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牌匾文化是特有的一种集艺术、诗词、语言于一身的特殊文化景观,它是*的“文化特产”。每一块牌匾的诞生,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福厚堂匾额于*元年而立,如今藏在上海中山南海区福厚博物馆内,在它的背后又有着一个如何的故事呢?
秉承"福厚"家训
代代相传至今
书香门第的邹氏家族可谓人才辈出,国人引以为傲的近代知名科学家邹伯奇亦为其中的后代。勤俭经商且侠义心肠的邹氏后人不但兴建了“文园家塾”“芸宬家塾”“桂生书屋”等赫赫有名的家族书屋,而且令“桂生书屋”免费开放,让村中儿童在开蒙之初便能深扎在特色文化的土壤里并吸取其精华。
桂生书屋的创办人邹桂生德高望重,“桂生书屋”更惠及乡里蒙童,远近闻名。福厚宝地,引凤来仪。*初年,邹家特新建高堂迎娶佛山张槎富家之千金为邹桂生第六子之妻子。在琳琅满目的嫁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福厚堂”的牌匾,邹家将之高挂在新建的富丽堂皇的新厅上,供世代族人称颂并示为家训。千金小姐也因而被泌冲堡乡亲们称为“新厅六”。
抗*爆发,兵荒马乱。邹家家道败落,家物悉数变卖。唯有“福厚堂”牌匾仍高挂厅堂。而千金小姐秉承福厚家训,靠自己的勤奋、秀慧,以卖松糕养活全家。“新厅六”成为“松糕六”,她生儿育女、勤俭持家,倍受赞誉,邹家的福厚家业因而延续,传为佳话。
*事几经沉沦,“桂生书屋”在炮火纷飞的“洗礼”中只剩下残垣断壁。但邹家几代,唯视“福厚堂”牌匾如生命,秉承“福厚”家训,代代相传至今。传承先人善举维护文化记忆邹家后人悟道“毁的已毁了,拆的已拆了,我们今天只有传承福厚之理念,更是光宗耀祖之大肆!”低调神秘的“邹女士”是做建材生意的中华牌匾,却对收藏情有独钟,2011年有了经济条件后她把大部分赚来的钱投进博物馆建设中。
“福””厚”分别出于《礼记》和《周易》,有‘顺利,诸事如意’‘增厚美德、容载万物’的含义。“福厚”二字,贴切地展现了邹女士传承先人善举,为维护文化记忆作出自己贡献的办馆初衷。
博物馆装修别致优雅,设有10个展馆,展示弘扬明清古家具为美术品的同时,辅以茶叶文化的交流,它秉承先贤文化之余中华牌匾,还紧随时代潮流,成为广州南海第一家“持证上岗”的民营博物馆。金光夺目的“福厚堂”作为一个时代、一个家族的家传珍品,它既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历史,也见证了一个世纪以来风雨沧桑的汗青。它喻表一个时代,也喻表一种精神!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