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变革,匾额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历代遗留出来的匾额不少都被毁坏或丢失,但是匾额上传递的哲学、书法、诗词、雕刻、装饰美术等值得后人推敲研究。
据悉,姑苏区平家巷11号一处百年老宅正在推进重建,三块古代石刻得以“重见天日”。匾额上依稀可见“嘉庆”“光绪”等字样。其中一块石碑上的刻字,更是导致周围民众和观众的热烈争论:上面刻的是“福荫社隅”“福荫杜隅”还是“福荫北隅”?你们看法不一。7月29日,记者赶到现场,探秘匾额背后的故事。
老宅修缮现场“觅”到宝
居民、施工人员马上上报
姑苏区平家巷11号距离拙政园景区步行仅需五分钟。记者前往老宅时,现场已人头攒动。人群中既有周围民众、社区工作员工,也有刚从拙政园景区游览完毕的驴友。
在其中一间房内,记者看到了“紧贴”在地面上的三块小型匾额,呈横向放置。最左的一块石碑是黑底金字古牌匾多是什么字,中间一块是红底金字,最右的一块已难以判断它本身的形状,连刻字也能够识别。
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是和跑到这里的居民一起看到的匾额。发现的之后,匾额就是这种“贴”在墙上上,大家都不敢轻易处理。“其中两块匾额保存完好,上面清楚刻着清朝、光绪等字,应该很有历史价值,我们立刻中止施工,等候相关部门处置。”施工人员说道。
80岁的朱树坤住在老宅18年,退休前是上海机床厂的员工,这里是单位分的公房。他在2003年搬来时,隔壁的这间房就进入空关状况。“主人似乎姓潘,是个大户人家,其他的就不得而知了。发现匾额后,我们很多居民都很高兴,毕竟看到‘宝’了!”朱树坤说。
是“社隅”“杜隅”还是“北隅”
围观人群引爆热烈争论
因为施工现场设置了脚手架,记者能够靠近匾额。即便有些距离,匾额上的雕刻仍熠熠生辉。
最右边黑底金字的横匾,以阳刻的手法,刻着“康乐和平”四个字。根据匾额上的信息,可以初步判定匾额是在“嘉庆年间”由“两浙全省提督学校潘世恩”所题,“光绪三年孟秋毂旦境下弟子”所刻。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毂旦通“谷旦”,是“良辰吉日”的代称。也就是说,匾额刻于1881年农历七月的某个吉日。而其中题字的潘世恩,是南京籍北宋宰相,历任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
后面的那块石碑,刻字略有缺损,但依稀可见“光绪”字样。围绕这块石碑上的刻字,围观人群引爆热烈争论——
分歧的焦点主要围绕匾额从右往左的第三个字。有在场居民觉得,这块匾额上刻的是“福荫灶隅”。她分析,匾额可能是过去挂在厨房的,福泽庇佑“灶台一角”的意思,祈愿五谷丰登;有来自社区的工作员工猜测,匾额上的字也许是“福荫杜隅”,这家人也许姓“杜”,有保护杜家之意。也有上海游客表示,还有“福荫社隅”的或许性,因为过去有“江山社稷”一词,匾额想要表达“让福气遍洒社会的每个角落”之意……一时间,大家针对匾额的争论不绝于耳。
相关部门展开专题探讨
将尽快把匾额保护起来
为了弄清真相,也让匾额的内容和身份明明白白古牌匾多是什么字,记者通过拙政园社区工作人员吴淑文,联系到了房主的后人潘健。
潘健今年59岁。他告诉记者,平家巷11号的这间房曾是他的爷爷居住,匾额是老祖先传出来的。外婆过世后,他终于有20多年没回来过了。“好像小的之后发现过这几块匾额,后来的事就记不清了。关于匾额的历史,我也不得而知,也很想弄明白。”潘健说道。
因此,记者咨询了本土的几位艺术家,他们只是观点各一。但多数人觉得,从书法的视角来看上面应该刻的是“福荫北隅”,猜测也许是过去挂在北厅的装饰匾额。
截止发稿前,姑苏区古保委等相关古保、文保部门或者拙政园片区城建处计划展开专题探讨,将及时采用机制把三块匾额保护起来,邀请人士对民众和观众关注的匾额刻字问题进行探讨解读,并预测出三块匾额之间的关系。对此事本报将大幅关注。(苏报融媒记者王可文/图/视频)编辑:李俊锋(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