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坡的曾氏、梁氏墓
2018年2月26日晴南江县柿子湾
从黄家沟出来,车行不远就到了橘子树湾。这里是曾氏家族所在地,曾氏宗族墓园坐落老屋旁边的山梁上,可能因周围植被和水土流失的缘故,显得有些凋敝,藤蔓和灌丛以至从遗存的开间内长出,粗壮的枝干撑开了石木梁,致使墓碑歪斜,旁边几座新坟也挤在后面。刚巧一位姐姐路过,就借用她手中的锄头简单清理一番。
曾氏墓地前的老院子
其中一座为五间四檐歇山顶形状,墓前一四方拜台。墓碑高近4米,面阔接近6米。左右梢间稍内收,外侧有抱鼓,开间宽阔,但开间内所刻文字多已风化。明间和左右次间雕刻装饰十分讲究,依稀可见红、蓝等彩绘颜色。
曾荣宗陈氏墓
明间左右立柱有联:“拱秀动灵山与水,齐眉衍庆死犹生”,为行草书体,字形端方,姿态文静,行笔流畅自然,刊刻细腻工整,平口减地,边缘齐整,可谓优美大方。柱顶有匾,但四个字只有左起一个“倡”字可读匾额楷,其余都已风化剥落,无法辨识,不过碑文的抬头和落款文字多数还非常明白,左起:“特授保宁府崇阳县儒学正堂彭/为□”,落款“道光六年四月二□□□立”(1830年)。匾额正中上部的“印章”内隐约可见书法体的文字,不知这明间立柱上的文字是否只是为彭姓儒学正堂所书。
曾荣宗陈氏墓明间
匾额底边一对扛匾的石狮身体几乎风化殆尽。狮子头部连接至明间门套,门套左右雕刻着一对望的高浮雕云龙,龙尾在上,盘曲而下,一只手臂在上面踩着团云,撑起前身,龙首昂起至门套三分之二处,威武雄壮。这种体现龙的技巧非常常用,但放在门套左右却是不多。明间内勉强可见“皇清待赠醇谨处士/诰淑慎贤媛享/六十上/八十八寿曾公荣宗/母陈君老大/儒人□□□□□”,写法如上面墓葬所见,将赠/诰的称谓和享年一一说出。左右次间的门套雕刻也很精彩,开间的小小拱门两边分别有高浮雕瓶花一对,卷口鼓腹的瓷盘中插花,S形花枝从瓶中升出,枝叶蔓卷,至顶端开出硕大的高浮雕花朵,花叶互映,生机盎然。左、右次间上方有横置的匾额,分别刻“有自由来”(眷晚廪生唐仲景拜题)和“昭兹来许”(□弟文生王克明拜题),外侧各有柱联,刊刻工艺又有不同。
曾荣宗陈氏墓左右次间
在明间匾额的左、右横枋上是一对凤凰的浮雕。凤凰但是是从匾额上面飞出,长长的尾羽隐藏在匾额之后,身体和双翅外展,羽尖带祥云,头颈再回首朝向匾额,口中还衔一根飘带,对称而出的凤凰在匾额左右组成一种呼应,与明间门套上左右对望的龙相映成趣,匠心甚深。
曾荣宗陈氏墓阑额凤凰雕刻
顶部照例为三间两檐的造型。左右次间檐下唯有阑额而无开间,阑额上彩绘人物,左为“演武打擂”,右为“小姐捉弄公子”的画面,生动有趣。正中亡堂非常小,但方式独特。左右门柱为一对全副甲胄的男女武将,左柱为女性,面带微笑;右柱为男性,怒目圆睁。两人都是一手拄宝剑于身前,一手高举至头顶,类似于表演的“亮相”,人物比例短粗,衣着配饰细节繁多,很像年画门神。在它们后面的龛内彩绘一个刻有“长发其祥”的扇形匾额,其下有卷云顶饰的拱门,按照惯例,这拱门内可能刻有“历代昭穆四柱之位”一类的文字,不过此处已经完全看不清了。
曾荣宗陈氏墓亡堂门神
在该墓的左侧不远处匾额楷,一座三间两檐的墓碑体量也不小。该碑碑帽造型为卷云式弧顶,内圈为高浮雕“二龙抢宝”,正中有石刻刻“乾坤”两个大字,左右立柱较宽,刻柱联:“脉承太乙山明水秀,地接高观龙现凤出”,书写较为随意。柱间门套左右中段雕刻八仙,底部雕刻“瓶升三戟”图像。顶部正中刻“鱼跃龙门”,打破了八仙和“骑鹤仙人”的组合惯例,当然雕刻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工艺比较通常。可以断定,该墓明间部分与工字碑如出一辙。但在这明间左右也有两个尺度不小的庑殿顶独立开间。说其为独立开间,是由于这两个次间均为两柱一间,且内外柱均刻联,而不是常见的共享明间中柱的造型。
曾荣凤唐氏墓
曾荣凤唐氏墓明间门套的八仙和鱼化龙
开间的门罩上人物雕塑虽然比明间门套上的人物雕刻更为精彩,其上的彩绘样式还个别留存。左侧为三人赤手空拳搏斗的情景,一人将要披头散发,倒在地上,进攻者还在拳打脚踢,而中间也有一人吆五喝六,跃跃欲试,人物的表情动作都还非常到位,这种“武斗”的画面在这一片区似乎还非常流行。右侧则要“文雅”得多。只见室外两侧放置装饰讲究的坐椅,桌子雕刻精致,框架结构交代得很清晰,桌上也有盆花装饰,犹如现实生活中所见的家具和画面。正中一人坐着吃饭,身后一武将走来,似乎不便打扰,抬腕撸袖欲起身离去,这动静之间体现得栩栩如生故事性十足。
曾荣凤唐氏墓左右次间雕刻
明间碑板可见墓主为“曾荣凤母唐氏”,书写格式与中间所见一样。该墓为光绪癸卯年所建(1898年)。但碑板上的文字变得更加沉稳工整,与旁边柱联匾额的随意而为大异其趣。碑文提到:
“公荣凤盛德流昭,□生母唐君贤良可风也,祖籍湖广常德府吉水县毛田□□居数载,公别荆楚来川于白岩塚居住数载。公父亲张君之墓在焉,后迁窑岭,公父大礼,告□山与公祖墓梁君合坟之墓在焉。公兄弟三人,而公行四,庶置业于斯次幸与二兄同塚,□一人克光先绪兰,孙济□皆英俊。此非福德昌隆也哉。爰唐君于甲子蜡月十三子时终,子丁酉七月二十七巳时告终,迁辛山乙向,卜葬于斯。荣凤于甲午十月十八日寅时建生圹□唐君同穴。金刻石铭碑因是以誌之曰:其地山高水远,其人德泽流长也。故以是为□。岁贡生吏部候铨儒学教谕梁□□。”
曾荣凤唐氏墓明间题刻
这段文字除了有“湖广填湖南”的大历史背景,也有家族迁徙的历史,有宗族成员的众多信息,还有墓葬风俗和详细的事由。而书者的身份也值得关注,看来这位“儒学教谕”学官而是名副据说的。
村民告诉我们说,距离此去不远的地方有一家梁氏墓只是花碑,雕刻很好看,我们便回头找去,在跑了两处墓地后来,终于在一片竹林下找到了。这是一座三间三檐的中型墓,墓园被倒伏的木头阻挡,我们二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木头拖走,勉强走到近前观看。
竹林中的梁文禄岳氏墓
墓碑檐部没有瓦垄,反倒素洁利落。顶脊是前面刻葫芦,接鳌鱼,显得有些无厘头。檐下有一个小型的亡堂,龛比较浅,两侧有立柱,已经完全缺乏了,从残留的痕迹看,可能是有人物立像。亡堂通体涂白色,牌位和两边的装饰为植物浮雕,牌位上有“梁氏三代昭穆”。蓝底绿框,这是一个非常简陋的亡堂。但其基本的要素保留得还算完整。
比较夺人眼球的是各开间上的石刻和墙面的浮雕,因为各开间匾额比通常的墓显得更宽一些,比较突出。特别是明间上的匾额“辉远流光”几个字,行草字体,运笔极流畅,点划纤细,笔力遒劲。抬头写“保宁府安化县正堂刘题”,落款为:“道光十七年十二月初九日”。匾额正中一方篆书印,只有中间“南江县”几个字可以看懂,其余要么不识,要么不清。这块匾的题刻与上面所见曾荣宗陈氏墓有很多相似之处,看来,地方官员为民间石碑题写碑文、书写墓志的现象还非常常见,不知是出于某种目的。之前在通江罗氏墓据说的关于伪造印章而遭到惩罚的故事说明,求得人们的墨宝,尤其是官印应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管如何,对于乡间民众而言,这方印切不可简单视之。
梁文禄岳氏墓明间雕刻
该墓的明间柱联刻:“志气高标君为第一,襟怀洒落世无双□”,同样为楷书,笔划流畅,姿态优雅,刊刻技法为平底,与匾额风格不一样。明间门套也刻八仙,但技巧非常独特,高浮雕的云纹互相相通,并产生一个个小的隔断,八仙就身处云团之间,体现出仙人的神气。在门套底部的横档位置是一幅有10多人一组的群雕,有点像《太白醉酒退蛮书》,不过放到这里或许也并非为了填充和装饰,并没有非常的深意吧。
次间的匾额和柱联也都是行书,文字要稍显廋劲,从柱上的落款可知为不同的人所书写。匾额分别提“起凤亭”“腾蛟阁”。次间门套也是被纵向的小隔断分处左右各四,共八个区域,其间雕刻人物形象。“起凤亭”下刻人物,多为二十四孝故事,“腾蛟阁”下的内容虽然有些不同,或挑担、或读书、或训子,右侧上方也有一人展开画轴,上面有两人像,这或许为后人容像一类的图画。
梁文禄岳氏墓明间和次间
另外,该墓的抱鼓、二层立柱匾额外层等处也都雕刻有不少的图像,尤其是底座满雕“卍”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在基座上下功夫的工匠。
明间碑文有:“□□□年荣寿梁/公文禄字□□□/母岳老人君父子二位小孩正性之墓”,奇特的是那些文字为楷书字体,甚至明间内的其它文字也近乎都是行书,极少见,可惜碑文因墨染之后,层层剥落,很多字都看不知道了。尽管这座墓和曾氏家族墓相距只是半小时的脚程,但仍然墓志书写,更重要的是碑文的叙述方法也完全不同,这就有些令人惊讶,更别说从曾荣凤墓碑文看,曾梁两家还是姻亲关系,按理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虽然这个墓的修建时间和曾荣凤唐氏墓几乎同时,但仍然需要是两批不同的匠师完成的。这倒是强调了一个非常有意思但确实不可导致的事情。在道光咸丰年间,这一地区民间修墓之风极盛,有也许在一个村子里,或者在很近的区域内有不同的匠师团队在修建墓地。在那些时期,修墓时间少则一月,多则数年,人们必定会互相谈论,甚至非常,那么他们是怎样对待匠师及它们的技艺呢?不同匠师群体之间能否有交流合作?这实际上涉及到民间工艺传播和工匠生态的弊端,当然现今尚未很难考证某些事了。
天色渐晚,我们匆匆地去看了一处县文物局拟申请保护的老宅,为三间正房和左右各两间院子的三合院,比通常的穿斗结构民居要高好多,梁柱粗大,墙体为板壁,顶梁有浮雕、垂花柱、驼峰,有布局雕刻装潢,花窗正中还镶嵌一小块玻璃,石雕照壁也颇为讲究,但房子早已无人居住,院坝荒草重生,堂屋内摆放几口棺材,后墙局部多处漏痕,在傍晚时间发现这一幕不免有些心境。小刘说,原本它们拟申请保护并与村里一同出钱维护,但这房屋涉及到几家的产权,彼此扯皮,文物部门被迫退却,如今发现越来越差的状况也毫无办法!
带着一点遗憾,起身往回走,今天跑了不少的路,感觉有点累了。
——完——
图文|罗晓欢编辑|何静审校|门吉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