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牌坊
临汾城东30多公里处。有一座埋着皇帝的陵寝“尧陵”,陵高50余米,周围300余米,相传帝尧继位,万民悲悼,临穴掬土,遂成陵丘,陵丘之南,建有公园。涝河从北向南经陵前绕陵南泄,陵前有祠宇,相传为北宋所建,据祠内金泰和二年(1202年)的一块碑记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征*曾驻守于此,在此处拜谒尧陵,可见在此之前已有了陵。
之后元代中统年间(1260-1264年)道人姜善信曾奉元太祖之命修建尧陵。明成化、清雍正、乾隆时都曾对尧陵重修过。陵丘高50米,周300米,为三皇五帝陵墓最大*牌楼图片,封土堆古柏葱茂,世称"神林"。2006年*务院发布为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尧陵广场正中有木牌坊一座,牌楼为隔间二柱门楼,楼顶为重檐式简瓦顶,檐下重檐五挑,出檐深远,甚是险峻雄伟。这座木牌坊*宝,建筑犹如一绝,两根横木上顶着五层殿宇,历经数百年风雨,屹立不倒,是*现存的唯一。
斗拱*牌楼图片,是*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圆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其功能在于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地吸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斗”是两层拱之间的斗形方木,属于铺垫物件;“拱”是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加施的一层层逐渐出挑十字交叉的弓形短木,是前后悬挑并且左右拉接的构件,也就是里外悬挑起杠杆作用的钢梁。
上面印有“平章百姓”的牌匾,是乾隆五六年皇帝御封的,楷书字体,刚劲有力。斗拱下也有镂空的石雕,云朵中,有多种飞禽,历经几百年,保存完好,栩栩如生,做工精致。木牌楼下有四头卧着的木头小狮子,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狮子旁分别有两根斜木支撑木牌楼,三百年前,经历八级大地震,没有受损。据认识,这座别致的砖雕木牌坊,跟运城安邑关帝庙木牌坊,临汾襄汾丁村民宅牌楼,五台山龙泉寺石牌楼被称为*最美的斗拱。
摄影:张旦原创作品盗图必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