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老板觉得这不太合理。“我们开店,肯定要写上经营内容,才明白卖的是哪个东西,就像路标一样告诉他们去那里。这是顾客必须的,也是我们店家还要的。”这个道理是简单的,门店招牌本就是释放信息,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如果没有经营内容,消费者能否按需进店。
据上饶市*官方一篇名为《上饶市中心市区店招门楣设置导则(实行)》的文件显示:“店招门楣内容只能有店铺名称及相关标志和形状,经营电话统一更改在店招右下角(长度:长40CM*高15CM范围内);禁止有经营范围和商品类型等信息,禁止违反法律规章和公序良俗。”
招牌统一规格与格式,还可以说是市容美化的还要,以防止杂乱无章。而招牌内不许发生经营内容,就有点不可思议了。很简单,没有经营内容,谁了解店内有什么买卖?为何经营内容也有不可示人的,要藏着掖着不成。
此前,四川成都有网友曝光,包括她家商铺在内的一排商铺招牌被换成了拼音版,对生意产生一定制约。原因是将英文招牌换成拼音后,商家的经营内容就没这么显眼了,自己的店面明明是家餐馆,还被人误会是面包店、服装店。工作员工称,是为了统一美化沿街商铺,才更换的标志标识。
如此“美化”,被舆论称为权利审美,即是将管理者的好恶强加到市容上。这种“美化”成了一种摆脱实际的方式主义,美化变成了折腾,甚至是“丑化”。比如,有的地方将店面招牌整体换成了黑底白字,被网友调侃是“墓地风格”,不仅缺少大众审美,还由于“黑白配”怪怪的店铺招牌图片素材,看着还有点可怕。如此权力审美,说白了店铺招牌图片素材,就是权利任性,我的地盘我做主,不顾商家的经营实际。
有网友就说,疫情防控期间,商家本就不易,尽量不要再给商家添堵。能与商家方便的,就要与商家方便。如果连个招牌都折腾来折腾去,又岂是服务意识,又岂是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
有法律专家认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只要法律规章未赋予其某些管理事项,就不应过多介入干涉。这只是保护市场主体,维护正常经营秩序,促进行业活力的应该。如果顾客的招牌内容,有违反广告法等等的要求,可以进行纠偏规范,如果没有违法,属于商家的自主权,就没有必要去干预。
招牌内容等等,并不涉及市容市貌的美化规范,不知为何将其屏蔽掉。难道权力之手可以这么一手遮天,连商家的招牌内容都可以给掩盖掉,如此权力又从何而来,总要有个令人信服的原因吧。如果不能自圆其说,权力之手就别管得太宽了,慎用手中的权力,才是真正的权力美学。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