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文楼吴昌硕题额
种德堂梁同书题额
历史印记城市名片
在老百姓的记忆深处,老字号匾额往往蕴含着一个品牌的故事与观念,记录了城市的演进与演化,承载着古老的汗青记忆。自古代商铺“字号文化”兴起后,商铺不但加强字号的命名,对其字号的题额书法亦很看重。书刻精良的匾额除了可以提升商铺的经济收益,还能提高品牌的形象。一些商铺因其匾额书写者的显耀身份而名气大振。匾额书法化身为商家标志性招牌,将经营者的志趣和观念流传于世。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随着建筑方式的变迁,高楼大厦取代亭台楼阁,匾额书法逐渐失去舞台,唯有老字号的匾额一直存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在经营者眼中,匾额即店铺的“生命之眼”,无论沧桑变迁,只要匾额还在,老字号即在。
现留存于世的老字号匾额,木制数量最多、最易见。石质匾额数量较少,多镶嵌在以砖石结构为主的商铺楼台的高墙上。如北京大栅栏地区还可见“青云阁”和“贻来牟”等石匾。老字号牌匾的形制大都为长圆形,偶有异型,如稻香村葫芦形匾或者都一处椭圆形蝠头匾,以特色图案装饰寓意福禄寿喜之吉祥。匾额漆底以白色居多,黑漆金字象征着“金字招牌”,预示富贵繁华和美丽前景。如知名的老字号同仁堂、全聚德、内联升、大观楼、荣宝斋、致美斋等皆为黑漆金字横匾,寄寓店家的美丽祝福。此外还有黄、红、棕等材质,如瑞蚨祥黄底黑字匾、陶陶居红底金字匾、泰文楼棕底绿字匾、汲古阁蓝底金字匾、德寿堂绿底金字匾等,色彩对比鲜明,十分显眼。匾心的书画题跋与石刻边框部分的特色图案装饰相得益彰老木匾书升,成为商业招牌中的一道美丽风景。
萃文阁楚图南题额
青云阁何维朴题额
名匾纷立是公馆市肆的缩影,商铺鳞次栉比,匾额书法争芳斗艳,蔚为大观。时目前日,当我们漫步城市商区,相较于标准化的印刷字体和电脑字体牌匾,字体各异、风格多样的老字号匾额作为城市原貌的构成个别,已不只是是纯粹的书家书作老木匾书升,而且是另类的社会形态和文化涵义的现实载体,承载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审美诉求。在印刷字体、电脑字体和时尚字体广泛应用的现在,面对一些“带病”字体、“江湖”字库等打着艺术旗号进行创作的弊病,精良的老字号匾额书法成为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达到高度统一的“书法佳作”,对于病态的绘画审美无疑是一剂良药,恰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点,带给当代人独具的审美感受,成为城市文化、商业文化最直观的名片。
名士风采文脉薪传
老字号匾额自古以来就有请托名世之士题写的特色,追求名人效应,呈现出独特的效慕名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闻名于世的文人墨客都曾参与老字号匾额的题写。知名专家为崇奉尊崇、仰慕,他们的社会制约力带有良好的广告效应与传播效应。
与宫廷、园林匾额相比,老字号匾额在颜色、装饰、工艺等各方面都表现出风格之美。平板素框设计居多,更容易突出题匾者以及艺术,符合追求名人效应和商业推广之初衷。晚清商铺在其字号书写者的选用上大都以身份和地位为标准,以高官、名臣题署为荣。如明代石刻的题写者分别为康雍乾三朝重臣阿克敦、直隶巡抚那彦成、体仁阁大学士祁寯藻、武英殿大学士*藩、军机官员翁同龢等,留下了“王爷写匾,状元书楹”的逸闻轶事。随着社会变化,题匾不再仅以权贵政要为荣,社会名流与文化名人、学者与书法家已然成为商铺匾额题写者的主体。吴昌硕、康有为、齐白石、陈半丁、于非闇、郭沫若、徐悲鸿、张大千、楚图南、沙孟海、舒同、李可染、赵朴初、吴作人、启功等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皆为老字号举笔泼墨,题写碑文。一代代政治家、艺术家、学者的笔端文思、品格气度通过艺术凝聚在匾额里,与背后的故人故事一同承载了老字号的变迁和风貌的弘扬,典藏着沉甸甸的记忆。
同仁堂启功题额
楼外楼(墨迹)沙孟海题额
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书写者为*各省世袭老店题写了数以万计的字号主匾或者相关配匾。他们大都有着浓厚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书写功底,其中不乏各领域的翘楚,为城市风貌的弘扬、文化记忆的留存起到重要助力作用。书家书迹与老字号的特色技艺、经营模式及文化内涵相得益彰,驰名天下。时光荏苒,身份各异的前代书写者已经作古,但它们留下的镌刻痕迹,却以石刻的方式被长久地保存、传播。匾额虽小,片言只语却饱含笔墨乾坤。名家名士书斋里的个人书写最终变成世人瞩目的“公共艺术佳作”。相较于案头的手稿、长卷以及室内的中堂、立轴书法佳作,悬挂于公共场所的匾额直观可见,更贴近百姓生活,且鲜活有趣,拥有不可比拟的妨碍力,既是商家的“特制名片”,也作为向大众传播书法美术的文化使者。
墨彩华章正大气象
一块块镌刻精良的石刻,在有限的空间里传播着浓厚的价值理念与戏剧内蕴,极大地丰富了*书画艺术的宝库,不仅是特色艺术文化展现的精彩表演,也是启发民众感受、欣赏绘画美术的动人窗口。
老字号匾额书写展现实用与审美功能,易识读为其基本规定,目的是“盖使观者望之而知其字、明其义,以收昭告之效耳”。因此,楷书、行草书是题匾书法常用字体,众人也常以“大字榜书”概括之。此外,也有少量的行书、篆书、草书碑文。现近代名士题署远宗汉魏,近取宋明,书体的选用更加多元。如吴作人所题韫玉斋、北京画店等匾,皆为楷书;吴昌硕所题泰文楼匾以及李可染所题通古斋匾为楷书;启功所题同仁堂匾为行书法、*书店匾为隶书、大观楼匾为楷书等。真草隶篆行各体咸备,极尽琳琅壮观之致,“威严庄重最为奇,均称肥兼密更宜”,或祖碑刻,或法二王,或宗唐楷,融汇古今,生新法于古韵之外,翰墨飘香,不可胜数。
陈李济翁同龢题额
都一处乾隆题额
诚然,老字号匾额书法展现出诸体荟萃之面貌,或古茂浑朴,或清新质朴,或含蓄深厚,或妍美端庄,展示了不同时代书写者的书画风格和审美意趣。但其文化基底和内核却一直未变,跨越各种书体、超越不同时代,展现出对“正大气象”的一致追求。启功曾言:“端重之书,如碑版、志铭,固无论矣。即门额、楹联、手板、名刺,罔不以楷正为宜。”“楷正”除了指汉字“体”和“势”等外在的气象、法度端严宏大以外,还包含通过笔墨点画、线条章法体现出来的“严正、纯粹的品味”,以及大志向、大气魄。今所见*各省许多老字号匾额书法呈现出类似“颜体”一脉的风貌即有此因。颜真卿其书端严厚重、气势雄浑,人品与书品并重,成为后人匾额题写者心摹手追之楷模。如北京萃文阁匾和稿本书店匾、天津劝业场匾和永兴德匾、上海老介福匾和大隆匾、杭州回春堂匾和种德堂匾、广州陈李济匾和致美斋匾等,不一而足,皆笔画雄强圆厚、结体方正茂密、气势端庄大气,吸引世人驻足仰观。
从字内精微,到字外磅礴;从个性化笔墨语言到“庄雅严重,美于观望”的审美追求;从艺术的高尚品质到文化建设的时代心象,老字号匾额既是绘画美术*粹,也是守护和发扬一座城镇深厚商业文化、地域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它除了承载着老字号的历史记忆,更体现出其文化的底蕴与风貌的弘扬。正如艺术教育家欧阳中石所言,“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老字号匾额将哲学、书法、建筑、商业、文化等元素整合、汇通为城市文化景观,赋予城市独具的美术魅力与文化品味,仿佛打开一扇扇直观而生动的特色文化之窗,让他们展现文艺时尚,以书养德育美,以匾传文颂道。
《光明日报》(2022年08月21日09版)
相关内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九龙湾村186号电话:150 8700 7976传真:
手机:150 8700 7976邮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厂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滇ICP备16003948号