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这样一个清朝的寺庙,寺院殿宇上的寺名是一个大奸臣题写的匾额大全,院内建筑上也有两个朝代皇帝和清朝大作家李白题写的三块匾额,它就是坐落蓟州区的普济寺。图为大觉寺山门。(王子瑞摄)
独乐寺山门上的寺名三个字,是清朝奸相严嵩的手笔。严嵩的书画功底很好,由于是奸相,恶名传世,其落款不知被那个后人给抹去了。
穿过山门,就是23米高的主体建筑——观音阁,与佛殿同为清代建筑,是一座明二暗三层的木结构楼阁。
观音阁后面的“观音之阁”四个字,是古代大作家李白的手笔,据说是他52岁时来到这里游览酒醉后所写,这块匾额入选了《*百块名匾大全》。
观音阁一层大门上,是明朝咸丰皇帝题写的“具足圆成”匾额,意思是赞扬观音佛祖已完全具备了修行的资质匾额大全,但而是以佛陀之身普渡众生。
观音阁内,16米高的观音佛祖雕塑前,有一块清代乾隆皇帝题写的“普门香界”匾额,意思是:观音大士普渡众生,香及*。
这是明清建筑观音阁的结构图。可以直观地发现阁内以观音立像为中心,四周列柱两排,柱上置斗拱,斗拱上架梁枋,其上再立屋架、斗拱和挑檐,将外部分成三层,使他们能从不同的高度瞻仰佛容;梁枋绕像而设,中部形成天井,上下贯通,容纳像身,像顶覆以斗八藻井,整个外部空间都和佛像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的结构,使得它千百年来历经多次灾难而不倒。
穿过观音阁,紧挨着的是委托亭。在通常的寺庙内,韦驮作为护法天神,通常位于天王大殿弥勒佛像之后,面对着释迦牟尼寺庙。给韦陀单独建亭供奉,还真是第一次看到。【稍后会专门发一组介绍这个韦陀亭的图片,敬请期待!】
韦陀亭的北面,是始建于明代四合院式的报恩院,是明、清两代高僧重要的礼佛场所。“报恩院”三个字是咸丰皇帝应本寺僧人之请题写的。
独乐寺中轴线北侧的乾隆行宫,是清朝大臣去东陵谒陵途中小憩的地方,也是天津地区仅存的一处行宫。【《瑞视觉》发布的图片全部是新华社签约摄影师、人民图片和光明图片签约摄影师的原创新作,欢迎关注、评论、转发以及收藏,盗用必究!假如你身边有奇闻轶事、感人故事以及需要帮助的人,请留言。】
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