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箭头处文玩迷,百万文玩爱好者都在看!
子冈牌玉面人物
明代的子冈牌,材质以新疆青白玉为主,少见白玉,可知当时良玉之难得。不过也是人称此为后来"青白做人"之说,以其制牌,时时警戒自己,倒更有"首德次符"的意思在上面。再者,佩玉可修正自己的言行,以免因急步而行使玉牌子造成碰撞声响。
明代子冈牌佩体稍为厚重,以圆形为多,器体较小。常见阴线刻划,阴线短粗有力,仅寥寥数刀,画面描绘清晰明了,四周留有较窄的边框,或只以阴线饰之,或周围有云雷纹。以儒者山水或作家词句为多,风格多模仿当年盛行的吴门画派沈周、文徽明等的山水画,另一面书写诗文印章,高雅清丽。玉牌子上的首部多镂空,以双龙戏珠、如意去头,花卉、蝙蝠、瑞兽、磬等纹样为多,更是吉庆有嘉。
一些明代玉牌上还引入了一种新的雕刻工艺,即把玉牌上所刻诗句和形状外的地子磨成砂状,粗糙有如磨砂玻璃,称为"碾磨地子"或"毛底"。此种创新也应出自陆子冈之手,是古代雕玉人的另一种体现手法,通过底子的粗来突显表面主题的细。就像金银制品在一个作品上打磨工艺和磨砂工艺并存的现象,大大提高了艺术体现力,从而削弱了黄金的货币属性。
子冈款
真品子冈牌有一个最重要的工艺特征——“磨地子”,简单地说就是在紧挨着阳文附近的地子呈磨砂状,糙如磨砂玻璃,这就是传说中的“磨地子”。由于“磨地子”的存在,即便是薄意浅浮雕形式,也变得图案立体感极强,隔一段距离看其图案也有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子冈牌
下图这块子冈牌的“磨地子”与真品子冈牌的“磨地子”不同,只是将个别地子不抛光,而其剔地的技巧运用的是常规的碾磨,与真品子冈牌的工艺差异甚大,所留的“磨地子”范围宽而浅,细看这些“磨地子”也有深浅差异,但立体感及体现出来的层次均不够强。此照片运用了侧光源。
子冈牌
在挑选这些玉牌时,应该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料。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玉牌在制作时应选用新疆和田墨玉、青绿玉、黄玉等质地上乘的玉料作为首选,其他地方玉或杂料因为自身价值较低,在制作时通常不会加强工艺的精细程度,或是制作时手法力度不同于特色模式,以至于作品不够精致,缺乏灵性。因而成品相对价值较低。
2、落款。有子冈、子岗、子刚、子纲等落款,款分阴刻、阳刻、圈款等多种,鉴定时应留意笔画是否具备古意,流畅自然。
3、内容画面。正面画面题材,描绘风景时有远有近,层次分明,刻画人物时外貌自然,传神。刻画典故或是吉祥寓意时符合传统。背面所提诗文字体为阳刻,流畅,古朴,布局合理,质优者笔画如同毛笔书写一般,区别于市场上机雕玉牌的笔记字体。投资者在选取时要留意。此外,阳刻文字,多有力度,阳文舒展,去地平整。最后,不可简洁的以简化字的存在来否定一块牌子。须知在古人,简化字也有较常发生的,许多简化字是根据古代书写习惯而定的,并不是所有的简化字都是解放后造的。
4、刀工。有力,却不似现代机雕所作之呆状死板;刀口处的痕迹有时也有区分玉牌子真伪的一个方面。
5、需指出的是,市场上除长期机雕的流水化产品外,还存在人工雕刻的子冈牌作品。雕琢具有独特韵味,笔画流畅,不失为一种优秀的玉雕作品。其价值应在机雕作品之上。
6、古人审美不同与今日。现代人将蜡质,皮色、糖色作为籽料的鉴别要素古代牌匾一般用什么字体,甚至不惜作伪。而在古代,除非常用意或是必须,工匠在雕刻佛像时通常要除去皮壳古代牌匾一般用什么字体,只选择质地上乘的玉料进行制作。成质量优者洁白细腻,恰如君子之美,令人过目难忘。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文玩方面的问题
可以给我留言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