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布局特色
玉堍村的布局与众不同,可以用“一姓三庄七祠”来概括。这里的“一姓”指的是村里姓李的家族,而“三庄”则是三个李氏宗亲自发形成的村庄。至于“七祠”,则是这三个村庄里至今保留的七座祠堂。这种以姓氏为中心的布局,展现了家族聚居和传承的特色,也为人们深入了解当地的宗族文化打下了基础。
这里有着鲜明的家族气息,从排列布局便能窥见李氏家族在此地的繁衍生息历程。村落井然有序,各个区域紧密相接,仿佛在述说着家族往日的昌盛与荣耀。
寻觅宗祠之旅
宗祠位于大夫第北侧,却需穿过一条弯曲的民居小巷。巷中部分房屋是后来添建的,即便有几栋老房子,估计也建成在宗祠之后。居住在此的村民不多李姓匾额,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面对我们这些突如其来的访客,他们虽感意外,却依然保持着热情,主动邀请我们喝热水。这份纯朴的待人方式,让寻找宗祠的过程变得更加温馨。
沿着蜿蜒的小巷漫步,每迈出一步,对宗祠的景象愈发充满憧憬。村民们的热情宛如冬日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房,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里浓厚的生活氛围。
初见宗祠风采
巷道右侧,一堵宽敞的马头墙映入眼帘,其上青石门楣上端端正正地刻着“李氏宗祠”四个大字。看来,我们已遇见了此行的主要目标。在墙下,一座三门牌坊式的砖雕门楼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屋檐上的瓦片对称向上翘起,宛如凤凰展翅。我姑且称它为“三凤楼”。
马头墙高耸,砖雕门楼精致,宗祠的庄严与宏伟顿时显现。“李氏宗祠”四个字笔画有力,似乎在讲述家族的过往与辉煌,未进宗祠,敬畏之情已油然而生。
中庭交流感悟
踏入小门,需经过两间活动室,室内老人们正谈笑风生,玩牌作乐,我们到来并未打扰他们。走出房门,便是宗祠的中庭,几位老人正坐在板凳上闲聊。当我们说明来意,他们便热心地向我们讲述祠堂的历史。
老人们的面容中透露出对宗祠的骄傲,他们的话语让我们得以窥见宗祠过往的荣耀。与老人们在中庭交谈,犹如穿越了岁月,踏入了一个充满传奇的往昔,让我们对宗祠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体会。
建筑格局探秘
宗祠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戏台、看台、正堂、过堂和祖堂。建成之后,这里不仅成为了祭祀的圣地,还是家族集会、举办酒宴、观赏戏曲的活跃中心。戏台顶部装饰着方形藻井,上面绘制着“龙凤呈祥”的图案。正壁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篆刻着“曲奏梨园”四个字。左右两侧各有一扇门,门上分别刻有“出将入相”的字样。
这座建筑布局既清晰又合理,充分展现了当时家族在规划和管理方面的才能。每一栋建筑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彼此协作,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无疑是家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堂内文化传承
正堂宽敞高大,用作祭拜祖先的圣地,祖堂庄重而庄重,两者通过过道相连。堂内挂有数块牌匾,诸如“嵊岭高风”“仙根畅衍”“祖德流芳”等,木柱上也刻有对联,这些对联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和崇敬李姓匾额,以及对后代的期望。在离开前,老人指向祠堂后方的山,称那座山是祠堂的靠山,名叫黄姑。
这些牌匾和楹联,蕴含着家族文化的核心,体现了家族的信念和责任。它们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光彩夺目,鼓舞着子孙后代勇往直前。目睹此景,不禁感叹家族文化的悠久历史,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传承的珍贵。
你对这拥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宗祠是否有所好奇?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同时记得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