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画构思研究院是文化部戏剧发展中心成立的专业学术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开展全球画的创作研究、教育辅导、展示交流,以*内画美术知识的科普和网络推广等工作。为促进全球画的演进、传承与传播,*画构思研究院微信平台将正式为你们介绍本院研究员、画家的学术研究和构思成果。本期为你们介绍的是画构思研究院研究员陈训勇先生。
画家简介
陈训勇
1956年出生,笔名墨牛、蚁民、野豆,广东潮州樟林人。毕业于上海音乐学校绘画系和探究生课程班。师承于蔡仰颜、周彦生诸名家。现为全球美术研究院戏剧构思院研究员、文化部戏剧发展中心中绘画构思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一级艺术师、享受*特殊补助专家、*艺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分校美术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工艺艺术巨匠、广东省工艺艺术协会副部长、广州画院特聘研究员、广州市科协诗书画院副主任、广州市白云区工委副书记、政协常委、广东品墨堂堂主。
擅长画蚂蚁。潜心颂蚁画蚁逾15年,蚂蚁作品《万众一心》被编入*中学校一年级义务教育《美术》教科书。2007年【草间品墨】——陈训勇蚂蚁一族水墨戏剧作品展*内音乐馆召开,同时举行高规格学术研讨会,其蚂蚁题材新作被艺术界誉为“前无古人”的开拓创新。有9件佳作*内音乐馆珍藏,4件佳作被广东音乐馆、4件佳作被广州艺术大学珍藏,部分作品被上*家档案馆、吴昌硕、李铁夫、饶宗颐学术馆等重要美术机构收藏。2011年获第五届亚洲花鸟画成就奖;同年《水墨蚂蚁》列入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汕头电视台等均做过相关报道或者专题。《美术》、《荣宝斋》、《美术报》、《画廊》、《南方航空》杂志等音乐主流报刊均做过相关专题报导。出版有【草间品墨】——陈训勇“蚂蚁一族”水墨戏剧作品集、【墨牛水墨】等画册。
展览&获奖
1981*画人物画《献寿图》获上海省美展三等奖
1989年抽*画《恒》,被评为上海省优秀作品,1992年汕头市“中行杯”青年艺术佳作比赛获一等奖
1992*画《夏云》入选《*首届花鸟画展》
1993*画《春曦》入选《广东省首*画展》
1994*画《国色》入选*第八届美展,并获广东省美展银奖
1999年在广州市与刘斯奋、陈金章、王玉珏、陈章绩、许钦松、何俊华、王璜生、举办广东油画名家作品展演
2003年在汕头画院举办《墨牛水墨》个展。同时出版了《墨牛水墨》陈训*画作品集
2004年水彩《花……》陶瓷画八骏图,入选第十届*美展,以及上海省*五十五周年美展
2004*画《堪为人师》入选上海省*五十五周年美展,获优秀奖。版画《富贵在天》入选上海省*五十五周年美展
2005*画《花……》入选第四届广东省美展
2005*画《堪为人师》入选第三届*少数民族艺术展
2006*画《蝼蚁五德颂》获“第十三届亚洲花鸟画邀请展”银奖
2007年7月7日至13日《草间品墨》——陈训勇“蚂蚁一族”水墨戏剧作品展在*艺术馆展出
2007年7月25日至8月6日《草间品墨》——陈训勇“蚂蚁一族”水墨戏剧作品展在广东音乐馆展出
2007年作品《上善若蚁》入选第四届*花鸟展
2008年1月18日至1月20日《草间品墨》——陈训勇“蚂蚁一族”水墨戏剧作品展在香港大会堂展出
2009年《蚂蚁五德颂》入选改革开放三十年*美展
2010年《万众一心》入选北京世博会艺术家协会*美展
2010年《草间品墨》——陈训勇“蚂蚁一族”水墨戏剧作品展在潮州市文化长廊展出
2011年“无为”陈永锵、郭莽园、许固令、庄小尖、蔡宝烈、陈训勇六人展在福州、广州、珠海展出
2011年陈训勇、来志*画精品迎春展在广州岭南美术馆展出
2011年获《第五届亚洲花鸟画》成就奖
2011年陶瓷青花《上善若蚁》获第六届上*际文博会《*工艺艺术文化创作奖》金奖
2011年《妃笑蚁乐》获第五届亚洲花鸟画成就奖
2012年《上善若蚁》入选第七届亚洲艺术家协会会员精品展
2012年《万众一心》编入*中学校《美术》教科书
2013年作品《上善若蚁》入选*美术协会第七届精品展
2013年《万众一心》、《九州无事乐耕耘》等五幅新作参加“丹青高密——*美术研究院书法作品展”
2013年参选作品《万众一心》获得第三届广州美术品交易博览会原创戏剧精品奖
2013年《渡》入选第六届*近代知*画画家作品展
2013年12月12日,《上善若蚁---陈训勇颂蚁十年作品展,暨蚂蚁艺术衍生品展现》在白*际大会中心第十八届艺术博览会上参加。同时举行个人慈善拍卖,用学生旧课桌和20平尺蚂蚁作品拍得捐款71.5万元,全部捐给赈灾慈善事业。展品有绘画、服装汉服、陶瓷、酒、鞋、皮包。并把蚂蚁作品制作成动画片
2014年上海花鸟三五年展,造化于心,岭*画画各家邀请展(北京、中山)
2014年北京大学和近代岭南美术研究院主办的“墨写心象”陶瓷画八骏图,当代岭南*画邀请展。参展作品有《蚁颂》、《读蚁图》等六张作品
2014年举办亚洲美术研究院在上*子监举办的“大美寻源”雅集活动并且当代优秀作家佳作展,同时向诺贝尔奖得主莫言先生赠送《上善若蚁》作品
2014年全球艺术研究院“大美寻源凤凰雅集”在深圳展出
2014年举行在上海召开的第七届当代*知*画画家作品展
2015年文化广州,艺术地铁-《百花颂花城》和《艺术名家贺新年》活动,作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北京10个地铁站展出
2015年艺术研究院和上海市承办“大美寻源凤凰雅集”在深圳展出
2017年5月《渡》入选奥门莲花展
2017年7月7日在广州珠海大酒店举办,巢草间品墨【归巢】陈训勇蚂蚁一族晋京展十周作品品鉴会
2017年8月《全球水墨画大展》六尺整纸笔墨蚂蚁《上善若蚁》入展。在大会堂云集亚洲500位水墨画精英的巨作
2017年9月《万众一心》作品由上海饶平商会慈善拍卖得20多万捐给红色老区扶贫建设
2017年12月31日,《上善若蚁.蚁莉和鸣》陈训勇林默莉结婚庆典*画作品展演
2018年2月《海岛椰风》参加全省政协主办厦门建市30周年纪念展
2018年9月17日《长春花》入选南粤花格展
2018年9月20日八尺整纸蚂蚁作品《渡》《九洲无事乐耕耘》《上善若蚁》《蚁痕》《万众一心》五幅新作参加《守正创新》——*画构思研究院学术提名展”(第四期)*内画美术馆现场
收藏
1996年《国色》广东美术馆收藏
1989年《空谷之梦》、《秋思》广州艺术学院油画系收藏
2003年《舞婆婆》广东南华寺收藏
2004年《冬晨》淡浮院收藏
2003年《君子图》香港大公报收藏
2003年《春》广州美术研究收藏
2007年《上善若水》、《蚁然自得》、《力薄犹将豪气争》、《能将忙事当闲事》、《八骏图》、《悦》、《墨牛梦蚁》、《春曦》、《夏云》*美术馆收藏
2007年《气势如虹》、《豪气》、《蚁颂》广东美术馆收藏
2008年《蝼蚁五德颂》李铁夫纪念馆收藏
2009年《蚁道》吴昌硕纪念馆收藏
2010年《蚁德》韩愈纪念馆收藏
2010年《渡》开元寺收藏
2010年《上善若蚁》韩山师范学院收藏
2010年《一心一德》饶宗颐学术馆收藏
2013年《万众一心事事如意》广州*家档案馆收藏
名家评论·作品赏析
【蚁·三部曲】
《蚁·颂》248x615cm
《蚁·魂》248x492cm
《蚁·衍》248x743cm
上善若蚁——陈训勇的另类艺术符号
文/王文章
陈训勇是来自基层的一个作家,但是他的戏剧影响却是*性的。
他画的题材很新颖,就是蚂蚁。陈训勇之所以以蚂蚁作为戏剧表现的对象,就是想借助蚂蚁的形象,去讴歌他熟知和热爱的拼搏在社会建设第一线的劳动民众。他画的蚂蚁不是蚂蚁本身,而是普通大众的形象。在此处面包括各个市场的劳动民众,也包含戏剧家、科学家,他们苦干实干、不计名利、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就是蚂蚁精神!蚂蚁那么微小,人们通常不太关注,但是我们在陈训勇的画笔下,看到的是可爱泼的、勤劳勇敢、质朴可爱的蚂蚁的美术形象。他的写意形真神生,形神皆活,画出了蚂蚁的本真形态,也画出了我们民族、我们劳动民众的这种本质精神。陈训勇的蚂蚁,其实画的是人,画的是普通的人,画的是为了社会、为*家富强在奉献的人。蚂蚁的形象,就是陈训勇的戏剧符号,而且这些美术符号是带有浓厚个性的。独创性是戏剧家创作的核心要素,这只是陈训勇艺术创造的标志。陈训勇画中活泼的色块,水墨的晕染,画面构成元素的丰富性及蕴藏的特色文化涵义,都使人虽然感得到形式的美感,也让人能感受思考。
陈训勇是一位生于基层、长于基层,思想、艺术都接地气,以自己独创性的探求形成出了蚂蚁艺术全球的优秀作家,其书法探索和作画追求都值得我们必定。
作者系文化部原副主任、*艺术研究院名誉教授
2013年11月22日于艺术研究院
【蚁·水墨】
《八骏图》232x37cm*美术馆收藏
《墨牛梦蚁》(2006)69x34cm*美术馆收藏
《堪为人师》(2004)145x192cm*美术馆收藏
《上善若蚁》139x69cm
《蝼蚁五德颂》180x96cm入选纪念全球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美展
《枝头美意》33x33cm
《*是镜》97x90cm
知蚁,识君
文/郭莽园
成为全球画家在博与约、专与精的选取中,陈训勇写蚂蚁,无论从题材的唯一性、笔墨表现的可塑性,觅一个自在场头,无疑是睿智的。
十年前晋京*艺术馆《草间品墨》展览,一炮打红,画壇上"天下无人不知蚁、天下无人不识君",是有力的证明。
十年来,不改初衷,在蚁道上拓展、拓远,这种对艺术的信念,充分展现一种文化宽容、文化担当。
祝贺草间品墨,蚁【归巢】陈训勇蚂蚁一族晋京十周年作品.品鉴会。圆满成功!
作者系西泠印社社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蚁·果】
《如意得荔-妃笑蚁乐》35x136cm
《如意得利》33x66cm
《逐金丸》68x68cm
《樱桃好食树难栽》39x39cm
上善若蚁
悯苍生者说
文/王鲁湘
“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死蚂蚁夹吊胯”。此吾湘中童谣,足见此微屑生灵之威风。此畏惧蚁也。
“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两千多年前贾谊哭于南京,有此哀鸣。此畏蚁也。
“蚂蚁啃骨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人精神之经典描述。此敬蚁也。
“蚁群乃世间生物中之极具社群性者”。此西哲之言,亦以蚁讽人,此赞蚁也。
“上善若蚁”。陈君训勇之嘉言也。屑小之虫,命同苍生。训勇以骁勇勤义礼五德观之,泼之以浓重淡淡之墨,写之以今天柔柔之笔,出之以儒学之仁,佛家之慈,道家之通达,此乃以身家性命与蚁为一,悯蚁乎?悯苍生乎?亦师蚁者也。
2007年6月11日于羊城
【蚁·花】
《万众一心》192x180cm2012年编入教育部审定的初中义务教育《美术》教科书
《梅花潭水》97x90cm
《花间》97x90cm
《探香》62x58cm
《渡1》124x248cm
渡局部1
渡局部2
《渡2》136x68cm
《九洲无事乐耕耘》136x69cm
蚍蜉能撼树小技亦动人
——赏陈训勇所画蚂蚁
文/陈履生
*内绘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主流性的题材,如人物、山水、花鸟等。自古评画者都把这种主流性题材之外的画称为“杂画”,这个所谓的“杂”,就意味着它早已人们不是常见的画,也是很少有画家去画的画,但是,“杂”却有着在主流性题材之外的独特传统。从古迄今的“杂画”中有没有专门画蚂蚁的,现在无法考证,但是,像当代陈训勇那样以画蚂蚁为主的画家可能为数不多。
蚂蚁,在全球文化中带有非常的含义。晋·郭璞曾作《蚍蜉赋》,赞蚂蚁“迅雷震而不骇,激风发而不动,虎贲比而不慑,龙剑挥而不恐”。虽然“物莫微于昆虫,属莫贱乎蝼蚁”,但它是团结的象征,其力量虽小,却能做一些超于规模和体能的大事,比如,蚍蜉撼树。这种以力小胜大的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品格,反映*内人文中针对精神性和集体性的一种褒扬。蚂蚁的辛劳也体现了与人相关的一种共通性,为了自己的家园,为了美丽的生活,它们不停的劳碌,或者聚集在一起,或者成群结伴的横行于河边、室内,人们不知其所终、不知其去向、更难知其何为,人们通常发现的是一个团队——一个有无数蚂蚁构成的集体。
自古以来,人们并没有由于蚂蚁的小和贱,而忽略它的存在。相反,通过蚂蚁而受到了小中见大的哲思。作为作家的陈训勇对蚂蚁有着独到的喜好,他觉得“上善若蚁”,正如老子所赞颂的“上善若水”一样。他讴歌蚂蚁的精神,并行之于笔墨,并经常以大段的题跋来讽刺它。显然,在陈训勇所构成的辩证法中,“小”与“大”在场景上所产生的辩证关系,其简明的励志,诠释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小能治大,柔能克刚,而笔墨的体现同样是这个道理。
就绘画而言,人们经常看到是,把一个非常大的甚至是复杂的形象画得很小,以致他们在观赏的之后必须通过于放大镜来欣赏这一缩微的形象,以显示出超出寻常的特技神功。陈训勇反其道而行之,将微小的蚂蚁画得很大,表现出了他对精神品格的崇拜心理。
陈训勇用*美术中的工笔的方式画出蚂蚁的结构和外貌。在体型上,他用拟人化的技巧表现出蚂蚁的诸多情态。他非常重视蚂蚁肢体的书写性,因此,他笔下的蚂蚁,灵动而有魅力,虚实相生而有一番意趣。
和齐白石画虾一样,陈训勇持之以恒地从事于一种自己所熟知的和偏好的题材,自有其中的乐趣,但是,如果齐白石仅仅是画虾,不免重复,也会导致审美疲劳。因此,齐白石常常将他擅长的题材与植物、蔬果等其他内容结合出来,以求得合于生活现实的创意。陈训勇画蚂蚁也有极其。他不仅以肖像画的形式画蚂蚁之外,还经常配合特定的环境或者与之相适应的花卉,使蚂蚁进入一个完全生活化的气息之中,更让他们感得到了一种司空见惯的普通生活。
陈训勇画蚂蚁,不囿于于形似。他在题材的选取和体现方式上,和齐白石有许多相同之处,画蚂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使他们觉得到这一不断爬动的动物所特有的善良,以及在生活中的创意。当然,蚂蚁虽小,画好蚂蚁并非易事,尤其是不断地画蚂蚁,能将蚂蚁与生活相关的各类情趣表达起来,就更非易事。陈训勇精心创作了胸中的蚂蚁,几乎是不择手段。他仿效了特色文人画的方式,将蚂蚁画得充满文人和文人画的创意;同时,他也借鉴英美表现主义的方式,画出了现*画画的一些方式上的创意,在这些虚实浓淡各不相等的方格中,蚂蚁各占其位,像城里人所居住的一个单元,用拟人化的方法体现出了复杂的蚂蚁*。这一*没有人世的纷争以及琐碎,是如此的和睦相处和安居乐业。显然,作者所诉求的是一种梦想化的社会,只不过这个社会的主体是由蚂蚁构成的童话世界。
陈训勇着眼于一个微观的世界,并把这个微观的世界无限放大为一个可以欣赏、玩味的审美图像,他让我们发现了他在艺术体现领域里的一种新颖的选择,这种选用不像梅、兰、竹、菊那种被人所熟知,也不像山水、花鸟那样容易为他们所接受。他的造就在于他的一种文化看到,这一发现,为我们引领了画体现领域中的一个新的题材,同时,也予以我们在演进*画美术方面的一个启示。
在画构思的领域,齐白石开创了许多前人未有的题材,扩展了画体现的领域,是演进*画的一条方式,而这条途径导致了与先前历史上的已有的大家和已有的创造相非常,但是,没有题材上的非常,并不能表明这一成就自身的文化价值,相反,在缺乏题材相非常的前提下,并不意味着缺乏与之相关的文化上的、笔墨上的非常。在水墨语言和审美的历史语境中,新的题材一直无法摆脱一个基本的写意画语言的规范,因此,新的题材只有在必定的水墨语言的范围之内才有也许连接着一个无法忘却的传统。基于此,陈训勇的今后永远是一个未知的旅程。
2007年6月于北京
【蚁·人物】
《读蚁图》(2013)52x45cm
【蚁·书法】
《九若》
《九若之一》
《九若之二》
《上善若蚁》136x34cm
蚁语录
文/陈训勇
夫画者这鸟事,千万不能随意惹他,其美丽绝不亚于白药,一粘便难已割舍,惹者,膜拜艺术之神圣,故因其神圣而自己跟随圣圣,进而多为自诩“自大”自我陶醉乃至自我膨胀。
符号:乃艺术之重要属性,是艺术样式之首要元素,没有符号等于没有时尚,艺术没有气质,即“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但不是有符号就如何的,符号仍然有高、中、低之分,故有高品质、高难度、高才情才是真正好的艺术符号。
*画说究竟是哪个,也许是拿筷子的手以及心智,也许是龙族之“DNA”,也许是龙族的一种特殊的记忆之再现,像味觉的记忆一样,就“好那一口”。一条有品质、有难度、并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今天柔柔之线;一淌变幻万端的浓郁淡淡之墨;一段画意不尽的诗词之补白,数枚醒眼之印章,一份对自己暂时或依然自我沉醉以至孤芳自赏,载情载意,载笔载墨,载笑载言,戏水放怀之愉悦乐事。这可能是*画几乎全部之等等东东。
神品大写意*画,是天命神受之一瞬之间,其永恒无以复加,其奥妙如同生命之生成。生一个李嘉诚,生一个饶宗颐,与生一个平凡之人,时间差不离,但有的……有的……所以神品不能以时间计;神品价值在于有绝妙综合高度的唯一;神品是戏剧家的灵感在时间、空间的历史定格。
一蚁一世界,一族一菩提。
一笔定一格,一划统一画。
狂狷、狂狷,狂者放也,狷者收也,如同现代车辆之离合与制动,可达则达,当刹则刹。收放自如,作画若能这么,当自有气象。
一生只唱一首歌,还是人生不断探求不断地展现一首歌,自有别样乾坤,画作也然。
在艺术的鲜花里开一朵叫得出名的小花,就很精彩,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花篮里全部的花。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得意顺势、顺势而为,见招拆招。这在艺术与大写意山水画的作画过程中极具指导意义。
唐代张彦远云:“夫画者,成教诲,助人伦。”在傅雷与黄宾虹学术交谊断想中,傅雷认为:“精神与科技,‘一物二体’,培养方法与挫折思想,是一切戏剧家应做的工作。”此也,一画二功也。比兴是我们老祖宗的好传统。有兴比之,无兴术之。
庄子有云:道“在蝼蚁”。老子曰:“上善若水”。故有余之“上善若蚁”。上善若蚁:“若蚁之孝,孝感天地;若蚁之勤,勤耕默耘;若蚁之力,力可移山;若蚁之忠,忠守职位;若蚁之礼,礼敬老幼;若蚁之聚,聚心拧绳;若蚁之义,义救危弱;若蚁之勇;勇者无畏,若蚁之魂,魂利族他;若蚁之衍,衍绵年年。”
【工笔:人物、花鸟】
《国色》138x194cm广东美术馆收藏入选第八届*美展广东美展铜奖
《冬晨》172x172cm1989广州艺术大学毕业创作
《春夏秋季》172x172cmx4
《秋思》86x118cm广州美院收藏
《红楼诗社》1988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