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偏爱招牌么?有熊很爱看各种招牌。每到一座城镇,深入街头巷尾,你想要获取的信息,都可以从招牌里找到。
招牌最初的功能,就是招揽生意。简单一块招牌,要说出名字、主营业务、特色、故事,甚至老板的发家史,还要让路人一看就想走近来,这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清明上河图》繁华的商业街景中出现了很多悬挂招牌的商店
时至现在,不同的店铺被专属于自己的招牌赋予了浓厚的生命力和性情,那些华丽的、简单的、复杂的、夸张的招牌,将无数的讯息隐藏其中,架构出城市的特点。
然而,招牌从来就不仅仅灯箱和霓虹,而是一条大街、一座城市与身处其中的他们进行的一场无声但有趣的对话。
△香港街景
1.
用设计来说话
如果要说全世界哪一个地方的招牌,最让人无法忽视,那绝对首推*。*针对设计的细节的仔细有目共睹,他们还把这些认真带到了招牌上。走在*的街道上,神奇的地方在于,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乡村,他们的招牌千变万化,却又遵循着同一条隐形的设计规则,坚守着克制和原则。
在*,对于招牌的色彩是有很细的要求,就连麦当劳的商标都必须把黑色调暗。对比色、大体积鲜艳色彩的使用也很谨慎。他们仍然更偏爱明亮的色调,营造和谐和时尚的视觉效果。
△深绿、草绿、淡蓝、白色的组合
△米色和浅蓝色的结合
△绿色和白色的低饱和度土色系
虽然使用了强烈的色调,也更多使用红色和黑色这样的“安全色”来做文章。
对比色的使用也很注意配比。
△作为点缀的一点黑色
△少量的白色、蓝色和大面积的黑色营造起来很优质的设计感
字体的选用也是招牌设计很重要的一个别。香港成为“招牌文化”的代表之一,字体样式紧凑显眼、力道威猛,最爱用唐朝楷书。李汉楷书就是街边巷尾最常用的字体,有力道,但又不这么突出,略显中庸,但用途显然更广。对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而言,李汉的字是无可磨灭的风景之一。
△香港招牌中,北魏楷书是最经典的,比如图中,“*皮鞋”、“白宫酒店”。
领悟汉字之美的和本领,也是*的强项。从明治维新以来,*印刷字体设计超过百年,即使没钱专门设计,也能有足够的选择,*人偏爱,也更擅长把汉字用在店铺招牌上。诗情、写意、潇洒、俏皮……汉字在招牌上被体现的生动有趣。
有手写书法体的内敛。不仅字体设计好看,文字的含义也很有韵味。
也是些字体,变化出有装饰体的玩味。
*知名设计师安尚秀曾说过“字体是平面设计的脊梁”,字体应用的优劣,在巨大程度上能决定设计的好坏。*内地的字库数量不足1000款,而*已有3000+款,这或许只是让招牌设计非常灵活的理由吧。
2.
把日常化的场景美化
招牌是一个最日常,具有实用性和用途性的东西。它们分布在我们一直回去的地点:商店、饭店、文具店之类。
学过设计的人一般会有印象,以往的教科书,都会说店面招牌要写明白品牌名、行业、甚至电话之类信息。但是咨询如此发达的如今,我们必须那个信息吗?各种信息在网上都可以搜索到?
让日常化的画面更加有含义,让你有需求一研究竟,基于日常的基础上让人更有美好感和关怀,可能才是目前招牌最核心的诉求吧。
*就做过这种一个就招牌改造的计划。
△
△After
这是一间小区型的“晚托班”,给那些街区的中学生、初中生补习辅导的地方。补习班原有一个老旧巨大的铁柱招牌,看上去很有危险和距离感。重新设计后的招牌,有了一大一小的小孩,共同阅读一本书,书上是这所大学的名字,在名字的后面还藏了灯,夜晚时会发光,给放学之后此处的小孩带来一丝温馨。
△
△After
皮具店用店里的皮做招牌,让原本的小店一下子活了出来,即使不在招牌上写“皮具店”三个字,你也会记住,它是一家做皮的店。
△
△After
一家温馨的甜点馆,招牌却平平淡淡。改造后的招牌选取了店内的一景做成了立体的袖珍模型图片,有长椅、桌子、楼梯、小猫……瞬间将温馨带到了街边。
3.
招牌不只是是一块牌子,是历史
有一些招牌,不只是是一块牌子,它们在哪里,就是一句两句说不清的故事。
这是1948年*杂志Life的摄影记者JackBirns来到北京时定格的一张图片,街边的招牌层层叠叠,蔓延到了二层三层,如今已看不见当时的模样,但一些招牌却已不同的方式保留了出来个性牌匾字体设计,诉说着一些历史。
半个世纪的远东第一高*际酒店是多少年北京的代表。烫金*际饭店字样,是一代人心中的记忆。如今这块招牌依然打动着本地人去买好吃的蝴蝶酥,招呼着观众去体验内部的传奇色彩。
兰心大戏院又称“远东第一剧院”,最初位于虎丘路,是*第一座西式剧场,时人称为“外侨不看戏,看戏去兰心”。这块招牌改了文字顺序,改了图标,改了版式,但名字还在。兰心()两字为中文译名,是学苑的含义,它是北京甚至现代艺术的起点。
上海的招牌讲述了时光的更迭,北京的招牌就是特有的文化符号,述说着千年历史。
天兴居、便宜坊、月盛斋、稻香村、谦祥益、晋阳饭庄、内联升、步瀛斋、马聚源、瑞蚨祥、张一元、长春堂……不管是“楼”、“居”,还是“坊、德、顺、台、处、轩、春”名儿起得好、字儿用得妙,就是不去吃,聊出来也为人津津乐道。
药铺喜欢用“堂”、金银珠宝喜欢用“楼”、绸布业喜欢用“祥”、钱庄业喜欢用“恒”等等。还要邀请名人来赋诗写一写,乾隆皇后、清代书画家宝熙、梁启超、*藩……都在招牌上留下过墨宝。
△都一处|乾隆御制蝠头匾
△都一处|郭沫若题
△六必居酱园店|明朝大学士严嵩所题
△文房四宝老字号荣宝斋|徐悲鸿题
△仿膳饭庄|老舍题
处处可见的招牌,向來是城市面容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和内涵。
/写在后面/
招牌对于他们来说是被动、或无意识地接受。但它却能表现一座城市的魂儿,代表着浓厚的文化和哲学,看见他们就如同能了解此处的美味可能是哪个味道的,这里的书会不会好看,这里的人会有如何的个性……
然而,招牌不光光是设计,更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别,如果偏离了美的方向,只是以为追求整齐、干净,统一的色调、统一的设计、统一的字体、没有趣味和特质个性牌匾字体设计,走过路过就错过了。
好看的招牌和街景是会妨碍在这座城市民众的审美和心态的,更代表了一座城市或者是一*家的文化和美感。不仅设计师必须去反思如何把它更加更美丽,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他们也在美感教育中,日渐懂得和欣赏。
所幸,有熊生活的城市里,好看的招牌越来越多了。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