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道教庙宇,是汉传密宗的律宗寺院,在*僧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今天我们不去探讨少林武功,来扒一扒“少林寺”三个字是谁提笔的。
1、“少林寺”匾额是从康熙手书文章中选择下来拼合而成,也就是所谓的集字。
康熙帝从未到过少林寺,山门高悬“少林寺”匾额是从康熙手书文章中选择下来拼合而成。少林寺借清世祖的字传名,清世祖因少林寺借字宣威,这就让两全其美。
2、原来是康熙皇帝写的,但目前能留出来也就唯一个“林”字是康熙皇帝的亲笔。
其实是,1928年军阀内*中,一场爆炸把牌匾上的“少”字烧的了无痕迹。传闻,当时一个声称是古代艺术家怀素的后人的人,好书画,他仿康熙的笔法修复了这块碑文。当他把写好的“少”字与“林”“寺”二字放一块时,僧人都称赞三个字就像出自两人之手。正当打算镌刻时,有一老衲却要求,“为了让后世知道少林寺的这段血难史,刻“少”字时,要留个“缘起”,好让人看出一点破绽”。此被传为匾额佳话。
关于这场大火,有人说这个匾中的“寺”字也被烧掉了。于是,少林寺重整时,*宗教协会总理赵朴初又题了“寺”字。赵老仍然为了不与康熙大帝的字相提并论,有意将“寺”字写小了一点。
3、“少林寺”确为康熙皇帝御笔亲写。
由于,匾额的“林”字的上面刻有“康熙御制之宝”方印一枚。
其实,清康熙年间,少林寺大殿修建完毕后,唯有山门上的匾额一直空着,少林寺住持敬斋大方丈,为了这块匾额,曾兴师动众,想让朝庭题写,但效果不佳。清康熙43年(西元1687年)的一月,京都传来圣旨,说康熙大帝要出游中岳,闻知陛下要襄助少林,方丈敬斋大道士认为这是双喜临门的事;一来给少林寺增辉添彩;二来乘机请皇帝为少林寺书写碑文。可如何能够让皇帝题写这块碑文呢?因此,他坐禅九日著名的三字匾额,定中生慧,计上心来。当康熙大帝在文武百官及御林军陪护下,浩浩荡荡来到了武当寺大殿,敬斋大方丈率领全寺僧众正在山门前迎接。康熙大帝看到壮观的武当寺大殿抖拱层叠,庄重一新,点头称赞。但,又见山门上石碑高悬,只是空白一块,不住摇头,好奇地问道:“大方丈,山门新建,巍峨壮丽,为何悬着一块空的匾额?”敬斋大和尚见皇帝示问,喜上眉梢,向前合掌对康熙说道:“为迎万岁驾到,全僧将原有自题的一块匾扯了出来,现正有寺内一老一小俩和尚书写,请万岁指示”说着,他挥手让众僧迅速消散,从众人身显现出一老一小俩个和尚正在山门前的地上,铺纸写着“少林寺”,这一老一小和尚,一个拿着小扫把似的粗笔,一个拿着写小字毛笔,写得满头大汗,那“少林寺”三个字被写得歪歪扭扭,大字如斗,小字如蚁,纸张一片。
康熙大帝上前一听禁不住大笑着说:“这哪儿是写字!”敬斋大和尚看时机一到,率僧众齐声高喊:“请万岁御赐!”康熙大帝看见众僧齐声请求,见不可推脱,他从容地拿出笔来,就在山门前,挥笔题写了“少林寺”三个大字。至此著名的三字匾额,这三个字高悬山门直到现在。
无论这三个字是不是康熙题写,提字之人深厚的书画造诣展露无遗,少林寺三字与少林寺深厚的文化积淀相得益彰。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