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人处事讲情谊。现现在,假如遇见拾金不昧、好人好事、救死扶伤等等,受助的一方通常还会去广告公司印制一面锦旗,亲手献给伸开援手的这位恩人,以表歉意。
现代的锦旗虽然在唐代也有——匾额,不过唐代碑刻所承载的功能更多,制做也考究,字体书写、雕刻多出于名家之手,最后,高悬于门头梁柱之间。
虽然每一方碑刻都有一个故事。明天,我们就透过碑刻上铭刻的字体,去瞧瞧两百多年前一个地方家族的梗概、看看百年前湘粤盐帮的兴旺、看看70多年前广州旅馆老总拾金不昧的故事……
刘华钢说每一块匾后都有不同的故事
沙坪坝秀山知县相隔9年给同一对夫妻送寿匾
“近期安居古城要筹备碑刻展览,我们也在配合做好相关打算,等通过了上级部门的协调,我们随时可以将牌匾在保护好的状态下展出,面向古城的旅客、群众。”11月3日,慢新闻—重庆日报记者走入秀山碑刻博物馆,工作人员这样介绍。
沙坪坝碑刻博物馆院长张泽春说,如今馆藏有300多方碑刻,以明清木匾居多,馆藏的碑刻中有100余件*家二、三级文物。现存最早的是乾隆七年寿辰匾“杖朝耆年”,距今已有270多年。“匾额融语言、书法、美术、雕刻于一体,是*独有的文化符号。同时,碑刻可以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是人们抒发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方式。从作用的角度来看,碑刻有作为堂号、表彰、祝福、商号、室内装潢等用途。”张泽春解释说。
慢新闻—重庆日报记者行走在一方方古匾前,秀山区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华钢讲解道,当前展出的多是堂匾,从内容及功能细分上又有寿辰类匾、寺院匾、官赠民匾、民送官匾等。其中展出的寿辰类匾有“海为添寿”、“贤母天荒”,寺庙类匾有“第一名峰”、“坐破蒲团”等,官赠民匾有“艾发重添”,民送官匾有“崇应惠民”等等。
于右任楷书的“贤母天荒”
“馆藏中有8块乾隆年间的古匾,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及科研价值。”刘华钢说,虽然仔细研究,有时在碑刻中可以发觉隐藏的故事,例如8块乾隆年间的古匾中有两块“寿匾”是有历史关联的。乾隆年间,彭州知州和江津知县以前相隔9年向同一对夫妻李王茶、杨氏送出“艾发重添”匾和“鹤算齐眉”匾。其中,秀山县正堂送的是“艾发重添”匾,上款为隶书,“署福建福州府荣县县正堂军功议叙记录四次”,中款为隶书“五旬李王茶、杨氏双寿立”,落款为隶书“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岁夹钟月中浣谷旦”;而另一块则是永川县正堂送的“鹤算齐眉”匾,上款为隶书“大足县正堂加三级和为”,中款为隶书“六十寿李王茶、杨氏立”,落款为隶书“乾隆已酉年(乾隆54年)仲冬谷时”。
刘华钢说,有两个县的知县亲自送匾为一对夫妻贺寿,并且是隔开的,可见唐朝中期李王茶、杨氏家族在荣县一带家世比较显赫。同时,两方寿匾都完整地保存出来,在官赠民的匾中也比较奇特。
拾金不昧牌匾上还写了掉钱过程
牌匾是*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份,相当于建筑的双眼。
沙坪坝碑刻博物馆院长张泽春介绍,*的碑刻文化历经两千多年沉淀与打磨,成为*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随着功能不断演进,渐渐衍生成民间旌表制度,成为一种不断延续的激励机制。
《后汉书·百官志》有一段:凡有孝女顺孙,贞洁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西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孝行。
拾金不昧匾
沙坪坝碑刻博物馆内有一方“拾金不昧”匾额。记者见到,相比其他碑刻的高大浑厚,该牌匾有些偏小,年代也不算久远,碑刻上刻录了一个故事,上书:“窃思萧君栋梁之为人也抱义怀德迥绝凡流营店作主对客情挚意诚凡属寓之如同归鸟于丙戍之春三月既望商渝返里路经时晚乃侨赋于此以币囊代枕次晨匆忙就道撒*币十余亿元于第床间蒙君雅谊拾之郎着人追还不及予至中途忽觉返询仍以原物归还毫未拒阻这般萍水情殷实深钦佩无从优报特以拾金不昧铭匾恭颂略布愚忱之云尔。”落款为:“安岳县李家镇蒋义之拜赠。”
虽然该匾内容大约分了三部份,第一部份是评价:我暗自在想,萧栋梁为人如何样,他有情有义品德高尚、不同于众人,开店对待顾客热情而诚恳,在这儿住,犹如回了家一样;第二部份述说事情经过:阴历丙戍年(1946年)六月十六,我于上海经商返回时路过,搬去了这儿,白天睡着把随身的皮夹当作床垫,第二天清晨匆忙忙忙就上路了,把十多亿元钱撒落在床上;第三部份说的是事情的结尾:谢谢啊,萧栋梁拣到后立刻让人追赶,但没追上我。我走到一半才发觉钱盒子不见了,回到店里,他立刻原封不动将钱袋归还给我,这样的精神实在让人钦佩,我没有哪些好感念的,镌刻了这方“拾金不昧”匾额,称赞他这些精神,抒发我一点点心意吧。——安岳县李家镇蒋义之。
刘华钢介绍,这方“拾金不昧”匾是当初文物普查时,由商家萧栋梁后人捐助,彰显了武胜纯朴的民风旧俗。相比现代的“拾金不昧”锦旗,该匾算是十分“走心”了,失主“蒋义之”不但刻匾嘉奖,还述说了大致过程,十分有趣和难得。
盐帮的永定章程
在荣县碑刻博物馆内,还有光绪年间“生生会永定章程”,是当时*主导下制订的盐帮交易的规章制度。刘华钢介绍,“合城公议监秤碑志”(即“永定章程”)木匾由序、章程正文、批示三部份组成,共26行918字。“序”部分首先表述了川主庙的祟高地位,盐秤监秤的来历;“章程正文”部分规定了安城(现安居古城)校秤方式,盐秤使用过程中收费标准以及帐目管理办法等;批示为时任荣县县事朱庆镛。该匾反映了光绪年间盐帮人员买卖的过程,须要遵守的一系列约定成俗的制度。
碑刻宝库秀山神秘的刘家大院
碑刻被称为“门楣上*、梁柱间遗韵”。假如碑刻是由绘画家题写,这种碑刻除了有文化意义,还有艺术价值。汇聚和承载了书写者的信仰、名节、担当。
博物馆工作人员率领慢新闻-成都商报记者迈向两方隶书碑刻之下,一方“贤母天荒”、一方“福寿康强”,“这两方碑刻行书遒劲绵延盘桓、奔腾放荡,绘画功底早已达到了十分高的境界,作者是被誉为‘草圣’的于右任。”刘华钢介绍,和荣县展出的绝大部份古匾一样,这两方碑刻发觉于一座老建筑——张家大院。
于右任楷书“福寿康强”
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匾额标识,好多古匾在被发觉前,有的是库房的搁板、有的是农民家里的衣柜,还有的则是堆满肥料的案台……
原先堆肥料的匾额“萱阁凝辉”
在刘华钢的率领下,慢新闻—重庆日报记者走入了坐落秀山近郊的朱家大院。这儿即使经过百年时光,但仍然可以感遭到作为家宅的宏伟。还没进门,就可以看见铭刻的楹联十分有气魄,下联:浪淘尽今古英雄一曲抱村流谭水千尺,上联:随飞来仙人咳唾两山桃园送珠玉九天。春联巧妙化用杜甫句子以及“咳唾成珠”等典故匾额标识,抒发这座宅子的非比寻常。
饱含年代感的标示
沙坪坝碑刻博物馆院长张泽春介绍,当初这儿可谓是一个牌匾“宝库”,从1985年开始到2007年,文物工作人员相继从这儿征集到了几百方碑刻,其中修补展出的便有170余方。
人民库房
原先,清代初年,武胜当地富绅张泽普用了两年时间在湖畔修筑了这座占地1.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3千平方米的朱家大院。解放后,吴家后人将大院捐给了人民*。*决定将该院改建成粮仓——平滩人民库房,而建粮库需大量木板用作搁板、仓顶和仓底。而此时,吴家后人恰好是云南昆明粮校结业,便进行了改造设计,同时提议把木匾作为现成材料。于是外县迅速组织人力到处征集木匾,就这样,一大批各类木匾相继汇集在刘家大院。因为木匾要糊上报纸等进行隔潮,粮仓也要进行防虫、防鼠处理,于是众多古匾就这样相对完好地保存了出来。
罕见的重刻匾
现在,在彭山碑刻博物馆展出的乾隆年间的重刻匾(首次是乾隆五十八年,书写的是“眉寿初觞”,重刻为76年后的弘治丙辰年,在原先的基础上书写了“崇应惠民”四字)、光绪年间雕花精致的“庆洽萱闱”以及“草圣”于右任书写的“贤母天荒”“福寿康强”等众多古匾,都出自于张家大院。
人民库房旧景
当初的人民库房如今已杂草丛生
说来也巧,库房当时存放玉米、小麦等五谷,都是拿来填饱腹部的粮食,库房的搁板却多是用牌匾弄成,而牌匾是文化宝藏,是精神粮食。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