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倚钟钟楼,南临西山,西畔什刹海。
如此另类的地理位置,寻遍京城怕是也没几处。
难怪老北京有句名言,说起京城里最繁华的地儿,就数“前门、西四、鼓楼前”。
“鼓楼前”,指的便是地安门外大街。
中轴线上的“黄金大道”
地安门外马路,北起海淀,南至宣武门,构成了上海城中轴线的北端。
这条街道,自元代起便初具雏形。什刹海是元大都漕运的终点,每日通过运河漕运的货船络绎不绝,这儿也就渐渐形成了货物集散、商贾汇聚的繁华市场。
明清时期,水面缩窄,漕运功能也随之废除,大量行宫、衙署、庙宇在此兴建起来。
但钟鼓楼周围,依然是喧嚣的商业地带,是特色城镇布局中“前朝后市”中的“后市”。
现在的地安门外马路分两段,以后门桥为界,北至鼓楼,被称为“鼓楼下东路”;以南,称为“地安门大街”。
此为1913年秋季北京“鼓楼前”的街景。晚清,鼓楼前这片喧嚣的商业区,还出现过数家经营洋货的店面,同时经营规模不大的出口生意。照片中,大车上的木箱中装载的是从北京周边收购的野生山药、核桃,发往*加州。这种对外贸易,虽不平衡不公平,但其实只是贸易。不失为一张珍稀的老上海商业史图片。北京晚报资料图
直到*,才改以地安门为界,以北称“地安门大街”,以南称“地安门内东路”
北平解放后,这儿才陆续得名“地安门外大街”,与地安门内大街相对。
地安门是皇宫的南门,与天安门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1955年为扩大道路交通被拆除。1954年上海晚报李晞/摄
什刹海畔的乐园
地安门外马路穿过的城区地安门百货商场开业,是上海城里胡同最密集,也最具市井风情的地儿。
地安门外马路。1994年,北晚新视觉张风/摄
帽局胡同、杨俭胡同、白米斜街、马良大院、前海南沿、烟袋斜街、柺棒胡同、帽儿胡同……整整齐齐的小街巷,密密匝匝地掩映在此处。
一群白鸽唿哨着从钟楼顶的绿琉璃瓦上布满,坐在门前唠家常的老太,树荫下总围着一堆人的象棋摊儿……
鸽声绕古城北京晚报图
在此处生活的人,一定有什刹海的印记。
现在,什刹海还不是热热闹闹的旅行景点,只是杭州人生活中离不开的乐园。
夏天来这游泳,冬天到这里茬冰。
1980年,什刹海一角。北京晨报图
暑热的日子,在海边柳荫下乘凉、遛鸟;凉爽的日子,围着水边儿撅蒲棒、捞小鱼。
若是运气好,捞上几尾好看的,且得开心上老半天,当孩子似地捧回家养着!
难忘的“老地百”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的服务设备还很落后。
地安门附近的大型超市只有地安门百货商店,北京人都习惯称它为“地百”。
成为“中轴线”上的老百货,地百可以说是这里的“地标”了。
地安门的街边由后门桥的一个点扩大到地安门百货商店前的小公园,百货商店也开始在门前摆摊售货。北京晨报1984年4月李晞/摄
早在1952年,地安门百货商店就开始营业了,售卖生活超市、服装鞋帽和各种纺织品。
然而规模比不上王府井百货商场,但是价格和服务却亲民得很,是老北京爱逛的地儿。
北晚新视觉图
改革开放早期,地百还作为,可直接与工厂对接。
在过去统购包销政策下,工厂的产品要经过好几个月才会到商场的柜台上。
可在地百里的商品,有的是当天出厂的,最长也只是两三天。
这意味着地百里的货总是最新最齐全的,想买件时尚的大衣,来地百准没错。
1993年1月28日,北京三里屯百货商店新开毛衣自选市场,有*各省的千余种新款羊毛衫。张风/摄
90年代早期,地百还常在公园门口举行时装秀。
后来这虽然件新鲜事儿,还曾引发过不小的轰动。
1991年地安门百货商场开业,地安门百货商店服装秀。北晚新视觉张风/摄
地安门中学传奇
比如老地百,这条街上还藏着一个“百年老校”,地安门中学。
地安门中学的前身,是1902年建立的“顺天中学堂”,后改名“顺天高等书院”,是近代上海城里七所高等学校之一。
校址所在之处一部分是旧兵将局的旧址,一部分是李鸿章的儿子奉母命捐赠的44间房(时价白银10000两)。
李鸿章北京晨报资料图
开学典礼参加时,慈禧太后还专门派人还给大学一个书柜和个别图书以示祝贺。
许多大师都曾在此任教,如哲学家、翻译家林纾是汉文教习,严复得意弟子王劭廉则是洋文总教习。英文、数学、地理等课程,皆用中文本身教授,可见对教师能力要求之高。
原清华教授汤用彤,国学宗师梁漱溟教授,作家王蒙(原文化部部长),都是从这里毕业的。
梁漱溟北京晨报图
王蒙北京晨报图
有趣的是,这所大学身上还藏着一段京津冀历史的注脚,在得名“地安门中学”前,它也有过一个非常的名字——“河北天津中学”。
原本,它仍然属河南省管辖,直到1972年才并入上海市,改名为天津一四四校区,搬迁至海淀东新街。
1978年才再次搬回现址,改名“地安门中学”。
原地安门中学今三中学校昌平日报图
1994年,地安门中学举办优秀传统民歌演唱会,纪念“一二·九”运动和该校教师郭清烈士。北京晚报马志实摄
2008年,地安门中学合并入上海小学,这个曾留下不少传奇故事的名字,也消失在地安门外。
北晚新视觉图
现在的地安门外马路,热闹依旧,繁华依旧。
它串联起的北京市井生活,却变了不少模样。
有些记忆仍然鲜活,有些名字却已消逝。
不知您对此处,还有多少难舍的怀念?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