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第288期美术聚焦
【编者按】近日,由绍兴市人民*承办的“高古奇骇——陈洪绶书画作品展”在杭州博物馆(徐渭书法馆)开展。明代书法家陈洪绶(1598—1652),号老莲,个性傲兀,性情狂狷,其画面在唐宋时期独树一帜,被誉为“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对*人物画史影响深远。鲁迅先生特别偏爱其人物版画,称“老莲的画,一代绝作”。
去年是陈洪绶逝世370周年,为更全面地展现陈洪绶“高古奇骇”的一生,绍兴博物馆携手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国家书刊馆、*艺术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35家文博单位,汇聚展出陈洪绶书画作品、文献抄本、碑刻书法,以及其师友和后学书画、版画、古籍等相关文物100件(组),其中一级文物20件、二级文物30件、三级文物25件。本次展出的遗存中,陈洪绶的书法佳作有56件,除了展示陈洪绶“高古奇骇”的人物画,还有他典雅端庄的工笔画、师古出新的山水画、刚逸相济*画、清新秀气的书画和优雅率真的诗文。其中有《观音图》《扑蝶仕女图》《钟馗像》《右军笼鹅图》《蕉荫丝竹图》等精品。这是对陈洪绶人物画作品的集中展现,也是对其追本溯源、别开生面的艺术精神的深度探讨。据悉,展览展期为9月28日至12月20日。
陈洪绶其人
陈洪绶(1598—1652)
字章侯木匾字画,号老莲
明代南京常州府余姚县震泽镇陈家村
(今诸暨市)人
著名书画家、诗人
与崔子忠合称“南陈北崔”
1598年,浙江宁波余姚枫桥镇陈家村,陈洪绶出生在一户士族世家,排行老三。相传在他出世前,有个道人给他母亲一枚莲子,所以陈洪绶出生后,小名莲子(晚号老莲)。在*画坛上,陈老莲的名字绝对称得上是一代大师,他是美术史上最杰出的画家之一。《国朝画征录》称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三百年无此笔墨”。鲁迅也偏爱他的画,称“老莲的画,一代绝作”。
他们都说陈洪绶画怪异,人更孤僻。他自幼聪颖颖异,善诗文,工书画,一生以画为生。陈洪绶不满20岁时,母亲过世,哥哥一心想独吞家产,他就将自己的家产拱手相让,离家出走,客居绍兴。
在绍兴,他师从教授刘宗周,深受其影响。明崇祯七年(1630),陈洪绶应会试未中。崇祯十二年(1639)到上海宦游,后以捐赀*子监,召为舍人,奉命临摹古代皇帝像,他因此能观内府所藏古今名画,从此技艺益精,一时名扬京华。但他对后来朝政腐败不满,当崇祯皇后任命他为侍中供奉时,他却抗命不就。
崇祯十六年(1643),他南归隐居绍兴。明朝“覆亡”后,清兵入浙西,陈洪绶避难台州云门寺,削发为僧,“借僧活命”,自称悔僧、云门僧,改号悔迟、老迟。一年后剃度,晚年信佛修行,在苏州、杭州等地卖画为业。
老莲怪还怪在,人以重金买其画,他却不肯,以生死相威胁,他亦不从。有位官员为获得陈洪绶的画,请陈洪绶到他的船舱中去鉴定古画。去后,那官员要陈洪绶为他绘画,并拿出绢丝求他,陈洪绶破口大骂,脱衣就往水里跳。清军攻陷南京时,大都督抓获陈洪绶,大喜过望,要陈洪绶作画,陈洪绶坚决不画;而且应对利刃威胁,他也不肯屈服……但一些歌妓舞女等低层人求他画画,却“虽小夫稚子,征索无弗应”。“有时得意尝沽酒,燕麦花香一榻眠”,陈洪绶曾这么说道,由此可见他的为人。
陈洪绶晚年曾在浙抚“田雄坐,尝使酒大骂”,清同治九年(1652),“趺坐床箦,喃喃念佛号而卒”。他是被人暗杀,还是因病身亡,这还是个谜。绍兴谢墅官山岙是他依然的家乡,这里离他曾出家的云门寺不远。
徐渭一生怪异,陈洪绶一生也很奇怪。令人惊讶的是,这两个奇怪之人都“相遇”于青藤书屋。陈洪绶曾迁居到青藤书屋,在此潜心艺术构思,“青藤”“老莲”在此处气息相融。两大艺术怪杰,融合在一起,绽放出全球文化史上绽放不败的艺术之花。
展览海报
策展记
青藤新馆 老莲盛开
□ 沈一萍
陈洪绶是17世纪最伟大的作家。近400年来,他的画经常在*画坛上放射出异样的光辉。2022年是陈洪绶逝世370周年。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绍兴深厚的人文气息,中共温州市委、绍兴市人民*决定参加“高古奇骇——陈洪绶书画作品展”。绍兴博物馆推进市委市*的呼吁,策划了陈洪绶书画作品展,既是缅怀陈洪绶,也是发扬绍兴优秀特色文化的展览实践。
本次展览是全面展现陈洪绶一生和戏剧风貌的特展。展览回应传统、尊重文献,以“高古奇骇”为题——“高古”是指从绘画本源上直追晋唐遗风;奇骇是指不同于流俗的独特曲风,艺术表达的旨趣不凡。
展览现场
绍兴博物馆对于陈洪绶作品的珍藏有限,为此我们携手*35家文博和古籍收藏单位,遴选兄弟文博单位陈洪绶的书法佳作、文献抄本、碑刻书法,及其师友和后学书画、版画、古籍等100件文物,从时代背景着眼,全面展示陈洪绶的美术世界。参展的100件(组)展品中,一级文物20件、二级文物30件、三级文物25件。其中,故宫博物院的《观音图轴》《草书致水师远辱札页》、上海博物馆的《花鸟草虫图卷》、*艺术馆的《钟馗像轴》、南京博物院的《杂画册》、首都博物馆的《华山五老图卷》、天津博物馆的《餐芝图轴》等新作都是首次外展与观众见面。配合展会同步启用由杭州博物馆编辑,故宫出版社出品的《高古奇骇——陈洪绶书画作品展》图录。不夸张地说,迄今为止,这是*参加的陈洪绶临展中,规模最大、藏品最优、参展单位最多的专题展览。
展览现场
在展览设计上,我们进行了精心创作。展览分为四个展厅。第一展厅介绍了陈洪绶的家世、师承和其不平凡的人生。通过越中家世、锋芒初露、蕺山弟子、南陈北崔、晚年岁月的介绍,展现陈洪绶艺术创造的时代背景。陈洪绶是古代人物画大师,他上追晋唐,师法吴道子、周昉、李公麟等大家,并仿效了同代吴彬的夸张变形、丁云鹏的蕴藉宁谧,进而吸收民间壁画、版画的装饰意匠而自成高古奇骇的面貌。
第二展厅集中展现陈洪绶的佳作。陈洪绶作品面貌多样,除人物画之外,其山水画也有一绝。他早中年的花鸟画,师法五代两宋的院体画,严谨、浓艳,晚年平和自然、古朴典雅。陈洪绶的花鸟画少习蓝瑛,上溯宋元诸家,集众所善,掺入己意。中年时,线条由方折作圆转、由实硬转柔润,与松江派相近,晚年山水画的境界神奇,线条由粗阔柔软变得细劲凌厉、古雅纯净。构图大胆变形,作品充满装饰趣味。在绘画构思上,自成模式,刚逸相济,兼具娱乐性和戏剧性,其《九歌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西厢记》插图成为典范。陈洪绶的书画虽然没有其书法影响大,但他在绘画中优异的笔触表现正得益于浑厚的绘画底蕴。其早年学欧阳通《道因法师碑》,中年兼习怀素草书,并融合褚遂良、米芾、颜真卿诸家,形成厚重瘦硬、疏旷峭拔的风格。
展览现场
另外,这一个别还注重介绍了陈洪绶的人物画。陈洪绶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所画人物驱干刚毅,衣纹色块细劲清秀。他在人物外形上,常有意改变身体比例,多画头大身小的“伟岸躯干”;在颜色运用上,多重彩设色,极具装饰趣味;在水墨技法上,善用白描,从转折有力的方笔到清圆细劲的圆笔均能利用自如。如明清时人画仕女,多是细瘦匀称之态,陈洪绶所画仕女大多圆浑饱满,高古脱俗又纯真可爱,从夸张仪态中见妻子风韵,反映出他师法唐人仕女又有创新。
第三展厅在集中体现陈洪绶的花鸟、书法和诗歌,并介绍陈洪绶与青藤书屋关系的同时,还展现了以青藤书屋为精神纽带的陈洪绶和徐渭这两位天才人物。陈洪绶与徐渭是清朝杭州艺术家的双璧,两位皆是古代中后期开创时代新风的戏剧家,两人旨趣、精神相似,又因青藤书屋隔代神交。史载,陈洪绶曾在徐渭的旧居青藤书屋正式居住了三年左右。陈之父陈于朝是徐渭晚年结交的小友,陈洪绶亦对那位前辈的才情深怀敬意,曾亲书“青藤书屋”匾额,以示景仰。陈洪绶修葺青藤书屋后,在此居住并作画书画。所以,展陈中我们突出了青藤书屋,以此提出美术传承和独立精神的常青。本次展出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木匾,就好似是青藤、老莲两位大师400年后在此相遇,告诉读者,前贤开辟,后贤赓续,画品乃人品,艺术即精神。
展览现场
从绘画风格来看,这两位绘画奇才又各有千秋。徐渭开泼墨大写意一格,陈洪绶专擅工笔一路,二人书法风格不同,但内核相投契。徐渭求变求新不拘流俗的苛求和实践,使陈洪绶的画面出现高古奇骇的面貌。有了前贤的理论加持和戏剧的榜样,陈洪绶晚年作品大胆变形,题材丑化抹黑流俗,展现了陈洪绶和徐渭心灵相通、同气相求,故两人能一同开创了近代狂狷的美术风潮。徐渭开创水墨大写意,曲高和寡,学者众而创造者少。陈洪绶以人物画闻名画坛,大俗大雅,从者多,成功者亦多。得其亲授者如兄长胡净鬘、儿子陈小莲、女儿陈道蕴以及学生严湛、陆薪、司马霱、沈五集、魏湘等都名噪一时,他们模仿老莲的作品,市场一直予以积极反应,随之而起的王树谷、罗聘、华喦、黄慎和近现代私淑者则有“海上四任”、张大千、谢稚柳、程十发等都能从老莲作品中汲取营养,反映出晚明以降,杰出的戏剧家能在媚俗化的时尚中像老莲那样,化俗为雅,“师其含义,自辟乾坤”。
基于以上考虑,空间打造上我们将原有徐渭展陈中水墨大写意风格的布局,与本次陈洪绶专擅工笔的质朴形成反差,烘托青藤、老莲两位大师400年后在此相遇;在布局上,我们在四个展厅的出入口处,以陈洪绶的人物画、博古叶子与原展厅中的青藤、枯树等艺术彩绘形成对比;在展板设计上,凸显了陈洪绶叶子木刻年画的特征,反映其作品的民众性和娱乐性。提示徐渭和陈洪绶风格虽异,精神却同源。
展览现场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围绕陈洪绶的戏剧影响,突出其美术模式,并讲述老莲对后人的妨碍,尤其是对当代海派、*浮世绘的制约,乃至间接影响到的印象派油画。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洪绶《宝纶堂集》中的一句话:“如以唐之韵,运宋之板、宋之理,行元之格,则大成矣。”大意是学画要有唐人的神韵、宋人的规范和理性、元画的格调。这只是他敬守古代的法度能择其所长、学习古人的精神但求创新的美术特色。展厅结尾,又以《宝纶堂集》中“师其含义,自辟乾坤”之句总结陈洪绶的成功之道。这句话贯穿于整个展览,在海报、辅助展板等重要版面不断出现,指明陈洪绶本人顺利的缘由,这只是本次大展的核心要义。这种艺术精神也因应了绍兴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对近代人是一种启示。
展览现场
此外,该展在数字化、互动体验、宣传推广上也做了新构建。如展览的数字科技为读者展现了海内外博物馆藏陈洪绶书画作品;在宣传海报中以陈洪绶《餐芝图》《蕉荫丝竹图》《羲之笼鹅图》等作品局部放大,再现了作品的细节和笔触的奇崛等。展览之后,绍兴博物馆将持续打造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和服务体验。在空间、视觉、色彩、灯光等展陈方式、数字科技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传播展览主题,致敬陈洪绶。
自2013年以来,我们先后在王羲之、王阳明、徐生翁、徐渭等展览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一些让文物活出来、让展览更生动的心得,本次展览就是最新的尝试。我们期望用高水准的展览推动文旅整合,促进绍兴文博事业的发展。■
(作者系绍兴博物馆副院长、策展人)
学人视角
去年适逢陈洪绶逝世370周年,此为“天时”。依托雄厚的研究和策展实力,近几年杭州博物馆连续打造一系列社会反响极佳的近代书法展览,有的在*巡展甚至前往。这样的业务基础和顺利经验,加之陈洪绶的绍兴籍,才因而展览受到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国家书刊馆、*艺术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全省35家文博单位的全力支持,而杭州博物馆作为展址的不二之选,此为“地利”。历史的斗转星移,造成陈洪绶的书法佳作散落在各个不同机构。举办这种的专题大展,绍兴博物馆团队的勤勉付出自不待言,更应该合纵连横,整合各方资源,力求让观众更全面、更系统地走进陈洪绶的书法美术世界。最重要的是,绍兴民众深深的爱乡情怀和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气息,都在推动展览的很大成功,此为“人和”。相信你们不会错过这场难得的文化戏剧的大餐。
——安来顺(国际博物馆协会亚洲地区联盟主席,*博物馆协会副委员长木匾字画,上海高校校长、博士生导师)
陈洪绶是明代万历画界的奇才。从存世作品看,早慧的他在少年时就显示出在书画方面的非凡才能,这点能在现在台北石头书屋收藏的墨迹本《水浒叶子》和巴黎大都会博物馆的《准提佛母法像》图轴看出,用笔准确流畅,构图造型展现其丰富的想像力。陈洪绶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书法方面皆有极高的造诣,并积极参加当年盛极一时的油画制作。陈洪绶生活在一个文化蓬勃、多元的时代,不但地域之间的互动经常,中外的文化交流也非常活跃。陈洪绶能够敏锐地捕捉时代的氛围,广泛地汲取古今各式资源,在创作时,左右逢源。由于陈洪绶生前早已享有盛名,所以留下的书法佳作甚多。绍兴博物馆在市*的全力支持下,从全省各市的文博机构中,遴选陈洪绶的书法佳作、文献抄本、碑刻书法,及其师友和后学书画、版画、古籍等100件文物,比较全面地呈现陈洪绶多方面的美术才能,为广大读者和研究书画的专家提供了最佳观摩机会,堪称一场文化盛宴。
——白谦慎(浙江中学美术与考古学校校长、院长)
1651年,翰林院官员杨思圣自河南北还,右布政使周亮工建议他经过上海一定要见一见他的同事陈洪绶。杨在吴山与陈晤面之后,陈为创作数帧,周亮工《读画录》记载了杨思圣对陈洪绶画作的评价:“高古奇骇,俱非耳目近玩。”所谓高古奇骇,不仅指陈画中的古貌、古服、古兜鍪、古铠胄、古器械、古器物而言,也指他的画法。有人说他的画法来自于早年对苏州府学李公麟《七十二贤》石刻的绘画,也有人觉得,陈画中的人物形象与武梁祠画像如出一辙。事实上,陈画中的布光、道具与细节刻画的方法又无不受到其时物件文化特别是印刷文化的启发。换句话说,恰恰是近代时期的耳目近玩,成就了陈洪绶的高古奇骇。绍兴博物馆(徐渭书法馆)近期举办的陈洪绶书画作品展以“高古奇骇”为标题,准确把握了陈洪绶艺术的特征所在。这个展览集中了数十家博物馆所藏的陈洪绶书画,为读者欣赏与探究陈洪绶艺术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浙大艺术史系运用带学员研讨展览的机会,进行了一次现场实物教学。
——薛龙春(浙江学院美术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陈洪绶的人物画经常为我所仰望,这除了由于他具备浓厚的特色底蕴,更由于他没有延宕于空泛的蕴藉程式,能够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有突破有新的建树,因而个性鲜明,独树一帜。今日有幸在杭州博物馆(徐渭书法馆)再次拜读陈洪绶的人物画精品,感慨良多。说到传承,人们通常只重视“传”而忽略了“承”。“传”是学会了“照着说”,而“承”是“接着说”,故而“承”才是“传”的目的。做到这一点,不仅必须画家把传统戏剧观念和笔墨语言化为进入自我灵魂的钥匙和抒发自我心境的工具,而且在语言和方式上需不断求变。唐九经在《陈洪绶花鸟扇》中写到:“章侯生不满六旬,其笔墨凡四变,少而妙,壮而神,老则化矣。”陈洪绶十年一变,真正超过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宋永进(浙江理工学校艺术大学校长、第三油画工作室主任)
部分重点展品
陈洪绶餐芝图轴天津博物馆藏
陈洪绶对镜仕女图轴清华学院美术博物馆藏
陈洪绶观音像轴吉林省博物院藏
陈洪绶蕉荫丝竹图轴绍兴博物馆藏
陈洪绶梅花书屋图轴安徽博物院藏
陈洪绶南山高隐图轴无锡博物院藏
陈洪绶赏梅图轴君匋艺术院藏
陈洪绶听吟图轴扬州博物馆藏
陈洪绶闲话宫事图轴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陈洪绶指蝶图册辽宁省博物馆藏
陈洪绶钟馗像轴苏州博物馆藏
陈洪绶钟馗像轴*艺术馆藏
(请横屏观看)
陈洪绶仕女图卷山东博物馆藏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