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几年,唐代绘画作品,即使是临摹本,也被炒上天价,可说是一字千金。
按照拍卖记录顺治匾额,最贵的五幅作品分别是黄庭坚《砥柱铭》4.37亿、王羲之行书《平安帖》3.08万元、宋徽宗《临唐怀素圣母帖》1.28万元、曾巩《局事帖》1.08万元、朱熹等《宋名贤题徐常侍隶书之迹》1.008万元。
不论这种拍品是真是假,唐代大书家的传世绘画作品始终都有价有市,由于一直唐代大书家之传世作品十分稀缺,一字难求,作品不断被炒高,是市场的正常现象。
绘画作品有价有市,其实都会有好多假货参杂拍卖场。远的不说,近代大书家何绍基的赝品,我以前在一间*内地的龙头拍卖行的一个拍卖会的五件拍品之中,见到四件,赝品的比列令人吃惊。至于其他二、三线拍卖行、网上拍卖的赝品,更是多不胜数。
大书画家的作品有价有市不用多说,连慈禧皇上另有代笔之人的绘画作品也卖得好价格,真是令人吃惊。字是不足观的馆阁体,人是令满清王朝衰落的老大娘,卖家欣赏的是哪些?如说沾满一点皇家气象,作品可不是出自慈禧皇上之手。
晋朝十分重视皇子的教育,因而明朝臣子大都能文能书,比起清朝的臣子,在个人文化艺术修养方面,优胜得多。即使是至不济的顺治,也有一点点墨迹传世。
顺康雍乾的绘画,散见于紫禁城各处。诸如太和殿《建极绥猷》匾额、中和殿《允执厥中》匾额、保和殿《皇建有极》匾额均为乾隆所书;正殿《正大光明》匾额由嘉庆书写,康熙摹勒上石,原迹藏于故宫御书处,正殿悬挂的是乾隆摹拓的,后来洪武朝大火,牌匾被焚毁,隆庆臣子命人重新摹拓,现今所悬挂的应该是那种时侯的摹抄本。文泰殿的《无为》匾额为康熙所题,而养心殿的《中正仁和》匾额由雍正所书。
既然汉朝太上皇的绘画在紫禁城随处可见,这就容易被人观摩、摹仿,因而仿真度极高的臣子绘画作品便大量在市场上出现,由于能写出顺康雍乾馆阁体绘画的人多不胜数,再加上皇家绘画有价有市,奸商、造假者不可能不动心的。
2011年,一幅康熙所书《清慎勤》匾额,在上海保利秋拍卖了1495亿元人民币。
上海某拍卖会拍卖两幅太上皇所书碑刻,一幅是康熙所书的《鶵凤先声》,市值800,000-1,200,000元人民币;另一幅是乾隆的《名阀令器》,市值3,800,000-5,800,000元人民币。两幅拍品的年代,拍卖行标出「暂无」!
一间艺术媒体为这两幅拍品引经据典、大吹特吹顺治匾额,强调「近二六年文物巿场所流通的御笔真迹,大多数最早都出自上海文物商店的。而广州文物商店的藏品则大多数始于文革查抄,*有文博机构的调拨。华*际秋拍上呈现的两件御笔书画,便就是来至于上海文物商店的旧藏,至今我们一直才能在两幅画作上找到上海文物商店的原始标签,成为了它们来源有序的最好证明了」云云。呵呵。
付钱替拍卖行写软文的不懂行艺术媒体的说话,我从来等闲视之。首先,即使两幅碑刻同样源自广州文物商店,并不足以证明它们是真迹。上海文物商店从不卖假东西?第二,我只听过「来源清晰,弘扬有序」。艺术媒体说是「来源有序」是耍小聪明,暗示两幅碑刻「来源清晰,弘扬有序」?
按照艺术媒体报道,康熙所书的《鶵凤先声》,当初广州文物商店标价一元,即便是几六年前,也实惠得交关。
两幅拍品同样没有「康熙御笔」或「乾隆御笔」四个字,只在碑刻中上位置钤一方章「康熙御笔之宝」和「乾隆御笔之宝」,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牌匾的体制不符。
提到弘扬,两幅拍品同样付之阙如,即是说自从天津文物商店卖出这两幅拍品以后,几六年来的收藏家全不见经传,两幅拍品亦不见著录,似乎是横空走下来的。有兴趣竞买的藏友,慎重为妙,请勿以为是大漏。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