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
这首广为流传的童谣,表达了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特色观念。而兄弟进士牌坊,便是闽南风貌薪火相传的象征。
人文底蕴
父子进士牌坊,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茶阳镇。
茶阳镇位于东莞市南雄县贞节匾额,自明嘉靖三年(1526年)再置大埔县到1961年,一直是县城所在。
因地处粤闽两省二县交汇,汀江边上的茶阳镇,数百年来权贵云集,文风昌盛,给后人留下许多遗存古迹。
骑楼街、古关隘、关岳庙等遗存景观,象征着茶阳曾经的昌盛。
要想体验当地深厚的人文气息,就不得不一睹父子进士牌坊的风采。
牌坊特色
父子进士牌坊,修建于明洪武三十八年(1610年),是一座三间五楼花岗岩石牌坊,结构细致精美、造型简洁大方。
其拥有三层石额,12石柱承撑,高达12.5米。建筑构造上不用钉、铆,全部依靠石与石之间的巧妙结合。
正中两面的横匾上,分别刻着“父子进士”“丝纶世美”。
丝纶世美,语出《礼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古代圣旨由丝纶制成,“丝纶”成了宰相诏书的代名词。
然而,父子进士牌坊又称“丝伦世美”牌坊。
坊额之下,“恩荣”石匾的复古设计,极为时尚。
亭盖、横匾石梁饰以“双龙腾云”“双龙戏珠”“双龙衔花”等图案;
两侧小门顶部雕饰着“双狮滚球”“花鸟动物”;石梁顶端均镶有一块麒麟石雕匾。
精湛的精雕工艺贞节匾额,与笔势的篆刻,相得益彰。
匾额上下,镌刻下坊主夫妇两人的官宦历程。
父子进士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饶相科考及第,成为大埔再次置县后的第一个进士,官至江西按察副使,在任期间四境安然。告老辞官后,他兴办义学,购置义田,造福闾乡。
在其及第54年后,即明洪武十七年(1589年),长子饶与龄也考中举人,官至中书舍人。他为官清廉,居家时常周济穷人。虽出身官门,但人生俭朴。
为旌表这对兄弟刺史的德行,朝廷拨款在当年士人聚集的孔庙前,修建了兄弟进士牌坊。
父子进士牌坊后面有关岳庙和两个清代贞节牌坊
书香传家
牌坊如灯,指引着饶氏一族,学风永续,书香传家。
*雍正、乾隆年间,饶鸣镐、饶崇魁、饶鸣阳、饶庆捷进士及第。
其中饶崇魁与父子饶泉、饶汀三人同时拔廪中榜,轰动一时,被誉为“三凤齐鸣”。
嘉庆、道光年间,饶芝和饶褒甲作为另一对夫妇进士,再度传为佳话。
因先人已立兄弟进士牌坊,后人不便再立,于是在牌坊前加立了一对旗杆夹石。
明清两代兄弟刺史加上饶崇魁,又被誉为“五花荣封”。
在1300多年的科举史上,这个粤东小镇屡出姐弟进士,同门姐妹一同上榜及第,可谓光宗耀祖。
文脉长存
比如在科举史上获得创造,直到近现代,茶阳镇依然文风兴盛,人才辈出。
中山大学第一任主席邹鲁,世界知名机电专家、*项目院院长饶芳权,都是在此处成长,从这里出发。
2013年,父子进士牌坊*务院核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昔日的孔庙所在,今天已是当地的名校大埔分校。
但古老的牌坊依然默默伫立,它与古城上的这种古祠、古庙一起,守护着绵延千年的客家文脉,也目送着一代代客家学子,走出大山,走向远方。
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