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出行,假如到访一些稍有文化积淀的旅游景点古建筑匾额,一定会见到藏在门头上的“匾额”。
这种碑刻历经时光沉淀,现在虽已昏黄,并且藏在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典故,变得愈发弥足珍稀。
无论是王宫正殿,还是民间坊间,在古镇城楼上的方寸空间里,我们都可得见“匾额”的影子。
虽然历经几千年岁月,这些藏匿在碑刻上的文字,已经成为一种“匾额文化”。
碑刻盛行于汉代,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历史上确实也曾出现过“无处不匾”“无门不匾”的盛况。
在唐代,碑刻也被称之为“古建筑的灵魂”,被喻为建筑的双眼。
碑刻讲求的是内容的意境及文笔,同时兼顾绘画美感,它集中表现了*唐代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碑刻按其性质分类,通常可分为五大类:堂号碑刻、祝寿碑刻、题字牌匾等。
碑刻常常与巍峨壮丽的建筑互相映衬,和谐统一,成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部份。
接出来,文史君给你们剖析几个*著名度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碑刻和其背后文化故事。
允执厥中
这块牌匾,坐落故宫中和殿门头之上,为乾隆御笔书写。
允执厥中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
最早见于舜帝劝告即位的大禹的一番言语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吟哦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诚恳地秉行中正之道,能够整治*家。
见于《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执厥中。”
皇建有极
所谓皇建有极,“极”指的是中道,法则,意思是君王构建政事要有中道,要做到不偏不倚,取“中庸”之意。
天子来制订构建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有指出君权之意。出自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极”。目前见于故宫保和殿门头碑刻。
在中堂
在中堂,是广东刘家大院诸多四合院中最出名的一块牌匾。
看过刘家大院影视剧,或则莅临四川古县刘家大院公园的人,对这块牌匾都不陌生。
你们都晓得刘家大院的业主人的名子叫乔致庸,在中堂,正是取自乔致庸的名子中的“庸”字。
庸有中庸之意,取其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之意,所以定宅名为“在中堂”。同时,中庸也是古人觉得君子修养的最高标准。
光前裕后
光前裕后,是指为先祖增光,为后代惠及。形容人功业伟大。
这一词语出处:西晋·陈·徐陵《欧阳頠德政碑》:“方其盛也,绰有光前。”《尚书·仲虺之诰》:“垂裕后昆。”宋·王应麟《三字经》:“扬名声,显父亲,光于前,裕于后。”
也多用于民间宅子门头,其中四川武乡县的曹家大院,其中的一块四合院牌匾上,就曾书写有“光前裕后”字样。也成为江苏徽商文化代表符号之一。
惟精唯一
在广东省丰镇市二十里铺清真寺内,有一块长约1.5米、宽约1米的木制牌匾,上书“惟精唯一”4个黑色大字,古朴稚拙。
这四个字,出自《尚书·大禹谟》,最为独特的是这块牌匾正上方的署名处为刘春霖。文献记载古建筑匾额,刘春霖是*1000余年武举考试的最后一名状元。
二十里铺清真寺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文革期间被砸毁,寺内财产散失,这块“惟精唯一”匾额也被撞成两半弃置街头,后被居民保存。
清真寺修缮时,修补的牌匾重新悬挂在清真寺星期厅内。一块小小的牌匾,背后居然隐藏着道不尽的文化故事,值得我们尊崇和钦佩。
读者们,关于“*知名的牌匾文化”,你们怎样看?假如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