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说的高立柱广告牌主要是指以独立基础高耸于公路两旁、机场、车站等人流众多场所的户外广告牌。随着*转型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受到了快速的演进,伴随而起的广告业也逐渐兴旺。在高立柱广告牌的设计制作中,对其外形、规模及效率等方面的规定也不断增加,在满足广告效果的前提下,其构架与基础的安全性特别重要。
*现在高立柱广告牌的设计水准、结构与基础型式、制作水准及项目造价等方面差异巨大,要么造价偏高,设计更加保守,要么设计无法满足安全使用的规定。究其理由,主要有下述4个方面:
1)高立柱广告牌结构属新近兴起的以风荷载为主要控制荷载的高耸结构,虽然一些发达地区(如北京)已建立了地方设计施工规程,但现在尚缺少*性的完善规程作为设计施工依据;
2)高立柱广告牌单体项目造价较低(通常高于30亿元),对于规模较大钢结构及建筑项目设计与监理单位而言,单体项目规模小、造价低,设计寿命通常不超过15年,予以的注重程度不够,然而鉴于其数目多,对于广告公司而言,其项目造价至关重要,因此现在高立柱广告牌的设计制作还无法超过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规定。
3)高立柱广告牌其实单体造价较低广告牌设计,但设计时涵盖的知识面广、特别是基础抗倾覆设计计算非常复杂,加之地质条件的千变万化,使得现在多数的高立柱广告牌基础设计无法满足相关细则规范规定,在项目实践中,特别是2004年台风中,在浙江有长期高立柱广告牌因基础设计不安全而倾覆便是血的教训。
4)对高立柱广告牌结构的受力特点欠缺充分了解,有非常一个别用户及广告公司都觉得高立柱广告牌的结构尺寸是高立柱广告牌设计的控制荷载,一般状况下这些了解都是不符合实际的。风荷载是高立柱广告牌设计与制作的控制荷载,风荷载的确认和合理计算亦是高立柱广告牌设计的关键原因之一。
2.高立柱广告牌设计依据
综合结构、基础设计规定,根据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高立柱广告牌的设计与施工应主要根据下列规范细则: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GBJ17钢结构设计规范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4)JGJ/T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5)-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6)-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7)-90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8)《中华人民共*广告法》*家、地方有关用地、规划、市容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完善性文件。
主要参考根据:
1)北京市地方标准《户外广告设施设定技术完善》
2)上海市项目建设完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地方地基基础设计完善
3.高立柱广告牌的结构与构造
3.1高立柱广告牌的颜色尺寸
高立柱广告牌的通常分为两面牌及三面牌两种主要的牌面方式,其中的两面牌由2个基本平行的牌面构成,主要适合于单条道路的两侧,有的考虑到汽车行驶的视觉效果,部分两面牌的牌面设置成小幅度的视角。而三面牌主要用于道路交叉位置处。目前常用的高立柱广告牌单面牌面宽度主要为18m×6m,也有5m×15m及7m×21m的牌面宽度,在设计牌面宽度时尚应考量地方市容管理等方面的细则,如上海市要求牌面宽度不得小于6m×18m。
高立柱广告牌的高度依据道路的高度而有所变化,国内常见的高度通常为地面以上18m(自牌面顶部算起),由于考虑到广告效果,近几年高立柱广告牌的高度有大幅降低的态势,如上海地区现在已较少采取18m的高度,总高度25m的高立柱广告牌较为常用,有的并且超过了三十多米高,其机构方式可见下图。
图1:高立柱广告牌上部结构与基础构造示意图
3.2高立柱广告牌上部结构与构造
高立柱广告牌的下部结构主要由牌面与立柱构成。其中的牌面结构通常由钢管焊接而成的钢梁与表层铁皮构成,其作用是成为广告公布的契机。其设计规定满足结构密度、防雷、防腐等要求。
立柱是广告牌面的支撑,其作用是将广告牌面的自重及风载荷产生的倾覆力矩传递至基础构架,立柱的方式有钢架结构和单立柱结构等方式,目前主要以单立柱结构为主,其设计规定满足结构密度、防雷、防腐等规定。立柱的直径通常为1m~1.2m,壁厚一般为10mm~12mm。
高立柱广告牌的下部结构必须定期的进行刷漆保养,其下部结构的设计期限应满足广告审批文件的规定,上部结构主要是钢结构,其结构设计年限不宜太长,一般不宜低于15年。
上部结构设计制作品质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方面:
1)个别结构构件焊接不稳固,局部构件掉落;
2)刷漆保养质量不过关,导致锈蚀严重、色泽难看;
3)牌面结构不合理或焊接不稳固导致牌面扭曲;
4)牌面与立柱连接不稳固,导致牌面脱落;
以上问题在项目实践中均有所出现。
4.高立柱广告牌的基础设计与制作解析
现在常用的高立柱广告牌的基础型式主要有:自重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比如钢筋混凝土伐板基础或钢筋预应力墩基础)、桩伐基础及人工挖孔单桩基础三种基础型式。笔者结合大量的地基基础项目设计与施工经验,在下文中对各类基础型式的安全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求推动高立柱广告牌基础设计的合理化进程。
4.1自重式伐板基础
自重式伐板基础,包括钢筋预应力伐板基础与锚杆混凝土墩基础,是借助大面积的开挖(通常挖深2-3m),然后浇筑大直径的箍筋混凝土,通过预埋件与木柱连接,通过锚杆混凝土承台及上覆土层的自重来抵抗来自广告牌面的风力作用。
这些基础最大特点是施工简单、方便、不应该大的施工设备,因而被广泛运用,是现在高立柱广告牌的主要基础方式。
现在常用的基础型号有:6m×6m×3(或4)m,8m×6m×2(3)m,12m×6m×2m。
这一基础的最大特点是运用抗风能力小,非常不经济,基础造价昂贵且占地面积大。
现在采取这一基础方式的高立柱广告牌设计制作中最大的难题是:由于造价高,基础设计规格偏小,其抗风能力通常均不能满足规范约定的设计规定,抗风能力低,因而在遭遇大风时也许倾覆,2004年温州一带长期高立柱广告牌在台风中倾覆的主要是这一基础型式。究其理由主要有下述4个方面:
1)基础造价高,业主通常无法接受满足设计规定的基础造价;
2)因为基础抗倾覆设计计算涉及完善及常识面广,设计者通常无法全面把握风荷载计算、水重力计算、基础抗风能力计算及地基承载力计算等各种方面的知识,导致设计计算考虑的诱因不充分,使基础设计不合理。
3)基础设计不但与广告牌所属区域的风荷载有关,而且与基础下部的地基土特征密切相关,一般的高立柱广告牌设计无法提供精确的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套用的基础型式居多,地基土的性质复杂多变,也是基础设计不合理的主要因素之一。
4)现在的设计根据通常以过去的设计为基础,过去设计的高立柱广告牌未倾覆并不代表能够满足设计规定,因为任何一项设计均需经过大量的考量及一定的安全储备。
4.2桩伐基础
桩伐基础的构架主要由提供抗拔、抗压工程桩提供承载力,通过桩顶的小长度钢筋预应力伐板造成力矩抵抗风载荷。
该种基础方式的项目桩通常对称分布,工程桩数量通常不超过4根。
该种基础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抗风能力强。目前常见的项目桩型式主要有:钻孔灌注桩、预制桩,最大的特点是施工设备大,进出场费用高,加之对施工场地的平整度要求高,工程桩的抗拔承载力小,因而在工程中较少使用。
于2005年通过北京市鉴定的伞式自扩锚扩底桩新技术掩盖了这一缺憾,为桩伐基础在高立柱广告牌基础设计制作中的应用开辟了新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伞式自扩锚是一种新的抗拔基础方式,其机理是能象雨伞一样地抬起和张开,该装置在收起状态下锚入土体,通过在应力表面处拉拔,使锚固端在深远土体中可以象雨伞一样撑开,从而提供很大抗拔、抗压承载力。
伞式自扩锚扩底桩因为其独到的造就性、新颖性及实用性,其科研及应用成果已被《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权威杂志所报导,目前已在高立柱广告牌基础中有应用。
伞式自扩锚扩底桩施工机械轻便,施工操作简洁广告牌设计,因而其适应性强、进出场费底、工期快,单桩承载力高,因而项目造价低,同等条件下的基础造价大概为自重式伐板基础的40%~60%。
在上海等沿岸风力大的地区、软土地基区域、结构高度大的广告牌尤为经济适用。一般单个广告牌桩基础造价为3-4万之间,且可提供的抗风力矩为.m~.m之间。
4.3人工挖孔单桩基础
人工挖孔桩因为施工设备少,工程造价低,近年来在南方硬土地区还有所使用。
这一基础型式通常包含1根人工挖孔桩,桩顶浇注有一桥墩,以求共同抵抗风荷载,而这一基础型式通常纯属套用,缺乏计算按照。
从事岩土工作的项目师通常均知道,单桩的抗弯矩能力都是很低的,采用单桩抗倾覆设计原理上是不合理的,该种基础型式在北方硬土地区之所以可以使用主要有2方面的诱因,其一是土体强度很大,其二是只使用于风力小的区域。该种基础型式应该有严格的使用条件,在下面情况下不可使用:
1)软土地区不可使用,主要由于一方面软土地区不能施工人工挖孔桩,其二是应力密度低,人工挖孔桩的的抗弯能力太小。
2)在风力大的区域不能使用,主要因素是单桩不能提供足够的抗风弯矩。
3)在较高的广告牌中不能使用,主要因素是较高的广告牌抗风要求高,单桩抗倾覆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5.结语
随着高立柱广告牌年单价日益增长,业主和客户对其设计制作品质与规定也在不断增加,高立柱广告牌的设计与制作正在逐渐导致*经理部门与项目界的注重,希望本文能服务于广大的业主及设计、施工工作者,促进高立柱广告牌设计与制作的完善化、合理化进程。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