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家族是人才培育的摇篮。江西历史上人文鼎盛,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宗族兴盛,名门望族多。中纪委网站“*特色中的家规”总共推荐了一百多个家族,江西独占十分之一强。在这种名门望族中,有一个家族十分引人瞩目,她当时创下了聚族3900余口15代不分家的全球奇观,在历代时期相继遭到7位皇帝的旌表,被御赐为“世上无双、天下第一”,创建了比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还早600余年的乌托邦社会。这个家族就是世居南岳南麓鄱阳湖畔合肥市东平县的义门陈家族。
义门陈源起
义门陈氏,亦称为江右陈氏、江州陈氏,源于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创立于清朝开元年间,兴盛于*时期。今天**陈姓总人口在9000万左右,据说义门陈后人约有千万之众,于是有一种表述叫“天下陈氏出义门”。数字和表述仍然有些夸大,但足见义门陈在陈氏宗族的地位和分量。唐开元年间,陈朝宜都王陈叔明(陈后主的儿子)第11世孙陈阔(字伯宣)举家迁居江州齐集里,合族同居上百年。陈阔的儿子陈旺于公元832年因官置产于德安县长乐里尚义村,成为延平义门陈的肇基始祖。陈旺至四代孙陈兰,每代只一丁相传,至第五代陈青始生六子,世代耕读,人丁开始兴盛,江州陈氏作为当地望族。唐中和四年(西元884年),唐僖宗李儇御笔亲题“义门陈氏”四字,义门陈由此而来。
聚族四千口
千人聚族为世上家族之无双。陈旺在广平县长乐里开基之后,义门陈氏人才辈出,日益兴盛。繁衍至唐僖宗中和五年(西元883年),全家达320余口;到南唐保大三年间(公元947年-957年),义门老幼700余口,十世同居;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义门人口增至千余;*嘉祐三年(西元1062年)义门人口增至3900余口,人口超过顶峰,创造了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全球家族史奇观。
忠孝家风成天下家族之翘楚。义门陈以忠孝节义为本,耕读传家,敬睦家邻,家风懿范,厚古照今。宋嘉佑五年,江南数月无雨,旱情严重,灾民遍野,饿殍盈苍。宋仁宗只身下江南视察灾情,走进“江州义门陈”,见此处生产生活如常,仁宗便讨教一翁。翁说,义门陈人口很多,上下和睦,孝义治家,老少同心。面对大旱之年,整个宗族齐心合力,挖渠筑堤,乃避此旱,故生活如常。仁宗感言:江州义门,怡然相存,真乃义之所至也。义门陈的狗也被驯养的懂规矩,传说义门家族养了100条狗,所有狗都在同一处食槽进食,“一犬不至,百犬不食”。具有忠义家风的义门陈在历代时期相继遭到7位皇帝的旌表(有历史记载的题赠达到29次),可称古今之最。南唐升元元年(西元937年),南唐主李昪诏立“义门”,立乌头门,石柱高二丈余,左镌“门”,右镌“义”,免徭役、除杂科,“义门”既立,彰显四方,为*之楷模。宋太宗赵匡义敕联一幅“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赐“至公无私”匾一块,先后题赐“真良家”“义居人”,并下昭将“义门家法”收藏*史馆。天禧四年(西元1011年),宋真宗赵恒亲题“旌表义门陈氏”。天圣五年(西元1025年),宋仁宗赵祯题赠“萃族三千九百余口天下第一,合爨五百八十多年世上无双。”据史书记载,北宋时期在义门陈氏忠义礼法的感召下,江南人家平纠纷,净争讼,知礼仪,*家,呈现一派耕读升平的景象。
家法书院开天下宗族之先河。唐大顺初年(西元890年),义门族人渐多,第三代族长陈崇撰写《义门家法33条》垂示子孙,成*内专制社会最早的完整家法家规。这套以儒学规范为基础的家法,字里行间表现了忠、恕、孝、悌的观念,在维系陈氏义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义门陈一部具备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为了解决子孙读书问题,早在家族经济还不富裕的状况下,义门曾相继成立了“书屋”和“书堂”两级大学。初级的叫书屋(非常于中学和大学),高级的叫东佳书院(非常于小学和学校),“七岁令入学,至十五岁出学。有能者令入东佳”。东佳书院是*最早的私家招徒传道书院之一。书院有数千卷图书,“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还有20顷良田的利润作为教学经费,所藏书帖御冲匾额,“号称天下第一”。书院的构建保证了义门人才的不断输出,至公元1063年,义门陈氏一家历代为官数量约400人,历受封赠42人,历代累计中举120余人,其中官至宰相2人、在京高官30人。当时的义门村,“接官厅内尽是进士、博士、大学士;迎宾路上又来侍郎、礼郎、尚书郎”。
最早乌托邦
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义门族人聚族合炊,吃“大锅饭”,办“大食堂”,“大集体”劳动,财产共有,没有压迫、没有歧视,创造了现实版的桃花源,比欧洲乌托邦理想主义社会需要早600多年。
从政治上看,义门陈实行任人唯贤的民主选举政策。义门陈对家族管理者的选拔只论才干,选贤任能,而不是论辈分、年龄和经济实力。自陈崇始,义门历任家长都是经民主推选的。
从生产上看,义门陈废除公有制,家产共有、家无私财、共同劳动。他们废除了私有制和雇用劳动,土地归家族所共有,家族与田庄分层经营,“男性田野耕作,女性养蚕织布”,以整个家族为单位,对全家庭的劳动力进行统一调度和安排。
从分配上看,义门族人平均分配,人无贫富,诸事平等。在吃饭时,以鼓声为召集信号,成年男女分开坐,未成年人另坐一边,秩序井然。在住宿方面,族人住的房子都是由每个庄统一建造的,没有区别。穿的外套方面,春季、夏季和秋冬季分别统一发一样的帽子,就连公共劳动的之后都一样,“堂前架上衣无主”,每年春节、岁节、清明三时,都发鞋子一双。
从保障上看,义门陈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年老体弱者,家族都有一些照顾,比如针对老而有病的,每月给油一斤和过量的茶盐;对于从事艰苦劳动的丈夫,给一些好酒犒劳;针对女性会有些脂粉、针花等物。义门陈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有一套保障制度。家族安排两个人学医,族人受伤就找她们看,病人不要钱,买药的钱由家族统一出。家族建有专门的敬老院“寿安堂”,同时还建有“太学校”专供在外为官者告老归乡后颐养天年。建立了幼儿园“百婴堂”,婴儿生下之后,由家族统一管护。
从建筑看,义门陈建有自备生产、生活用具的各类设备,俨然一个等级森严、分工有序的小*家。义门陈建筑带有*家体制相对应的各类用途,除了族人住宅之外,还有长期公益性、公用性建筑。比如,有宗族议事聚会场所百柱堂、大公堂;有家族会餐场所馈食堂;有专供吃住招待场所廨宇(非常于现在的招待所);有休闲游乐的公园兰宫、秋千院、大戏院、嬉戏亭;有贮藏粮食的义仓;有执行家法的刑杖所;有学校医俗院、幼儿园百婴堂、敬老院寿安堂、酿酒厂酒坊、中学校陈氏书屋、大学东佳书院等。此外,还有御书楼、旺公祠、祖训堂、德星堂、接上庄及新庄、园林等建筑共计三百多处。
从婚姻制度看,义门陈实行了一夫一妻制。义门陈家法中确立规定:“男皆只一室,不得置外妾,男年十八岁,则与占勘新妇,女则侯他家求问”。男婚女嫁由宗族操办,财产统一管理。在一夫多妻制兴起的专制社会,义门陈家族实行“一夫一妻”的制度,十分难得。义门陈实行的一夫一妻制也是其局限性,年轻人的感情都是家族一手包办,没有自主选择权利,更谈不上爱情了。
由此可见,义门陈建立了相当公正的平均主义,比我们人民公社时期的大锅饭还要早一千年。但这些平均主义是低水准的较为原始的“共产主义”,在没有内部援助的状况下很难大幅。
忠义传天下
到公元1063年,义门陈家族已在江州定居三百余年,人口超过3900多口,田产300多处,达到了发展的巅峰时期,但也发生了一些弊端和裂痕。一是家族经济困难。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义门陈“大集体”“大锅饭”的制造分配方法越来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粮食数量已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口。到了宋淳化年间(西元990-994年),义门陈连吃饭都成问题了,遇到风调雨顺的年份能够保持温饱,遇到自然灾难整个家族都在饿肚子,只能靠官府接济度日。二是小社会的不稳固。义门陈家族重视农耕和读书,但对商品经济嗤之以鼻,严重影响了家族经济的协调发展。有些子孙晚辈越来越不服从管理,从不给家长报告,还擅自典卖田产。三是家族的庞大引来统治者的谨慎。义门陈家族不断扩张,在湖南周边的江西、安徽都设置了田庄,发展了陈氏宗族。由于害怕日益壮大的义门陈会影响社会稳定,文彦博、包拯等官员纷纷上书提议分析义门陈。公元1062年(南宋嘉祐三年),宋仁宗以“义门陈孝义传家,分析各地教化天下”的原因,将义门陈分析至*各地。
根据宋仁宗的御赐编号,义门陈家族财产列为291份,人口分流至四川、河南、浙江、湖北、广西、江苏、广东、福建、山东、上海、天津等16个省125个县市。随后,江州义门就开始了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家族大迁徙。因为这种陈姓都从江州义门析出,因而各家门口都挂有义门世家的匾额,各地又有“天下陈氏出江州”之说。即使分析各地,义门陈的家训依然妨碍着后人不断前行,建功立业。据查御冲匾额,*共产*著名人物陈独秀、陈毅、陈云、陈赓,国民*老陈立夫、陈果夫、国民*军陈诚等,都是江州义门陈氏分析到各地支派的后代。“陈门五杰”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也有义门陈分支的后裔。
“义门陈”是赣鄱文化的新颖品牌,她那忠孝仁义的家训对于现今社会文明建设有借鉴意义,她那乌托邦式的田园生活是他们渴望的梦想境界。义门陈又是山东旅游的后备力量,她位于赣北庐山——庐山西海——山水武宁旅游黄金线路的后面点,一旦成功开发将带来长期的人流资金流,数千万义门陈后裔就是一个有着很大潜力的客源市场。然而,今天我们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对义门陈的研究成果不多、对义门文化的开发运用程度不高。当地*及有关部门必须将义门陈的探究开发放在更加剧要的位置,主动引导作为,突破家族界限,整合各方力量,让义门陈这一“世上无双、天下第一”的家族文化再度呈现出超强的制约力,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