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匾是清代丁丑年由兴宁县正堂蔚常春受官吏之托,为受匾人黄柏林七旬开一所题授的匾额。从外形看,此匾为横式木制,缁黑地子。匾词为隶书,阳刻贴金,字体匀横瘦硬,骨力遒劲,气概凛然。素框无饰,匾文上款有条形引首章一方,下款落笔前有两枚圆形压角钤印。
匾额
匾额上所刻匾文:
特授江西直隶保定兴宁县正堂,加五级纪录五次,蔚常春题为
鹤算能齐
黄柏林七旬开一荣寿,嘉庆乙丑岁,季秋月,上浣榖旦。
匾文注释:
特授:超越常规授予某项头衔。在过去任官体系中不仅特授以外,三品以上的称册授,五品以上的称制授,五品与六品称敕授,而六品以下的称旨授。特授最为特殊。
正堂:明清时期对地方官正印官的称呼,也就是现在所指的正职主官。清·恽敬《新喻县文昌宫碑铭》载:“江西省临海府新喻县匾文,奉本府正堂牌开,为移咨事,转奉布政使司奉总督部院准枢机咨议奏文昌帝君。”
加五级纪录五次:这是古代礼部奖叙制度的细则。官员考绩,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即凡官员考绩成绩优良,或有功绩者,可给予加级,而考核成绩不佳的或给予降级处理。对不从而加级或降级的,则以纪录载之。不要小看了官员考核“纪录”,在过去“纪录”是可以抵消降罚的,纪录四次,可以抵降一级匾文,纪录一次,可以抵罚俸六个月。在古代好多史书中,会发现有些官员由于犯了小错而被罚俸六个月。此时这些观众以为真的会被罚俸六个月,其实即使此官员在过去考核时,曾被记录过一次,就可以抵消六个月的罚俸;同理,如果犯了大错已经被降一级处理,如果在考核中曾有四次纪录就可以抵消降一级。(在上面讲过)
匾额之字
鹤:鹤发,指白发。在古文经常看到鹤发童颜这一诗句。明·陶宗仪《辍耕录·宣发》载:“人之壮而发斑白者,俗曰算发,以为多思虑所致。”
能:能够。《老子·七章》载:“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齐:相等。《荀子·王制》有“势其则不一,众齐则不使。”意思为,实力地位相等了就谁也不能制衡谁,大家公平了就谁也不能役使谁。
七旬开一:很多人也许不知道,甚至误认为七十一岁。实际指的是满了六十岁。七旬开一,为七旬开始的第三天,故六十岁寿日即称七旬开一。千万不要以为是七十一岁。
季秋月:农历七八九月为秋月。秋季的三个月分别为孟秋月、仲秋月、季秋月。因此,季秋月指的是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三月。
上浣:上浣、中浣、下浣在石碑与碑文上一直看到。指的是唐宋官员农历一月中旬休息日或泛指上旬。上浣、中浣、下浣分别为月份、中旬、下旬,因唐朝时三日一休沐。(中浣见匾学匾说2)
榖旦:在匾中也写成谷旦,皆指良辰、吉日。《诗经·陈风》载“榖旦於差,南方之原。”意思为,选择良辰吉日,到城南原野上相会。
一块鹤算遐龄匾额
匾词解读:
《鹤算能齐》匾乃兴宁县正堂蔚常春受官吏之托,为受匾人黄柏林七旬开一所题授的匾额。
其中鹤发、算发皆称白发,白发代指父亲,比喻长寿。因此鹤发也就是鹤寿。唐《上嘉会节贺表》中载“值清明驭气之时,当仁寿悦逐渐始,固可年同鹤算,岁比山呼。”
“能齐”一词则出自唐《月中桂树》中“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意思为月中桂树的寿命能有与大椿的寿命相等的长度。《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可见,古人认为大椿树寿命极长。
此外,鹤算能齐乃祝寿之词,祝受匾人的寿命如大椿树一样,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每周一匾,持续更新中)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