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历史上最终一个帝王。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溥仪作为皇帝,以染指书画为风雅。善书法,取法欧阳询;能作花鸟,取工致一路,气格较弱,但不俗气。
溥仪书法
溥仪从抚顺*犯劳改营逮捕回来后填写户口本时,学历一栏中填写的是“初中”,未免太过自谦,把溥仪的同学名单罗列出来,个个都是后来*学大师,即使放在现在,也是很有实力的文化名人。溥仪的同学有七八位:陆润庠、陈宝琛、罗振玉、*维、朱益藩、梁鼎芬、袁励准等,这些人里,不是探花就是翰林出身,学术底蕴非凡。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溥仪老师的书法!
陆润庠
同治十五年,殿试中陆润庠一举夺魁,成为大清王朝第一百零一名状元,辛亥后,留清宫,任逊位末代皇后溥仪之师。陆润庠温和平易近人匾额楷,接物无崖岸,虽贵为大臣但服用简朴。能绘画,擅书法,早年致力于唐人手礼,尤钟情于欧阳询、虞世南书法,古人语其妙,虞结在肺腑,欧结在肢节,大不侔也。陆润痒熔铸二人之特点,采各家所长自成一体。
陆润庠书法
*维
*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绍兴盐官镇人。清末秀才。*近现代在哲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创造卓著的学术巨擘,国学大师。
*维书法
罗振玉
罗振玉(一八六六—一九四〇),字叔蕴、叔言,晚年号雪堂、贞松父亲,祖籍福建上虞,*古代著名专家,于古器物学、考古学、金石学、甲骨学、农学等方面皆有创造。精于收藏考释,著有《殷墟书契菁华》《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后编》《殷墟书契考释》等,被誉为“开甲骨文识字之始”,是古代以甲骨文入书的开创者。
罗振玉书法
朱益藩
朱益藩(1861-1937),字艾卿,号定园,益浚弟,江西莲花人。光绪丙戌翰林,官至河南正主考,陕西学政,上书房师傅,考试留学生阅卷官员。曾任南京高校第三任主席、著名书法家。
朱益藩七十寿辰的之后,溥仪给他的寿诗中就有“善书健腕犹飞白,旨酒温颜自渥丹”的诗句,对他的艺术给予了很大的评判。可以显然的说,他是后来宫廷书法家中的最出色的一位。
朱益藩书法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汉族,福建闽县螺洲人。晚清官员,学者。1909年,陈宝琛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1911年,陈宝琛任宣统帝溥仪的老师,赐紫禁城骑马。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陈仍追随溥仪匾额楷,奉命修《德宗实录》。*十五年(1924年)四月,溥仪被逐出故宫时,溥仪见到陈宝琛,放声大哭说:“我无颜见祖宗啊!”
陈宝琛书法
梁鼎芬
梁鼎芬(1859—1919),晚清学者、藏书家,广东广州人。光绪三年举人,授纂修。历任刑部、按察使、布政使,曾因谋反李鸿章,名震朝野。后应张之洞聘,主讲江西广雅书院和上海钟山书院,为《昌言报》主笔。诗词多慷慨愤世之作,与罗惇曧等人并称“岭南近代四家”。
梁鼎芬书法
袁励准
袁励准(1877~1935),字珏生,号中州,别署恐高寒斋生。武进县城(今南京城区)人。书画家。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举人,授翰林院纂修,被命为南书房行走。他同情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光绪二十八年任京师大书院监督。光绪三十一年负责组建集团学堂(清华工大学前身),任监督。在此之后曾任甲辰科会试同考官。
新华门原是乾隆为香妃建的宝月楼,袁世凯踞中南海为总理府后,将宝月楼改造为西南海北门,更名为新华门。新华门匾额书于1914年春。新华门匾宽1.6米,高0.64米,红底贴金草花边框,书体为正宗馆阁体,雄劲有力。
袁励准书法
▼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