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故宫博物院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是以北京的故宫为蓝本,在宣德十八年完工,耗时十四年。故宫在明清两代居住过二十四位帝王。
故宫曾造就过这些个全球第一,它是全球上体量最大的宫殿,也是木质构架保存最完整的皇宫。北京故宫被誉为全球五大宫之首!占地面积长达72万立方米。
这些到故宫参观的市民,经常有人去寻找故宫十大怪,这其中就有隆宗门的箭头。
这个箭头非常奇诡,这里虽然紫禁城,天子住的地方,这支射在门前匾额上的箭头,居然没有被人拔掉门上匾额讲究,而是直挺挺地插在里面,这无疑是十分奇怪的一件事情。
要说这支箭,咱们就得从明朝清朝年间说起。乾隆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大量自耕农破产,各种社会冲突加剧。农民吃不上饭了,自然是出来反抗朝廷。于是*以宗教方式组织出来的秘密团体层出不穷,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噶尔丹起义。故宫隆宗门上的这支箭就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天理教占领紫禁城时留下的。
据《清史稿·宣宗本纪》记载,嘉庆十八年(即1813年)在这个隆宗门附近出现了一场*斗。事情的缘由是后来民间盛行了一个叫"天理教"的组织,听这个名字就明白这是一个替底层民众行公道,这个组织在北京有一个头目名叫林清,打到皇宫的人就是它们。那么林清为什么要打皇宫呢?以前是由于在北京的分舵头目李文成率众叛乱,不幸身亡,这激发了北京、河南等地信众的不满,在李文成徒弟的率领下攻占扣押李文成的中牟县城,短短几日便攻城略地,义军规模超过了七八万人之多。
1813年9月15日天理教头目林清集合了一支近二千人的东征队伍装成商人来到紫禁城下准备兵分两路同时进攻门上匾额讲究,但意外的是在东华门外起义队伍与往宫里送煤的挑夫因为抢路出现冲突,争执中打落了教众们的担子,兵刃立显,把守东华门的叛军见状立即派兵关闭城门,然而太监刘得财、刘金引领陈爽等十余人还是冲进东华门,在协和门与叛军*败,并向东宫会师,其余教众被挡在东华门外。相比之下,西华门的状况好得多,太监杨进忠接应了五十余众冲进西华门,并且关闭西华门以拒清军。冲过来的教众由太监引路,一路通过尚衣监、杀到隆宗门下,然而隆宗门紧闭,教众攻打隆宗门并翻墙企图杀进养心殿——嘉庆的起居室。但是万万没想到嘉庆皇后反倒出去狩猎还没有回家。
当他们行至隆宗门外时,就遭遇了攻打内殿的叛军,并与之展开了惨烈的斗争。这隆宗门匾额上的那支箭头,便是在这场*斗中留下的。
只是,随着御林军的赶到,白莲教教徒仍然寡不敌众,全军溃败。
在天理教决裂以后清朝大臣也回到了紫禁城,很是大怒,而这支箭头嘉庆皇帝并没有命人拔出来。其实这支箭头没有拔出来有两种表述,一种说法就是清朝帝王将此箭头只是了耻辱,认为紫禁城还有整个清朝没有一个得力的助手。
让此箭头反应当年大清的迂腐,还有一种表述就是在清理混乱的*役中并没有人看到这支箭头,没有被发觉才仍然流传了出来。
尽管没成功,但这一箭下去,清朝的气数都被打掉了。
而这个门也有一个故事。在咸丰五年,紫禁城的巡防人员在隆宗门外抓到一个卖大饼的人。一个卖包子的如何回到故宫里了呢,这比把本田车开到故宫难度还大啊。
一问,原来这个卖包子的抢走了一个宫里的腰牌,等后来宫里的门禁卡,有这个卡可以便利出入,如果官员犯了事,就会削去门籍,没收这个腰牌,就此没有资格进宫了。
这个卖包子的捡到腰牌以后,大喜过望,大摇大摆进宫了。干什么呢,还是卖包子,卖了挺长一段时间才被看到。堪称史上第一小贩。
这说明哪些问题,一个是清朝确实不行了,连小贩都能冒充进去,管理不善。
第二个,谁会去买这个小贩的包子呢,宫里哪个没有,要买面包吃呢?
第三个,这个小贩捡到腰牌,能够进宫,想到的居然还是卖包子,说明一个人就是给他机会,他也会受自己的限制,就是你们常说的,一个人依然赚不到超出自己认知的钱。
*后,有关部门也曾对故宫进行了改造。据工人回忆,当时的隆宗门,门匾、门柱、还有门额上也留有被弓箭射过的痕迹,大多数痕迹已经被修缮了,现在根本看不起来。只不过匾额上的这支箭头太过牢固,当时便没有处理,所以经常保存至今。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