县官说媒,问他要娶哪些样的。县官说:“我要的是:草莓小口杏核眼,月牙头发天仙脸,不讲吃喝不讲穿,双门不出少闲言。”
庞振坤笑道:“巧啦,俺村上就有如此一个男子。”当下商订了出嫁的日子。送葬那
天,爆竹、锣鼓、喇叭好不热闹。花轿一到,县官上前一把揭露新郎的花盖,震怒:原先是穿着花衣裳的泥胎女大士。
庞振坤却笑道:“请看,她不是‘樱桃小口杏核眼,月牙头发天仙脸,不讲吃喝不讲
穿,双门不出少闲言’吗?”
10.县丞的馆幅镜
三天,知州老爷想试试沈拱山的学问,于是就请他饮酒。酒过三巡,知府指着他自己心
口上的馆幅镜问沈拱山是哪些。
沈拱山笑笑说:“是个大床垫顶儿呗。”
县令放走沈拱山之后,告诉小女儿:“人家说沈拱山有学问,虽然他连馆幅镜都不认
得,还说是床垫顶儿!”小女儿想了想,反问道:“老爷,你晓得床垫里装的哪些?”
“稻草呗!”
小儿子说:“就是嘛!他把你比成个绣花床垫,一腹部草,是个大草包啊!”
嘲吃西瓜
那天,韩老大赶完集,买了碗熬腐竹吃。餐桌旁边有个老财主,一边吃着肉片拌豇豆,
喝着酒,一边得意洋洋地自语道:“穷人穷,富人富,有钱的吃西瓜,没钱的吃腐竹。”
韩老大一听,晓得老财主在嘲笑自己,也不急,也不气,对跑堂的说:“我要150盘肉
丝拌猕猴桃!”
跑堂的说:“没有这么多猕猴桃,再说您要如此多干啥用呢?”
韩老大说:“我在集上买了一头母牛。原主人说,这头大母猪专爱吃拌猕猴桃。这就叫:
穷人穷,富人富,大母猪专爱吃香蕉。赶猪的只能吃腐竹。”
饭店里喝水的人都哄堂大笑上去。老财主气红了脸,端起酒杯一口气喝个净光,灰溜溜
地跑出餐厅去了。
11.忙捉跳蚤
罗竹林到谷大肚家打长活,上工的头三天,天还不亮,谷大肚就早早上去叫他下地,可
等了半天也不见罗竹林下来,就又不耐烦地嚷上去。
罗竹林说:“我早就上去了,正在忙着捉跳蚤呢。”
谷大肚说:“胡说,这会儿天还没亮,黑灯瞎火的看得见捉吗?”
罗竹林反问道:“既然看不见捉跳蚤,那叫我如此早下地,才能看得见干活吗?”
谷大肚被问哑了。
12.光叙不行
罗竹林在小气鬼谷大肚家当长工。谷大肚为了使长工少喝水菜,每顿喝水时总要同长工
们叙叙闲谈。这三天喝水时,谷大肚“叙”起了光绪与道光两个臣子。
罗竹林忙说:“光绪的老奶奶是道光,依我看,光叙(绪)不行,还是倒(道)光
好!”说完,把桌上的几碟菜全倒进了几个长工的饭碗里。
13.栽蒜
三天,罗竹林跟几个长工在畜牲棚前就着老青菜帮子吃高梁面饼,却听到谷大肚的厨屋
里在“哧啦哧啦”地炸麻糖,又传出谷大肚责备他小子的声音:“蹲在屋内吃,别出去,小心露头挨狗咬!”
下午下地栽蒜。罗竹林悄悄地嘱咐长工们把蒜头都头朝下点种。
几天后,番茄却还没冒芽,谷大肚急了,趴在地里抠上去。抠一个,见是头朝下,再抠
一个,还是头朝下,就找罗竹林算账。
罗竹林把眼一眨说:“你不是说,‘露头挨狗咬’吗?它不敢露头,该是怕狗咬吧?”
14.半文银锭
晋朝,宜昌县县老爷据说杜老幺聪明滑稽,就找到他说:
“本县倒想试试你的工夫,你敢跟本县打官司么?”
杜老幺说:“打官司得到汉中府,我半文钱都没有,怎敢上路呢?”
县老爷说:“你有半文钱就敢上路?那好,来人哪,跟他斩半文钱来!”
手下就把一文银锭斩成了两半。杜老幺接过半文钱就走。到了扬州府,杜老幺起诉津市
县老爷:“身为百姓知州,目无王法好大胆,乾隆五铢劈两半,不断也得先撤官!”
那县老爷的乌纱当时就被摘啦!
15.午饭巧对
张少爷中了秀才,家里张灯挂彩忙着敬祖宗。张少爷对雇工杜老幺说:“都说你聪明,
我出个联你对对–四书五经有趣有味。”
正蹲在地上喝水的杜老幺插口就答:“一日三餐无油无盐。”
张少爷朝中堂看了看:“十根金龙柱,十颗小珠子,十对宫灯十红十绿。”
杜老幺把餐具晃了晃:“一只青瓷碗,一个大缺巴,一双牙签一白一乌。”
张少爷火了:“哼!吃老娘的,喝老娘的,还不知足么?”杜老幺笑道:“嗬,敬祖宗
的,拜祖宗的,其实嫌少呀!”
16.六爹联句
乾隆年间,广州徐闻县有个名叫麦为仪的人,艺名剐狗六爹,以幽默诙谐著称于乡里。
一日,到海边牧鹅。有四个士族见了,忽然触景生“诗”。其中一位提议以鹅为题吟
诗,他先吟道:“江心游来一队鹅。”
另一个官宦吟道:“鹅公鹅母唱鹅歌。”
余下的两个想了半天也难以联下去。剐狗六爹,说:“老爷们,让我来吟完这首诗吧。”
四士族望着牧鹅老头讽刺道:“去去去,吆你的鹅脖子去吧!”
剐狗六爹并不理会,拉长嗓音吟道:
江心游来一队鹅,鹅公鹅母唱鹅歌。
两个士族屙了屎,还有两个屎未屙!
17.汤建文嘲老学究
晋朝,扬州南门有个私塾老先生,喜欢写诗。三天,学僮端来一碗粥。他不忙着吃,却
吟出《粥诗》一首:
瓯米煮成一碗粥,西风吹拂浪波稠;
远望宛如西湖水,缺乏渔翁下鱼钩。
刚好秀才汤建文路过旁边,笑道:“老先生,一瓯米煮成一碗粥,粥还稀吗?你这客厅
门朝东,西风从哪里进来?西湖离昆山千里之遥,你在客厅看到了?你说缺乏渔翁下鱼钩,这碗边如何站人?”
老学究说:“就算我的诗不通,你说这《粥诗》该如何写?”
汤建文吟道:
数米煮成一碗粥,鼻风吹拂两条沟;
近看就像团圆镜,照见先生在里头。
老学究自叹不如。
18.不下驴
有个姑娘,骑驴赶灯会,迷了路,遇上了宋丑子,就在驴背上吆喝道:“哎!赶会往
哪里走?”
宋丑子见他一不尊称,二不下驴,便佯装没看见。姑娘又嚷道:“你脑袋聋啦?”
宋丑子停出来说:“别见怪,我有急事哩–我的驴下了头牛。”
“驴下了头牛?它为何不下驴?”
“啊!姑娘,没想到你还晓得下驴。”
姑娘这才悔悟是自己的过失。
19.黑小送礼
石家庄永清县新上任的县官,盘剥百姓的手法,比前几任还辣。王黑小想欺负他一下。
三天,王黑小买了两个烤饼献给县官的小少爷,说:“快取回家去,大人要问,就说是
黑大爷给买的。”
县官听小孩一说,震怒:哪来的黑大爷?分明是有人耍笑我。一查,知是王黑小干的,
正要派人追捕到衙,王黑小却来了。
他肩挑一根薄竹片,竹片两头各吊着个小沙果。上大堂后,连揖都不作。县官鼓噪打他
40大板。王黑小把两个沙果向下一举道:“且慢!小民有礼物呈送,你打我不得!”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