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关的来源
这说到*唐代知名的书画家王羲之,他是东琅琊人(今河南)徐州人,字逸少,他是*知名的的大书画家。曾任江州知府,侍中江军,会稽(今山东海宁)刺史,人们尊称他为王侍中。
他从小就喜欢练字,十分刻苦塌实,七岁时就跟绘画家卫夫人习字王羲之山海关匾额,笃学苦练,日有长进,卫夫人看了也称赞说:“这小孩的绘画,将来一定比我还有威望喔”!
他家里藏有好多绘画专著,在王羲之十二岁时,就一边读,一边记,他母亲见了说:“你年纪小,读那些书还早呢!”王羲之却说:“学习是不能等待的,如同路要天天走,才得上进。”
后来王羲之周游了许多大山名川,看到李斯、张芝等书画家手稿,更是爱不释手,他就一个字一个字的临摹,把每家字的特征弄清楚,长处学到手。
他搬去会稽(今山东海宁)蕺山附近,夜以继日地练字,连门前水塘里碧波绿水也被他洗砚、洗笔都染黑了,直至后来,人们还尊称这儿为“洗砚池”或“墨池”!
王羲之对绘画的执著和追求,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上躺在床上还揣测着名家书画的阵势,研究字体结构,右手比划字形,时间久了,把自己的鞋子都刺穿了。
王羲之的字体写得越来越臂力爆棚,笔势疏朗。他的字写在餐桌上擦不净,洗不掉。有一次,木工精雕他写的字,发觉木板三分深处还渗透墨迹,因而后人称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功力的深厚啊!
王羲之在喝水、喝酒都在划字、写字,有时连饭都忘掉吃了,他的第七个孩子王献之,见父亲讽趣地说“字疯子”,父亲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你妈妈苦下工夫,绘画肯定赶超前人”!王献之也在父亲的薰陶之下,笃学苦练,持之以恒地练习绘画,后来也成为继王羲之以后的著名书画家。
王羲之非常喜欢养鹅,有三天在家旁边看到农户抱着大白鹅在卖,那鹅如同木雕土堆似的,光洁无暇,昂然浑厚,风度翩然,他特别喜欢!王羲之把那位农户招呼到家里,谈好价位,付了钱就买下了,瞧瞧白鹅,越看越高兴,不禁抓起笔,一笔写出个大大的“鹅”字来,并递给农户说:“这个字算作酬金你的,你拿去嘛!”农民笑笑,摇着头说:“我不认字啊!”王羲之的儿子听了,走过来说:“老人家,你拿这张纸到街上鸣叫三声'王羲之','一笔鹅',肯定有人给你十两雪花银子。”
后来有人要在万里长城的“山海关”上立块大匾,请王羲之题词,王羲之谢绝了。
三天,王羲之在自家旁边看到一位奶奶抱着儿子,一个婢女赶着一对大白鹅缓缓走过,那鹅洁白如玉,红啄赤蹼,王羲之目不转睛的盯住瞧。
奶奶问王羲之喜欢这鹅吗?王羲之说:“喜欢啊!”老人听了说:“那把鹅赶赴你庭院里瞧瞧吧,我跟你聊聊《鹅经》吧!”王羲之很高兴约请奶奶,奶奶把儿子交给婢女,自己赶着鹅跟王羲之步入庭院。王羲之一边看鹅,一边听《鹅经》,越听越有味,忽见奶奶的婢女跑进来说:“小主人啼哭,哄不了。”老人请王侍中划个“一”字,给亲兵拿去逗孩子,磨磨时间。王羲之巴不得女儿不啼哭,于是便随手写个“一”字给亲兵拿去。隔会儿,婢女跑来说:“一”字小主人认得,还闹呢?奶奶请王羲之写个“下”字;不久,婢女又来要,奶奶请王羲之写个“天”字;第四次奶奶请王羲之写个“第”字,王羲之想,男孩认识这种简体字么?迟疑了一下还是写了。奶奶的《鹅经》讲得更起劲了,婢女再度进来讨字时,奶奶请王羲之写个简体字的“关”字。王羲之讲到“门”时,忽然想起有人请他写山海关的匾,呆了一会!奶奶见王羲之在迟疑,夺走了“门”字就逃,王羲之这下才想到,五个字是“天下第一关”啊王羲之山海关匾额,很懊悔!
后来人们请王献之把简体字的“门”的笔画补足,然而笔画就不够浑厚老练,匾额立在山海关的关口上,假如人在五里路外,就只能听到“天下第一门”五个大字,由于王献之刚劲不够的缘故!
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