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是17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是绍兴2500年历史风貌的杰出代表。三百多年来,陈洪绶的画经常在*画坛上耀眼生辉。2022年是陈洪绶逝世370周年。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绍兴深厚的人文气息,中共杭州政协、绍兴市*决定参加“高古奇骇——陈洪绶书画作品展”。绍兴博物馆策划了陈洪绶书画作品展,既是缅怀陈洪绶木匾字画,也是发扬绍兴优秀特色文化的展览实践。
展览以“高古奇骇”为主题,“高古”是指从绘画本源上直追晋唐遗风,“奇骇”是指不同于流俗的独特画风、立意不凡的美术表达。绍兴博物馆珍藏陈洪绶作品有限,故携手*35家文博和稿本收藏单位,遴选陈洪绶的书法佳作、文献抄本、碑刻书法,及其师友和后学书画、版画、古籍等100件文物,从时代背景着眼,全面展示陈洪绶的艺术世界。
一场“高古奇骇”的展览
展览海报
展厅现场
展览分为四个展厅。第一展厅介绍陈洪绶的家世、师承和其不平凡的人生。陈洪绶是古代人物画大师,他上追晋唐,师法吴道子、周昉、李公麟等大家,并仿效了同代吴彬的夸张变形、丁云鹏的蕴藉宁谧,进而吸收民间壁画、版画的装饰意匠而自成高古奇骇的面貌。
陈洪绶蕉荫丝竹图轴绍兴博物馆藏
陈洪绶观音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陈洪绶扑蝶仕女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第二展厅重点介绍他的人物画。陈洪绶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所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色块细劲清秀;山水描绘,设色淡雅,富有装饰味。其技巧严谨,格调高古木匾字画,力量气局超拔磊落,享誉明末画坛。他在人物造型上,常有意改变身体比例,多画“伟岸躯干”,头尤显大;在颜色运用上,多重彩设色,极具装饰趣味;在水墨技法上,善用白描,从转折有力的方笔到清圆细劲的圆笔均能利用自如。如明清时人画仕女,多是细瘦匀称之态,陈洪绶所画仕女大多圆浑饱满,高古脱俗又纯真可爱,从夸张仪态中见妻子风韵,反映出他师法唐人仕女又有创新。
第三展厅展示了他的花鸟、书法和诗歌,介绍了陈洪绶与青藤书屋的关系。史载,陈洪绶曾在徐渭的旧居青藤书屋正式居住了三年左右。陈父陈于朝是徐渭晚年结交的小友,陈洪绶亦对那位前辈的才情深怀敬意,曾亲书“青藤书屋”匾额,以示景仰。陈洪绶修葺青藤书屋后,在此居住并创作绘画。徐渭开泼墨大写意一格,陈洪绶专擅工笔一路,二人书法风格不同,但内核相投契。徐渭求变求新不拘流俗的苛求和实践,为陈洪绶高古奇骇的画面提供了理论加持和戏剧榜样。陈洪绶晚年作品大胆变形,题材丑化抹黑流俗,展现了陈洪绶和徐渭心灵相通、同气相求,故二人能共同开创近代狂狷的戏剧风潮。本次推出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木匾,就好似是青藤、老莲两位大师400年后在此相遇,告诉读者,前贤开辟,后贤赓续,画品乃人品,艺术即精神。
最终一个展厅讲述老莲对后人的妨碍。尤其是对当代海派、*浮世绘的制约,乃至间接影响到的印象派绘画。
与通常画展不同的是,该展览突出了陈洪绶的美术模式。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洪绶《宝纶堂集》中的一句话:“如以唐之韵,运宋之板,宋之理,行元之格,则大成矣。”意思是学画要有唐人的神韵,宋人的规范和理性,元画的格调。这只是他敬守古代的法度能择其所长,学习古人的精神但求创新的美术特色。展厅结尾,又以《宝纶堂集》中“师其含义,自辟乾坤”之句总结陈洪绶的成功之道。这句话贯穿于整个展览,在海报、辅助展板等重要版面不断出现,指明陈洪绶本人顺利的缘由,也是本次大展的核心要义。这种艺术精神也因应了绍兴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对近代人是一种启示。
一次“自辟乾坤”的构思
陈洪绶书画作品展定下“高古奇骇”的主题后,我们对展览结构做了设计,主要借助生平、作品、陈洪绶与徐渭、影响四个别表现展览主题。
生平部分借助越中家世、锋芒初露、蕺山弟子、南陈北崔、晚年岁月的介绍,展现陈洪绶艺术创造的时代背景。
陈洪绶作品面貌多样,除人物画外,其山水画也有一绝。他早中年的花鸟画,师法五代两宋的院体画,严谨、浓艳,晚年平和自然,古朴典雅。陈洪绶的花鸟画少习蓝瑛,上溯宋元诸家,集众所善,掺己意。中年时,线条由方折作圆转,由实硬转柔润,与松江派相近。晚年山水画的境界奇特,线条由粗阔柔软变得细劲凌厉,古雅纯净,构图大胆变形,作品充满装饰趣味。在绘画构思上,自成模式,刚逸相济,兼具娱乐性和戏剧性,其《九歌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西厢记》插图成为典范。陈洪绶的书画虽然没有其书法影响大,但他在绘画中优异的笔触表现正得益于浑厚的绘画底蕴。其早年学欧阳通《道因法师碑》,中年兼习怀素草书,并融合褚遂良、米芾、颜真卿诸家,形成厚重瘦硬、疏旷峭拔的风格。
陈洪绶与徐渭是清代苏州艺术家的双璧,两位皆是古代中后期开创时代新风的戏剧家,两人旨趣、精神相似,又因青藤书屋隔代神交。展览突出了青藤书屋,以此提出美术传承和独立精神的常青。
徐渭开创水墨大写意,学者众而创造者少。陈洪绶以人物画闻名画坛,大俗大雅,从者多,成功者亦多。得其亲授者如兄长胡净鬘,儿子陈小莲,女儿陈道蕴,学生严湛、陆薪、司马霱、沈五集、魏湘等都名噪一时,他们模仿老莲的作品,市场一直予以积极反应,随之而起的王树谷、罗聘、华喦、黄慎和近现代私淑者则有“海上四任”、张大千、谢稚柳、程十发等都能从老莲作品中汲取营养,反映出晚明以降,杰出的戏剧家能在媚俗化的时尚中像老莲那样,化俗为雅,“师其含义,自辟乾坤”。
一回艺术珍品的汇集
本次展览是*首个全面展现陈洪绶一生和戏剧风貌的特展,也是*举行的陈洪绶临展中,规模最大、藏品最优、参展单位最多的专题展会。参展的100件(组)展品中,一级文物20件,二级文物30件,三级文物25件。故宫博物院的《观音图轴》《草书致水师远辱札页》、上海博物馆的《花鸟草虫图卷》、*艺术馆《钟馗像轴》、南京博物院《杂画册》、首都博物馆《华山五老图卷》、天津博物馆《餐芝图轴》等知名作品都是首次外展与观众见面。配合展会同步启用由杭州博物馆编辑、故宫出版社出品的《高古奇骇——陈洪绶书画作品展》图录,浓缩了特展的精华。
展陈空间打造上,原有徐渭展陈中水墨大写意风格的布局,与本次陈洪绶专擅工笔的质朴形成反差,烘托青藤、老莲两位大师400年后在此相遇。四个展厅的出入口处,以陈洪绶的人物画、博古叶子与原展厅中的青藤、枯树等美术墙绘形成对比。展板设计上,凸显了陈洪绶叶子木刻年画的特征,反映其作品的民众性和娱乐性,提示徐渭和陈洪绶风格虽异,精神却同源。
展览在数字化、互动体验、宣传推广上都做了新构建。如展览的数字科技为读者展现了海内外博物馆藏陈洪绶书画作品;其代表性的油画佳作,制作成印章,供观展观众集章纪念;在宣传海报中以陈洪绶《餐芝图》《蕉荫丝竹图》《羲之笼鹅图》等作品局部放大,再现了作品的细节和笔触的奇崛等。
近年来,绍兴把“文化名人年”作为推进优秀特色文化发扬的重要举措,围绕大禹、王羲之、陆游、王阳明、徐渭、鲁迅等名人成为一系列节会活动,推动了绍兴文化品类的传播,“陈洪绶书画作品展”是新的尝试,将再次推动让文物活出来。
(来源:《*文物报》2022年10月18日7版)
本公号刊登的佳作(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内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形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关于我们
*文物报社1989年于上海成立,*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文物市场唯一具有新闻资质的外媒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现、知识科普和文化传播等职能。主要负责《*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街道东直门内北大街2号楼
邮编:
总机:(010)
传真:(010)
热线:(010)
邮箱: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