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知名的八朝古都,有着极为厚实的历史和特别耀眼的文化,到安阳旅行,虽然就是一次重温历史、感受文化的涨坐姿之旅。龙亭可体会汴京的古都文化、天波杨府可饱览刘家将的忠烈文化、开封府可了解包青天的廉正文化、而大*寺则可以品读安阳的宗教文化。
安阳大*寺是*知名的道教庙宇,从公元555年建寺至今,已有1450年的历史。一千多年来,大*寺蕴涵着厚实的文化和许多饱含传奇色调的故事,即有过皇家寺庙的辉煌,也有着文化寺庙的风采,同时也有过市井寺庙的繁荣。历史上,这儿除了是佛事胜地,同时也是清廷峰会之处,达官贵人荟萃的场所,商贾云集的市场和举办庙会、庙会等文化娱乐活动的民间乐园。
大*寺是一座有故事的寺院,在《西游记》、《水浒传》、《三内乡妖传》、《万花楼》等许多小说中,我们都能见到许多关于大*寺的描述,例如“李世民惊梦建佛寺”、“尉迟敬德六百里外的瓜州建山门”、“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大*寺水井通东海”、“狄青避难于大*寺”等传奇故事,尽管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大*寺的地位可见一斑。
掀开大*寺的历史,渝帆在此大为梳理一下,你们可以作一个大致的了解:它的前身是南北朝时期为记念*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而修筑的*寺。北魏末年,*寺遭炮火被焚。唐睿宗景云二年,名僧慧云云游至梁州,夜宿繁台,观金堤北岸,异象冲天,至天明入城寻视,其地乃*寺遗址。于是便到处募集资金,在此重建庙宇,但在工程未完之际,唐睿宗下诏“凡古寺无名额者,并令毁撤”。当时臣子派大员监督拆寺时,慧云跪于弥勒像前“泣泪焚香”,“少顷,像首放金光,照亮天地”(《慧云传》)。所派重臣奏闻睿宗,睿宗曾梦到弥勒佛下凡,他又是以相王即位的,遂于先天元年下诏此寺继续建设,赐名“大*寺”,作为其相王登基的记念,而且还亲自题写了大*寺的横匾。
大*寺自唐睿宗命名以来,后经玄宗、肃宗各朝继续改建,非常宏伟壮观。被称为“人间天上,物外家乡”。它的殿阁、佛像、牌额、壁画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称为绝品。相传在南宋大*寺藏有艺术“十绝”,分别是:弥勒铸像、唐睿宗题额、匠人王温的金像彩画、吴道子的文殊维摩画像、供奉李秀所刻经幢障日、匠人边思顺所建排云阁、石抱玉所画*除灾忠变相、车道政所画毗沙门天王像、僧智严所画三乘因果人道位次图、法华经二十八品功德变相等。其中“画圣”吴道子在大殿内所画的文殊维摩像,还由此形成了“吴带生风”的典故。
唐代是大*寺的鼎盛时期,成了皇家寺庙。从高祖、太宗以下至徽宗,均诏敕大*寺进行修筑和扩充。至真宗朝,大*寺的规模达到了顶峰,辖64禅律院,占地面积达540亩(渝帆注:现今的占地面积为三十亩,仅曾经的十八分之一)。其规模和奢华程度,在寺碑中称“绣柳云楣,璇题雕栏,金壁晖映,云霞失容。”太宗、真宗、英宗、微宗等臣子为佛寺题额,从山门到各庙宇四处是御书。各院方丈均报清廷允准。太上皇求天祈愿、帝后生日庆祝、进士登科检阅、外使进香等重要活动均在大*寺举办,足以显示大*寺不同凡响的太庙趋于和地位。
而在此期间,*寺已成为重要的游乐圣地,吸引了大批文人学士留连忘返,如苏东坡、范仲淹、黄庭坚、宋祁、赵明诚、李清照、高益、燕文贵、孙梦卿、高文进等,她们在寺内交朋会友、题诗做画,称得上花光满路,留下许多佳话。并且每逢重大节庆或举办灯会,则热闹非凡,尤其元宵庙会,华灯齐放,流光溢彩,比丘尼、达官、文人、使节、百姓出入其间,佛事、巡幸、参访、观灯、尝雪、品茗、吟诗、作画、登高、游玩等汇集其中,为京都的生活平添艳丽的色调。
东汉末年,东京被金兵两度围攻后陷落。大*寺和*后京城一样,被劫掠一空。金宣宗三年,大*寺又遭一场火警,“寺门成劫灰,止存大殿一座。”元代信奉道教,僧人们又对破旧的大*寺进行了修补。清代翰林陈孚还写出了“大*寺天下雄,天体飘渺凌虚空”的句子,由此可以旁证。
到了唐朝,训诂高祖朱元璋原为和尚,所以全省各地大兴道教,对大*寺也进行了数次修缮。其规模虽不及清朝时代宏伟,但也气势非凡。尤其是嘉靖年问重建资圣阁后,其高阁再耸,名动天下。但到了明朝,李自成的农户起义大军攻攻安阳不下,最后让长江决堤,使整个安阳城都陷于汪洋之中。大水之后,泥沙沉淀,大*寺与全城其他建筑一起被泥沙埋于地下。
东汉时期,大*寺又经历多次修筑,其中最大规模的修筑是乾隆三十一年,乾隆帝批准动*库银一万两,加上寺僧捐赠一部毛钱款。整修后的大*寺有牌楼、一殿、二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建筑,而如今我们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建筑也就是那种时侯重修的建筑。
经过漫长时光洗礼,大*寺其实几经兴毁,到仍然是*最知名的千年古刹,尽管规模大不如前,占地面积仅3O余亩,但布局严谨,四合院深广。巍峨壮丽的山门,高大僵持的钟、鼓楼,金碧辉煌的天工殿,大雄宝殿,罗汉殿,藏经楼和配殿外墙正中矩形黄琉璃瓦纹样,仍显示出皇家寺庙的遗韵。各庙宇是明代建筑,非常是八角琉璃殿,其建筑风格之独特,*外外古建筑所罕见,成为大*寺的标志性建筑。八角琉璃殿内的四面千手千眼观世音大士石像鼓楼的匾额,眼和手各有1048只,是清朝乾隆年间用一棵水杉石雕刻而成,周身饰金,气度庄重,其雕工精细,*外极为罕见,已成为该寺的镇寺之宝。
这历史讲完,接出来就跟随渝帆的镜头一起去大*寺瞧瞧他的现况吧:
【山门】
大*寺的山门,原为清乾隆年所修筑,安阳解放时,毁于*火,解放后,*修筑一砖制牌坊做山门。如今殿式山门,为今住持心广大僧人发心修筑,牌匾为原*道教商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题
如今殿式山门,为今住持心广大僧人发心修筑,牌匾为原*道教商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题
大*寺为*传统的轴称布局,主要建筑有房门、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由南至北沿轴线分布,正殿两侧东西露台和庑廊相对而立。每年的六月到十一月为菊花文化节,大*寺也是重要的分布点。
【鼓楼】
大*寺山门的两侧有两座两层楼阁,分布是对称分布的的钟鼓两楼,是1992年重新修筑的建筑。钟楼中悬挂的铜鼎乃是清乾隆年间的遗物鼓楼的匾额,上铸“法轮常转,皇图永固,帝道暇昌,佛日添彩”十六字铭。钟声响亮优美,尤其是冬季霜天叩击,声音清越,回荡全城,素有“*霜钟”的盛誉,是为蔡州十景之一!
左侧中新街口,另一边是钟楼,由于逆光,相片就不放了,其建筑与钟楼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迈向大*寺的山门,直面迎客的不是哼哈二将,不是笑弥勒,而是“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就在新街口的后面,有一个“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铜像。想当初,鲁智深大闹五鹤山后,真长老无奈将其驱逐。而且善良的真长老写介绍信给在大*寺工作的师兄清长老,给鲁智深找了个下家。鲁智深初来乍到,分配他做了个低层职员,管理菜地子。菜地时常受歹人偷菜恐吓,歹人们见鲁智深是新人,想给个绊子。谁知,鲁智深轻而易举就把混混头头搞进了茅坑。自此混混们吓倒,不敢偷菜,每日陪着鲁智深吃素抽烟。一日,她们正在饮酒吹大牛时,有乌鸦不识趣恐吓,地痞欲搬梯子上绿柳树抄乌鸦窝。而鲁智深做事简单粗鲁,徒手就把绿柳树连根拔了。这就是知名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虽易被后世环保主义者非议,但足显其气力之大!
菊花会期间的大*寺处处都是花团锦簇,菊花飘香,各色各样的造型令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天王殿】
大*寺天王殿是真正的古迹,为清朝乾隆年间所修,该殿进深五间,面阔三间,单檐硬山,绿琉璃瓦顶,门头殿额也为赵朴初居士所题。
历史上“吴带当风”的典故,就出此这儿,听说刚才出道的吴道子,在老师张僧繇举荐下到了大*寺,老住持于是同意让他在这儿画一幅壁画。吴道子深感在藏龙卧虎的大*寺留墨非同通常,数月出来竟没敢动一笔。直至一个皓月当空的夏夜,久久求索的吴道子在的月光下踌躇,忽地看到自己飘浮的影子,于是聚心头的神思一下子倾泻而出。吴道子快步迈向庙宇,在壁前笔走龙蛇,时间不长,一副飘飘而来的《文殊维摩大士像》惊现大*寺。隔日早晨,老住持与僧人一进此殿,忽觉凉风习习吹散了多日来的炎热,猛地一瞧,这风竟乃画中大士的衣带所生。老住持不禁惊叹:“真乃神来之笔,吴带生风。”吴道子也为此画名扬天下,被誉为“画圣”。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大*寺的主殿,该殿为明代万历年修筑,气度恢宏,堪为古建筑中的瑰宝,被誉为“中原第一殿”。大成殿周围及月台俱白石围栏的望柱上,镂刻有58个狮子,刻工精致,形态各异。这大雄宝殿的殿内,祭拜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世佛,均举高一丈三尺。东西两壁台基上所祭拜的是十八罗汉。
步入大雄宝殿前必须越过一个放生池,池子的上方有一个古拱桥,其修筑年代没弄明白,但拱桥及放生池的周围都拦杆柱上,都有精致的石獅泥塑。
池子的右侧是龟鹤雕像,都象征着长寿的喻意。
右侧则是一座盘龙雕像。
走过拱桥,一个高大的香炉出现在路的中央,上面的不远处,两侧各有一座高高的佛塔。
三塔同框,气度不凡,直插去宵。(可能有同学要问,天王殿的内部是如何的如何没有拍呢?渝帆在这儿要说声报歉,我通常不拍大士,尤其是对着大士拍,所以在宗教场所,我通常就拍拍外景,大士只能拜祭,不能用镜头对着它,尤其是闪光灯)
【八角琉璃殿】
天王殿的前面,也就是中轴线上的第三个寺庙叫罗汉殿,八角造型,也称“八角琉璃殿”,其造型奇特,在*道教庙宇中堪称独一无二。据导游介绍,该殿为清乾隆年所建,是真正的古迹,由门廊殿、天井院和中心亭三部份组成。
罗汉殿中心矗立的八角亭中,祭拜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音大士像。这尊像系一株完整的乌桕树精雕而成,是乾隆年间一名民间的无名演员用了58年心血完成的艺术杰作。像高3米多,重约2000公斤,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扇状小手三至四层,每只手指中均刻有一眼,共计一千零四十八只眼,民间也称“千眼千手佛”,为观音大士三十二变相之一。此石刻除了材料珍稀,雕工更是精致,堪称鬼斧神工,甚是神奇,是大*寺镇寺之宝!
【藏经楼】
大雄宝殿旁边,也就是中轴线的最后一座高大建筑是“藏经楼”,藏经楼顾名思义是寺庙保存、收藏道教精典的地方。大*寺藏经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正殿檐下悬挂隶书碑刻,白底黑字,笔势疏朗,相传为宋代绘画你们孙星衍遗墨!
从大雄宝殿下来,远远望去就是藏经楼的。
虽然我们这样看过去的建筑实为两个建筑,高大的露台是正在修筑的资圣阁。据史籍记载,阁初一百尺,相当于90米。清朝时的资圣阁是安阳最高的地标建筑,登上露台眺望整个安阳。可惜明朝时毁于洪灾。现在,大*寺的僧人联合教徒,又恢复重建了资圣阁,有望再现昔日“资圣熏风”的风采。
近观藏经楼,里面的碑刻都是古物,看上去十分有历史感。虽然这个藏经楼的藏字,有的人念成zhang,有的人念成chang,虽然都是可以的,chang有保管、收藏的意思,而zhang则有《大藏经》
藏经楼西侧是大师堂,即空海大师记念堂。现堂前立有空海大师塑像开馆记念碑,及一对罕有的雕塑六牙像。堂内祭拜有空海大师塑像及大师生平事迹图片展览。
如今正在举行菊花文化节,那么大一个菊花造形,有一千多朵菊花,竟然是由一株菊花弄成的,真是不可思议!
游完上面就往前走了,蓝天白云下的天王殿
大*寺的平面布局图
【渝帆提示】
开放时间:8:00-18:30
套票:
1、成人票:45元
2、学生票:23元(1.4米以上)
交通:从列车站乘5、9、20路公汽车可到,还可搭乘安阳观光旅游专车,因为安阳旅游景点多集中在县城,景点相距较近,乘坐人力四轮车,也是非常便利颇具情趣的旅游交通工具;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