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在不断的修正自己思维的过程中,自我安慰和恢复。从前有个人说,我们分了地主的地以后,依然不能富裕,赶走了资本家996倒是没有了,要命的的是还房贷的工作也没了。人不可能赚到达到自我思维的钱,同样,也不可能看见思想维度之外的世界。改变一个成年人的观念和思维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就像你如何说服也不能让一个妄想迫害症踏实的睡上一觉一样。仔细看看聊城古城的这些深宅大院,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和理解。维度高了,眼界自然就宽了。
1.相府(阁老傅)匾额家傅,建于清代,是清朝*状元傅以渐的府邸,位于相府街路北,相府街是楼北广场通向前王新村街的一条大街。
关于相府,网上有资源,应该能找到一处平面图,相府里这些都是二层楼房,为后来古城少见。现在“状元府第”匾额一直在傅氏宗祠。傅以渐这一族被称为北门里傅。
2.傅府(知州傅),明代兵部傅光宅的公馆,傅光宅其祖居旧州洼中老台之上,祖坟亦位于老台之上,后傅光宅以及族在闸口北不远清孝街购置用地建成宅院,是为傅宅,被称为清孝街傅。傅光宅另一处居所在西白衣堂街北边的孙家大院。坐北朝南。
3.状元府,邓秉恒开此街置宅,状元府坐落状元街东段路北,其中有藏书楼,早于海源阁,状元府与南口东路之间亦有少量民居。府前稍东即为“昭勇坊”,所以东门大街与状元街路段也叫牌坊口。另外:止园位于四新街西北,邓园村东,邓楼村西。邓氏坟茔亦位于此。
4.少司空第——孙府,为孙肇兴的旧址,朱红色的正门坐北朝南,门上悬掛着一块光彩夺目的金字牌匾,上书“少司空第”四个大字,落款是“皇清状元东昌邓钟岳书”;厅堂大门上亦悬掛着一块光彩夺目的金字牌匾,上书:“启文堂”三个大字,落款是“门生傅以渐敬书”;厅堂正中墙上上悬掛着清朝大臣钦赐的两块石碑:“理学名臣”、“斯文宗仰”,皆是御笔亲书。其他几块著名的匾额:“经元”,落款是“皇清状元傅以渐敬书”;“亚元”,落款是“皇清*傅以渐敬书”;“经魁”,落款是“刑部侍郎任克溥题赠。”孙玉泽的正厅神龛“嘉会堂”,落款是“愚孙婿邓钟岳书”。这些石刻标明了孙肇兴及孙氏宗族历史地位之卓著。简言之:孙府位于状元府西邻,是启文学堂前身,孙肇兴则是傅以渐的教授,邓钟岳的老丈人。
5.阁老府匾额家傅,明代朱阁老朱延禧的故宅,也被称为“老府院”,位于路口东路与叶新村子街路段东北角,叶新村子街西首路北,故宅中有朱延禧的书斋名为畸斋、遁斋。府门前街的叶家园子街原叫“老府院街”,府西墙外的西口南街的那段原叫“朱府街”。由于清朝*乱,朱家族人迁居沙镇朱楼、孙楼等地,后人又落寞功名,望族自此灭亡不存,此故宅明末万历既已荒废。
6.世进士第,为朱鼎延故居(朱府),明末万历尚书朱鼎延遗址坐落古城北水口以西袁宅街(正对东白衣堂街)路北,房宅购自袁尚书家,整个故宅北近万寿宫街,东靠楼北广场,南临袁宅街,西临文明街,规模宏伟,城区罕有与比,门悬“世进士第”匾额,共有三个相对独立的院落,分三处正门,一字排开,都有堂号,中为“箴我堂”,西为“敬箴堂”,东为“东院”。朱鼎延族主枝居住在旁边的正门庭院内,三个院中也属中门最为壮丽恢弘,另外东院用来经商,其店面、客栈、作坊排列有序。要注意:这个朱氏家族和朱延禧家族没有关系。
7.尚书府,朱鼎延府东邻,大门对联:尚书府,家人为人谦逊,并不愿透漏家事。民间传为张尚书府,并传是朝臣张尚书期间。实际上,此张尚书为张凤翔,工部尚书。
8.许府:东门里大道(楼东街道)南新公园大楼处就是以前的许府,也就是四大书庄之书业德的旧址。
许家从明代出年世代供职平山卫(卫仓旧址),后来弃武从文,世代出贡生,从明至清出了许东望、许其进等名人,后来皇帝为褒奖其家族,特在许府门前立两座牌楼——八世科第坊、九代恩光坊。是为聊城一大胜景。
这两个牌坊就在原区*东临斜对过。后来清朝安徽商人在许府大院开办书业德书庄,这就是后话了。值得一提的是,许圣朝的汶园很有也许就在此处。
9.耿府,明代聊城望族,也是聊城五大家之耿家就在楼东街道平山卫斜对过,路南。这个府邸并不太为人所知。耿家的墓地坐落清孝街南,现在隆兴寺西北的湖水中,
此地位于白玉桥以东,清孝街以西,可谓左青龙,右白虎。人们称耿家林是也,也叫“耿园”。其中埋葬耿明等耿家祖先,后耿氏合葬城外,此地就不再用了。
10.将军府,平山卫世代镇远将军刘通故宅,位于光岳楼东南角,今农业银行处,刘通成名于朱元璋起兵蒙元时期,后封宁远将军,世代延续,直到明朝末年。
将军府规模宏敞,后门一直到海源阁北的那种胡同(观胡同)。此宅早湮没,少有人知。
11.任克溥故居,任府也叫:绮园,位于老城城隍庙街北人民广场处,原有唐槐一株,文革遭毁坏,80年代死去,现在仍有碑文若干,旧迹可见。这一处宅院你必须知道,故不详述。
关于绮园的位置,清代记载就已然发生混乱,共三个表述,不再赘述。另外,任家一处故宅在楼南被看到。
12.牛府,牛府坐落古楼西南不远,具体位置不详,是牛天麟故宅,牛天麟,字文祥,弘治十七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卿。关于古代牛府的祠堂颇多,载于康熙聊城县志。
13.李状元府,李梦悦武状元府邸,位于西白衣堂街西段路北,正门在西白衣堂街,东墙在南口东路路西,但墙不临街,还有一溜民宅相隔。李府建于清廷,毁于解放军围城时,被王金祥匪军攻占当柴烧了。
此外李状元在朱老庄八甲李村仍有故宅,被称为:“状元厅”。毁于两千年的大火。
14.杨家宅院,杨以增故宅,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海源阁杨家大院后来人满为患,故又在观前街中段另建了一处杨家大院,而且还在学校北部建了庄园供后代居住,四中北原有水坑名叫——杨家坑,估计得名于此。
15.丁家大院,丁志方后人宅院,位于观前街另一处杨家胡同东邻,丁家与阁老傅世代交好,傅斯年第一任丈夫就是丁家女儿(丁馥萃)。丁家院子现仍存一偏房。
16.仓家公馆,仓孝和家胡同。位于楼西广场西段路北。
17.安家公馆,清代荣禄大夫、总兵官安跃拔府邸,位于安宅街。
18.蔡家大院,位于老城蔡家胡同,具体只晓得位于老街路北,由于*火蔡家迁走,宅院空置,所以蔡家具体不详,清末民初也有一蔡氏老婆婆居于大宅邸东,此街另有大车门(大宅院)若干,已忘。
19.叶家大院,也叫叶家园子,清太医院御医、候补道台叶嗣高故宅,门前为叶家园子街,现在为锻压厂,仍然开工。值得一提的是叶家园子街,实际上并不是叶家园子街替代了老府院街,这两个街并不重合,叶家园子街还要向北延伸一些。叶家世代居住于此,只是近代叶嗣高出名罢了。
20.顾家大院,明代都指挥同知顾瑛宅院,位于顾家胡同,东、南、西两面开门,清代衰败。
21.殷家大院,也叫殷家园子,殷家是富户,具体并不认识,只晓得近代有个名字叫殷四狗毛的出名,具体的就不清楚了。关于殷家,人人网上有个人称他父亲是殷家后人,称殷家大院是他家的,询问其详,称他父亲昨天去世,在世时也不愿提及往事,实乃遗憾。
22.王家大院,位于前后王新村街之间,为一王姓官员宅邸花园。
23.马家大院,世代为官,后经商经营丝绸,南货,开钱庄的马家位于马宅街中段路北,后来*乱,马家多难,老弱家室整体迁居济南。
此外要说一下,马宅街洋楼很多,有这些大院,什么邹家大瓦房(邹石麟,开有益堂书庄老板)等等的,不再一一概述。
24.崔家大院,也叫崔家大院,近代出名大宅邸,位于新区*大楼,后来又在楼东街道原崔家胡同对过路南另建一处崔家院子,成为老街后期最大的宅院之一。其后世中有投资书业德书庄的,不再概述。
25.太史第,观前街凤凰嗉西路南在清前期曾有一座奢华府邸,门悬“太史第”匾额。这座院落的主人是邹石麟,字叔东,道光二十五年中举,三六年中贡生,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为编修,因翰林又有太史之称,故称宅邸为“太史第”。
26.田家大院,田家,原聊城名门望族,宅院应该在司马街(二府街),因为为张家名人田儒、田寿等立的青琐纳言坊、遗泽扬休坊等都在此处。应该消失的较早。
27.袁尚书府,元代尚书袁裕故宅在袁宅街,其址座落后来的朱鼎延府第旧址,早轶。
28.御前侍卫府,据网友介绍,今北门街道路南,区医院以东,有一处高门楼,门上有一匾,蓝底金字,满汉双文,汉字是“御前侍卫府”。现在只晓得这是张家府第,主人是个武进士,为明代内廷侍卫。
29.马宅街诸大院,清代至清末,街北侧北有潘家胡同,东邻为“葛家大户”及士绅刘家大院,路南为有益堂书庄后院,为店主周氏的住宅,街中段路北为马府大院,隔南步云阁街向北为姜家大院,再向北为程家新城,姜家大院斜对过为蔡家公馆,西段路南为从事石印业的何家,东段路南也有“邹家大瓦房”。
30,靳家公馆,靳氏宗族居于考院街中段路南,是名副据说的文化家族,名人辈出,自乾隆四十五年至光绪三十二年共出进士2人,举人4人,贡生4人。
31.傅家公馆,位于老城东南的孙家大院(不是状元街附近的孙家大院)路北,规模较大,傅府向北到张家大院,东墙就在南口东路马路,后来原七贤祠旧址也被扩进院内。
32.傅家大院,蔡家胡同的张家小院西邻,清末民初曾有傅家公馆,为南朝御史傅光宅的后人居所,大院北至楼西广场,*后迅速溃败。傅家公馆解放前后终于变成一大片空地。
33.叶宅,在城西街中段路北。
其他大宅院等待考证更新。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