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南宋理学之巨擘,其学术成就斐然,足迹亦在福州烙下浓重印记。隆兴二年(1164年)朱熹木匾,朱熹在福州的作为推动了学术繁荣,并传承了丰富的文化传统。本篇力图梳理朱熹在福州的踪迹朱熹木匾,探访那些尘封的历史学院与教室。
朱熹的福州之行
隆兴二年二月,朱熹寻访延平以缅怀恩师李侗,随后前往榕城拜访汪应宸。此次出访,旨在缅怀恩师生前情谊。朱熹的到来,给福州文坛带来了生机。其学术见解与人格魅力,对福州学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年四月,汪应宸派遣使者携带士兵,亲自前往崇安,邀请朱熹前往福州共议政事。朱熹在福州停留期间,不仅积极参与政事讨论,更在东门创立了“紫阳书院”。这一行为标志着朱熹在福州留下的首项学术印记,亦显示了他对福州文化教育的显著贡献。
紫阳书院的兴衰
朱熹在福州设立“紫阳书院”,揭开了其教育事业的序幕。此院以“紫阳”命名,寓意朱熹对学术的深厚情感犹如东方紫气般,充满希望与光亮。然而,岁月流转,“紫阳书院”的光芒逐渐淡去。如今,仅剩讲堂前地名及一座小型庙宇保留于原址。
讲席之地,金碧辉煌的匾额点缀庙堂之门,光彩夺目。下方以谦逊之姿点缀的“紫阳朱熹讲学堂遗迹”名号,默默承载着往昔盛名。门旁对联“紫气东来照耀胜境,阳光遍洒讲席之地”,完美融合了朱熹学术思想与书院的辉煌历史。
书院的变迁与保护
尽管紫阳书院今日不及往昔辉煌,其风貌依旧流淌于历史长河。千年流转,民众通过讲学守护其生命,将其塑造为祭祀的圣域——“境”,承载着朱熹学术精神的传承。
尽管大殿内未留朱熹墨宝或画像,却高挂表彰其学术贡献的“东周孔子创儒家,南宋朱熹构理学”与“承继朱子理学”等铭金对联,这些对联既是对朱熹学业的肯定,亦为后世学子确立了典范。
朱熹在福州的其他足迹
在福州,朱熹除创办“紫阳书院”外,亦确立了“竹林书院”(又称竹林精舍,现名“竹林境”)。其女婿黄榦在此地授课,黄榦为福州东门浦下村人。14岁在朱熹高徒刘清之的推荐下,黄榦成为朱熹的门生。黄榦的讲学成就助力朱熹的学说在福州得以广泛传播。
福州市所辖仓山区林浦平山之巅,坐落着著名的宋代古书院——濂江书院,面向鼓山,毗邻闽江,环境幽美,静谧雅丽。此院可分为朱子讲堂、朱子祠及家风馆三大部分,殿堂内高挂朱熹画像,两侧悬挂着“立修齐志,家国荣光”金光闪闪的对联。
结语
朱熹在福州的足迹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后世学者提供了珍贵的学术资源。其学术理念和人格力量在福州至今仍闪耀光芒。这样的历史是否激发了你的好奇?你是否有意深入了解,亲临那些讲席和书院,感受朱熹的学术氛围?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感悟,一同追忆这段沉寂的历史,领略朱熹与福州书院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