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题匾
游览*名山大川,我们常见古建筑中的殿宇楼阁,其檐下或门上多有牌子,竖立的叫额,横卧的叫匾,通称匾额。
从形式上分,匾额有木质悬挂的,也有木材雕刻嵌于墙内的;有他赠的,也有自制的。从文字内容上看,他赠的重在称赞,自制的多在明志。无论称赞还是明志,体现的都是中华民族的特色美德,表达的则是古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这些美景名胜或起居体憩之所的匾额,蕴涵的则是儒家互补,天人和合的文化观念。
包括,嘉奖类匾额(又称匾表),既有诏令官员对民众义举善行的勉励,也有民众对清官惠政的感念。古之后,能拿到匾表,是一种很好的荣誉。比如孔庙,曾获清廷历代帝王的御匾:康熙的“万世师表”、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与天地参”,嘉庆的“圣集天成”、道光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齐帱载”、同治的“圣神天纵”、光绪的“斯文在兹”,宣统的“中和位育”。乾隆时期,兵部侍郎费淳七十岁时,皇帝曾赐匾曰“赞纶锡祉”。历史上许多高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民众拥护,于是主动集资,建祠立庙,悬匾宣扬其名,弘其事。如唐代淳安百姓赠海瑞“海青天”匾,就是体现其为民申张正义的事迹。
再例如,言志类匾额,多是表白制作者的抱负、期冀、追求,借匾额昭示于众,并借此为鉴自律。那些官府公堂的碑文,以表白清廉勤勉内容的居多,如“公正廉明”、“明察秋毫”等。宋高祖即位时,手书“公正廉明”匾悬挂于殿上,自警*要公平廉明。后来的高官为标榜自己明察是非,清正廉明,就在公堂上挂起“明镜高悬”的石刻。自警的横匾,著名的有林则徐书斋的“制怒”和郑板桥的“吃亏是福”、“难得糊涂”。在政坛,著名的有胡雪岩“胡庆余堂”匾额,意寓积罄有余,有余而广泛惠及社会;他还自题“戒欺”匾额高悬于正堂,表示以义制利之心。普通百姓家挂的堂匾,则含有祈福的心愿,如“厚德堂”、“种德堂”等,是期望收福,“和睦堂”、“孝友堂”等,是祝愿家和邻睦。
也有说明类匾额,意在说明建筑物的主人、属性与功能。如在城门、桥、塔、井、祠前冠以姓氏或名称:正阳门、毛氏宗祠、罗汉井、水安桥、舍利塔、清献书院等;有的文字朴实,但寓意明显,如酒店用“刘伶停车”、“太白遗风”,饺子店用“无所不包”,典当铺用“当之无愧”,石灰厂用“白和起家”等等。那些名胜美景、园林建筑的石刻,也多取耐人寻味的名字,如丹阳城浮石渡的安澜亭,府山上的雪竹轩、来月亭、步云楼等。这类表明性匾额,也有官吏御赐的,如康熙十六年,汪氏后裔重建书院,康熙就为学堂题写了“明伦堂”、“万世师表”和“学达性天”等匾额。
也是铭事类匾额,不是歌功颂德,也不是勉人砺志,而是对于特定的时期或值得一书的人事竖匾,以示庆祝。比如门上匾额讲究门上匾额讲究,祝寿时的“寿比南山”、新屋落成的“华堂永昼”,添子时的“文曲星耀”等,大多是别人或后人所制,当事人自制的较少。
匾额的文字,非常讲究韵味和文笔,题写常常请当地有艺术功底者挥豪,也有的请著名专家题写。优雅的书画艺术、高超的木雕艺术、匾文的哲学艺术,加上匾额设计的尺度与颜色,都和建筑物互相交融,这就因而匾额文化源远流长,成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个别。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