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安丘县西南约35公里的庵上镇庵上村里,坐落着一尊享有“感天褒扬”之誉的石牌坊——也即俗称的“庵上石牌坊”,作为清代重要建筑艺术品和历史见证,该牌坊始建于公元1829年,乃是由本地巨贾马若拙为了颂扬其兄马若愚的遗孀王氏的贞洁而精心构筑的。这座牌坊背后,蕴含了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
马家的辉煌与王氏的悲剧
马氏与王氏两家门第尊崇,堪称一时盛事。马若愚的婚配堪称天作之合,然而他的离世使得王氏备感痛苦。在马氏财富及礼教的压力下,王氏父母无法将女儿接回家中。王氏最终抑郁而终,其父母悲愤难平,恳请朝廷立碑表彰其贞洁。
石牌坊的建造与工匠的怨愤
依照朝廷旨意修建的功德碑坊,由马氏家族鼎力相邀技艺卓越的工匠团队担纲,倾力打造而成。据了解,此座建筑整体构思由江苏扬州两位杰出雕刻师李克勤与李克俭操刀,携手带领八位门生圆满完成了碑坊精雕细琢。牌楼上镌刻着“节动天褒”及“贞顺留芳”八个楷书大字,寓意深邃。然而,在工程进行过程中,马氏家族需每日支付三筐金钱,长期的巨大开销使得经济压力逐渐加大,对工匠的照顾亦有所疏忽。工匠们对此颇有微词,传闻他们将不满情绪融入到石坊雕刻之中。
蝙蝠头冲地:福到了头?
我国古时习俗文化认为,蝙蝠图案象征吉祥和幸福。然而,在某“节动天褒”牌坊上的蝙蝠雕像却呈现头向下之势,据称代表了马氏家族福气耗损及衰败命运。此种雕刻手法既是对马氏家族的嘲讽,亦是工匠们对自身遭遇不公正待遇的无声反抗。
荷叶挑大梁:支撑不住的预兆
雀替之上的精雕细琢的两枚薄荷叶片,暗示着马氏家族正面临分崩离析之险境,此外,其极致技艺的展现也预示了马家未来不祥的悲剧宿命。由荷花叶片构筑的图形,既是对马家的警醒,亦是工匠们对马家前途的忧心忡忡的预测。
门神悬空:两头无着的象征
"节动天褒"牌坊内柱两侧雕饰门神,应视为乘风驾云,承载神祇之威仪和宽仁厚德,而非如常人般脚踏实地。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二位门神竟以悬空状态呈现,仿佛无依无靠,使人内心滋生一种无法言喻的惶恐。此独特技艺实则暗藏锋芒,预示着马氏家族将面临重重困境。这一门神悬空设计,无论从警示角度还是工匠对其命运的悲观预测来看,都具有深刻内涵。
螭的眼睛:祖坟的诅咒
位于"节动天褒"大门顶层四角的四尊螭龙形态各异,其中东南、东北和西南三个方向的螭龙双目闭合,嘴唇微启;唯有朝向西北的一只螭龙双眼紧闭,嘴巴微微张开。令人惊奇的是,马氏家族祖坟正坐落于这个位置,这种独特设计仿佛暗示螭龙将吞噬马家。如此精湛的雕刻技艺,无疑为马氏家族的未来投下了阴霾。螭龙眼睛的刻画,既是对马氏家族的警示,也反映出工匠们对他们命运的忧虑和悲观预测。
牌坊的劫难与灵性的传说
饱览世事风雨的"节动天褒"牌楼已历经约180年岁月洗礼,屡遭劫难却依然基本保持了完好状态,仅有少量部位受到微损。当地居民深信其内含神秘力量。牌楼背面匾额上刻着"贞顺留芳"四个大字,唯有"贞顺"两字上方的额枋缺失一角。据传说,在日本侵华时期,驻扎于此的敌军对牌楼心生怨念,企图用小钢炮摧毁它,然而石坊却毫发未伤。
结语: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思考
“节动天褒”牌楼,不只是石质构筑物,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印记。它伴随着马氏家族的繁荣与没落石庵匾额,王氏家族的悲壮与忠诚,以及工匠们的辛酸与才情。这座牌楼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亦是未来的启示者。它引发我们深思,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石庵匾额,如何应对命运的波折;在未来的征程里,如何谱写属于自我的篇章。
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